日前,这幅幼升小的考题在网上引起热议。其实,这应该是一道逻辑题,据说要根据正视图能不能看到车门来判断,还有人说还要考虑左舵还是右舵。由于笔者愚钝,没做出来,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据说,这还不是最难的题,更逆天的比比皆是。
中国的早教已经变成一场军备竞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毒鸡汤,众多居心不良的以盈利目早教机构的居心叵测的宣传,让众多焦虑的家长在这场军备竞赛里前仆后继,甚至于丧心病狂。关于早教的意义,国外已经做过很多科学的严谨论证。
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政府可能是考虑到国家需要更多高水平人才,曾经一度打算把传统的、让孩子玩闹为主的幼儿园,全都变成以教孩子写字算算术这种早教为主。但是德国人没有拍脑袋就决策。
德国政府资助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研究者选择了50个以早教为特色的幼儿园,和50个以玩闹为主的传统幼儿园,对所有这些孩子进行跟踪比较。
一开始,的确是早教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学习水平更高,而且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到孩子们上小学以后。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早教幼儿园的孩子都提前学习了,孩子刚上小学一看老师教的自己都学过,心理上想必也有优势,可谓是赢了起跑线。这完全符合现在中国家长们的切身感受。
但是,那个优势并没有一直保持下去。到小学四年级再看,早教组的孩子不但没有学习优势,而且他们的成绩还*显著低于*传统幼儿园出来的孩子。
早教真的能让你赢起跑线,但是你真的领先不了多久。
所以德国政府取消了改革幼儿园的计划。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现在发达国家的好高中、好大学比中国的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强度高,但是发达国家的幼儿园没搞中国那种早教 —— 那不科学,那不是什么“国际先进水平”。
类似的研究被多次重复,现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早教带来的早期优势会在一到三年内被冲刷掉,然后还可能会被逆转。
所以,就提高学习成绩来说,在最好的情况下,早教没用;在很多情况下,早教有害。早教,是拔苗助长。
如果你的孩子因为没参加早教而没考上那个所谓重点小学,我劝你别担心。你可能还应该感到庆幸。你敢不敢先给孩子找个正常点的小学,等到四年级再跟他们比。
但早教的真正害处,比四年级时的学习成绩严重得多。
德国那个研究发现,早教组的孩子不但成绩被人逆转,而且在社交和情感能力方面,还有明显的欠缺。这才是早教最大的害处。
美国的一项研究做得更彻底。1967年,研究者把密西根州的68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随机安排到传统的、基于玩闹的幼儿园,和以老师直接教学为主的早教幼儿园中。为了保证效果,研究者还每隔两周家访一次,教给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的风格教育孩子。这项研究一直跟踪到这批孩子年满23岁。
学习成绩方面的结论跟德国的研究一致,早教组有个初期的优势,然后很快就被抹平了。但这项研究最惊人的发现是在孩子的为人处世能力方面。
到15岁的时候,早教组的孩子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次数,是传统组孩子的两倍。
在美国当个穷人,日子是很艰难的,长大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到23岁,传统组有13.5%的人曾经因为犯罪而被捕;而早教组这个比例高达23.4%。早教组还有19%的人曾经用武器威胁过他人,而传统组一个都没有。
总体而言,早教组的孩子更容易跟人发生摩擦,更容易犯罪,更不容易结婚。一句话,他们不擅长与人相处。
我想到了前一段时间纵桥一跳的初中生,弑母的大学生。他们如此脆弱,如此冷血残酷,以至于让我们正常人无法理解,我不知道他们这些行为和早教有没有关系,但是美国人做的试验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达,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生命是一场长跑,起跑线上短暂的领先或许让孩子未来失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社会的适应性。
生命的成长,不是搭积木也不是盖房子。“长”,和“搭建”,是完全不同的过程。长,是一个一边接受外部刺激,一边互动,一边学习,一边变成熟的过程。长,要求环境按照顺序提供正确的信息输入。
有两个残酷的医学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故事一:
像鹌鹑这样的鸟类有个有意思的特性:小鸟一出生,就知道跟着妈妈走。这是因为它们在鸟蛋里孵化的过程中就有了听觉,它们习惯了妈妈的声音。
鸟蛋的蛋壳,对小鸟的感知能力发育至关重要。蛋壳能透气,对声音的穿透力也很好,所以小鸟在里面能呼吸能见妈妈的声音。但是蛋壳不透光。小鸟出生之前,是看不到光线的。
在1980年代,有人拿鹌鹑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小鹌鹑提前感知到了光线。
鹌鹑的鸟蛋需要23天孵化。在小鹌鹑出生的前两天,研究者把鸟蛋外面的硬壳给扒开,用强弱交替变化的光线去照射,刺激里面的小鹌鹑的视觉神经。
结果,小鹌鹑出生以后,就不会跟着妈妈走了。
提前两天接触到光线,让小鹌鹑的视觉提前发育……从而干扰了听觉的正常发育,导致小鹌鹑出生以后听觉发生紊乱。它们无法识别妈妈的声音了。
鸟类也好,我们哺乳动物也好,各种感知能力的成长是讲顺序的。这个顺序是先长触觉,再是空间平衡感,然后是味觉和嗅觉,然后是听觉,最后是视觉。每一种感觉的成长都需要相应的外部刺激配合。
而小鸟实验告诉我们,当你还不需要这个刺激的时候,可别让这个刺激提前出现。提前出现,就可能导致发育紊乱。
例子二:
我们知道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眼球晶状体的透明度下降,导致光线进不来。白内障不算大病,做个手术就可以治好。我们要说的这个故事的起源,是有些刚出生的婴儿,也有白内障。
以前的医生担心,给新生儿做白内障手术,是不是有点危险呢?他们就决定等孩子长大一点再做手术。结果孩子长大了,手术做了,也成功了,光线也能进入眼睛了……但是孩子还是看不见东西。
这是为啥呢?因为眼睛不是照相机。不会说哪个零件坏了,你修好马上就能用。
眼睛,需要在光线的刺激之下成长。大脑不是天生就会处理视觉神经信号,这个能力是从一出生开始、一边长大一边学来的。如果婴儿阶段没有光线刺激,错过了这个成长阶段,长大以后有光也晚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马上就会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对小孩的教育,会不会也有提前出现不该给的刺激这样的情况?
其实国外还有大量的研究,说明对儿童早教的顺序非常重要。
很多特别重视早教的家长,孩子还没出生就给播放“莫扎特音乐”,出生不久就让孩子看迪斯尼出的什么“小小爱因斯坦”DVD,强行用声光刺激。这种教育,就相当于用光线照射还没有孵化的小鹌鹑。
有研究表明,9个月以前就被长时间暴露在这种多媒体环境中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会更容易发怒,更容易分神,不愿意集中注意力,不能推迟享乐。这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当初刺激过度了呢?
儿童发育的每一步,都需要正确的环境信息输入。晚了不行,早了也不行。
9个月以下的孩子不需要额外的音频和视频多媒体信息。长时间让孩子听音乐看电视会导致孩子长大以后不能集中注意力。
18个月以下的孩子只有听真人说话、在有互动的情况下,才能提高词汇量。其他方法一律没用而且有害。
两岁以下的儿童只适合接触三维的物体 —— 也就是真实世界里那些寻常的物体,比如玩具和人。而二维的东西,比如书本和图画,只会妨碍他们感知能力的发育。
人的听觉、视觉、各种感知能力、大脑的发育是讲顺序的。提前给一个不该给的刺激,很可能让这时候该发育的东西发育不好。
六岁以下儿童的任务不是用惊艳的学习成绩给父母增光,而是健康地发育成长。强迫式的早教是残害儿童。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人工智能,万物互联,5G,基因改造,各种前沿技术扑面而来。未来社会演化成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来主流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更不知道,既然不知道,我们不如保留人类和其他物种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人性,这个人性在幼儿时期,就是天性。可是,很多人还在按照他们对这个社会过时的认知培养自己的孩子甚至用早教残害他们,我觉得是本末倒置。
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