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心理的背后是算错了违规成本

侥幸心理的背后是算错了违规成本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 01 -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的悲剧在连续刷屏,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去看动物,女游客因为不遵守游览规则自行下车,被猛虎咬成重伤,着急上前施救的母亲则失去了生命。

舆论基本都一边倒的在批判这个女游客,甚至还传出了小三说、医闹说的版本,仿佛如此才能解释她在危险地带枉顾规则而险些丢命,是咎由自取。

车里发生了什么,女游客为何会下车,真相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实际上,外界这些恶意揣测、冷漠旁观的人也都带着侥幸心理生活,现在五十步笑百步,看起来就是在秀智商下限罢了。

事主会不会通过这次惨痛的经历,学到点儿什么,我不清楚。但从他人经历里,获取一些生活的经验教训,而不是非得自己经历后再唱一句“啊~多么痛的领悟~”,才是成长的正确姿势。

- 02 -

我有个朋友在交管局工作,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交通事故录像,画面太残酷,往往一秒决定生死,导致有一段时间他对开车都产生了恐惧。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违反交通规则,小部分是车辆临时故障或是遇到突发事件。规则一直有,侥幸心理也一直存在。一边想着“应该没事儿吧”“不会这么倒霉吧”,一边命丧黄泉的事,天天都在上演。

有人说,侥幸的原因是没经历过没概念,如果那个女游客知道老虎会咬人她就不会下车。

朋友圈里有人这么评价:一个成年人连老虎是猛兽这个常识都不知道,那只能用两个来形容——弱智。

早些年在北京考驾照的时候,都要强制上一堂交规课。课上放了20分钟各种交通事故的录像:闯红灯被撞翻的,超速被撞碎的,酒驾送了命的。

后果赤裸裸地摆在眼前,应该都会引以为戒了吧。但根据交管部门统计,0-3年驾龄的新司机,事故的发生率最高,而10年左右驾龄的老司机,事故的致命率最高。

老司机应该既有经验又有技巧,为什么反而成为高危人群?

野生动物园里的女游客,既受过高等教育又听到了园区的安全警告,为什么还要下车?

对于心怀侥幸的人来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强过客观规律的。天上掉馅儿饼不会砸到我,所以那些危险更轮不到我。

- 03 -

我在一个群里问,坐副驾驶会不会系安全带。很多人都说,会。有些连坐在后座都会系好。

我追问了一句,如果没有强制规定,还会系么?

有系安全带习惯的人,一些确实是个人安全意识比较高,一些是因为怕罚款。

有一回打车,司机想走公交车专用道,于是左右前后找了一圈摄像头,确定没有之后就放心走了。因为被拍到要罚钱。

我爸从来不爱系安全带,因为觉得被绑着不舒服。自从交警开始满大街查系安全带之后,他也老老实实系上了。

酒驾原来是常有的事儿,自从发生恶性案件全国严打之后,倒是养活了酒后代驾的市场。

经常在街上看到家长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开着窗,吹着风,十分惬意的样子。这种情景在美国基本看不到。因为美国交规里明文规定,小孩子乘车必须要坐儿童座椅,加州则把范围明确限定在轻于60磅或是6岁以下的儿童,违反重罚。

有没有强制规定,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交通部2015年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有将近两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死亡率是美国的2.6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也就是儿童安全座椅。

制定规则的初衷是提升整体效率,控制系统风险,难免会牺牲个人的行动自由。不遵守规则的人,往往都是贪图那一点点便利而已。可是,在监督之下可以轻易被放弃、被其他方式替代的便利,看来也不是什么非做不可的事儿吧。

- 04 -

当我们决定是否遵守一项规则时,决策逻辑是看违规成本高低。只不过,很多人只把钱看成违规成本,当发现违反这个规则居然没有金钱损失的时候,就觉得成本为0。

很多规则,当没有强制手段,不遵守也不会损失经济利益的时候,往往被直接忽视。所以,没摄像头的路口更多人会闯红灯,没严查之前频频出现酒驾肇事,女游客会不顾警告直接下车,悲剧往往就这样发生了。

女游客下车的时候,一定忘记了园子里是动物的地盘,她只是个访客。规矩是用来限制访客的,不是用来限制动物的。听从园区指挥,降低的是事故风险,换个角度,保障的是人身安全。哪怕1%的事故概率,发生到个人身上,就是100%的严重后果。

有句话说的好,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能用钱解决的才是真正需要在意的大问题。

你的生命和自由值多少钱,真实的违规成本,在打破规则前算清楚了吗?有些账,不必非到承受不了才算得清;有些道理,不必非到痛了才明白啊。

P.S 你身边有因为侥幸心理违反规则,造成巨大损失的故事么?写在评论里,告诉更多人,引以为戒吧。

观察生活的点滴,融为成长的养分。我是张小桃,谢谢你看到最后,你的鼓励会让我更有动力。

#写满100天# DAY 38

你可能感兴趣的:(侥幸心理的背后是算错了违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