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ne Thing 书评: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附上我的翻译)

The One Thing 书评: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附上我的翻译)_第1张图片

去年出差时买的小书,很快就看完了,直到现在还时时回味。

作者的选题很巧,直击时间规划的高级玩法。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有一定职场和生活经验,尤其是已经大量运用时间管理基本技巧的人,往往有一个疑问:生活和工作怎么平衡?怎么判断事情的优先级?如何分配资源投放?怎么提高效率潜能?

这类问题想得越多,(时间)贪欲越强,脑子越乱。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往往是精疲力尽。

此时,“一日一事”的观念,不啻于凉风拂面,更是醍醐醒脑。这不是偷懒的借口,而是自我和解,对现实的承认。你不能再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而该想明白,今天的头等大事(the One Thing)究竟是什么?

---------------- 我的个人摘译 ---------------

★ 如果缺乏一个清晰的“公式”指导你的生活,你很容易就堕入心理的舒适区,回到自己所熟悉的旧模式中去。

★ 当每件事情都火烧眉毛时,这些事情也就没有主次之分了。我们埋头处理了一件又一件急事,可实际上没有进展。毕竟,你忙你累和卓有成效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 卓有成效的人对什么事情更优先,是很敏感的。

★ Do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alway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去做最重要的事情,永远是那件最重要的事情。

★ 来回切换任务,每个任务都需要重新启动的时间。“多个任务一起做,需要额外的启动时间。时间多少取决于任务的复杂程度。”David Meyer教授说,“简单的任务需要额外25%的时间,复杂的任务需要额外100%的时间。”这就是多任务处理的隐性成本,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

★ 只需要逼着自己去养成最有用的那个习惯就够了。一旦成功,你就不用再处处自我审查了。

★ 自助圈里流行的理论是,养成一个习惯要21天。科学研究证明,需要更长的时间到66天。所以在培养习惯的时候,别太早放弃哦。

★ 你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手机上的电池图标。你需要妥善分配这些电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 不要与你的精力限额对抗,相反,围绕你的精力限额来规划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安排。

★ 你的工作中只有两类事情,一类是头等大事,一类是其他事情。头等大事要做到极致,其他事情不用太在意。

★ 对私人生活,必须承认有很多方面都得兼顾,至少给予最低限度的关注,否则你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活。(健康、家庭、朋友、灵性……)忽略任何一部分你都会付出代价。你必须时刻意识到自己的情况,维持好各方面的均衡。

★ 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可以用,而辛苦工作也只能说明你工作得辛苦。要知道,在同样有限的时间内做什么事情——而不是做得多辛苦——决定了你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Everyone has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and hard work is simply hard work. As a result, what you do in the time you work determines what you achieve.

★ 当你提出一个宏大的人生议题,静下心来,想象下达成这个伟大目标后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想象不出来,去看看那些已经取得类似成就的人的例子,他们拥有怎么样的工作生活模式、系统、习惯、关系?

★ 失败的时候,只需要停下来,问自己该做些什么来存活下去,以待东山再起。拥抱你的失败,从错误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不要畏惧失败,把它当作你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它是激发你潜力的催化剂。

★ The Focusing Question:What's the ONE Thing I can do/ such that by doing it/ everything else will be easier or unneccessary?

关键问题:我的头等大事是什么?做好这件事,别的事情都相对无关紧要了。

★ 宏观层面,问自己“我的头等大事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你的战略指南针,用它来树立愿景,指导你的公司、工作或生活。

★ 微观层面,问自己“我今天的头等大事是什么?”每天早晨一睁眼就问自己这个问题,用来指导一整天的安排。这让你集中精力到最重要的工作上,还能帮你找到具备杠杆效应的关键工作,推动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 在“头等大事”面前,别的工作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干扰。

★ 通常情况下,你的第一件“头等大事”是搞清楚什么是你的头等大事。好好想想,有谁研究过/达到过你的预设目标吗?肯定有的,只要你用心去找。找到前人的线索就是你的“头等大事”。

★ 前人的经验与研究,就是你寻找自己人生答案的最佳起跑线。

★ 看看你的时间表,冻结一整段时间,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时间,是你的“头等大事”时间。如果“头等大事”是一次性的,规定好具体哪个小时或哪几天的专门时间。如果“头等大事”是长期的,规定每天的哪几个小时作为神圣不可侵犯时间,长期坚持,习惯成自然。其它所有事情——别的项目、材料、email、电话、协作、会议——都必须排队等待。

★ 成功人士往往认为,自己是在一个个假期之间全情工作。

★ 为自己准备中场休息。冻结长周末或长假的时间,玩得开心点。充分的休息让你精力百倍地重返工作,而且充满创意。

★ 时间顺序上,先安排你的休假时间,再安排你的“头等大事”时间,最后安排你的回顾时间。

★ 大部分人采用“小时制”的规划,“现在五点钟,我明天见你”。另一些人采用“事件制”的规划,“等我这件事情做完了,我就OK了”。一个农民不会到点就回家,而是等奶牛都喂完了才能回家。最具成效的人往往采用“事件制”规划,他们的“头等大事”做完才能走。

★ 每天至少规划4小时的“神圣不可侵犯时间”,这是最低标准。

★ Grahm(Y Combinator创始人)将所有工作分为两类:创造和协作。

创造的时候,需要大块的专门时间,用来写程序、构思思路、寻找线索、招聘人员、加工产品、执行计划。这种时间一般需要整个半天的时间。

协作的时候,可以按小时分割,用来开一个个会议。问题是召集会议的往往是管理者,他们的手下不得不顺应这种节奏,导致自己的工作时间被打碎。

Y Combinator现在的企业文化完全是围绕“创造时间”来规划的。

★ 想取得不凡的成就,把早上作为“创造时间”,下午作为“协作时间”。

★ 每周规划一小时的回顾时间,回顾你的年度目标与月度目标。

★ “神圣不可侵犯时间”必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划一段时间很容易,保证它不被打扰很难。你周围的所有人,他们不知道你的人生目的、优先顺序,也没有义务保证你的时间完整性——这是你自己的义务。

★ 人们认为步入“大师级”的水平,就是技能学习的终点。实际上它只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动方式、一段体验的旅程。

★ 对自己的输出结果100%负责,不归罪于外部因素,这是驱动你走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 Dr. Gail Matthew的实验证明,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最后的成功率比没写下来的多39.5%。更有趣的是,那些不仅写下目标,而且把目标发给朋友看的人,成功率高76.7%.

★ 生命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公认最重要的要素是一生无悔。

★ 临终人士最多的一种懊悔是:我希望以前能够遵随自己的本心去生活,而不是活在他人的眼光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The One Thing 书评: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附上我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