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有光》

        现将著名作家和谷2015年4月17日撰写的一篇读书笔记《瓷片有光》转发,以飨读者。

《瓷片有光》_第1张图片
作家和谷


              瓷片有光

        考究瓷器的诞生,是将陶土化泥,成器为坯,冶炉以炭火烧之即成。其釉色,有黑、黄、红、白、蓝、绿,原料乃黄土、硷、叶岩、石蓝,冰纹则是窑变幻化的梦境。瓷比陶坚硬,是火的高温所致,却也不是无坚不摧,属于易碎品。即时破碎了,仍有光泽闪耀。

        品读黄 卫平《东方陶瓷古镇陈炉》,想到作者正是搜拢、拂拭、触摸以至粘贴了一堆陈炉的瓷片,让它链接并还原为曾经逝去的这个东方古镇的芸芸事象。时光有情亦无情,如今你若走在古镇瓷片镶嵌的小径上,是否还能想像到周遭悠长的过往,那些人事、自然、地理、物语、习俗、节令、技艺、诗文、趣闻、声色及烟火气味。那么,这本书便是你需要领教的一个百事通的土著向导。

        文友黄卫平不是此地人,是从江苏来的客伙人,把此地当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历史上诸多文人乡贤的写作阶段,大致是青春作赋,中年治学,晚年研究乡邦文献。作者年轻时文学创作甚丰,地方作家协会主席的官帽实至名归,同时热衷于疏理煤城史料,进而对耀瓷文献兴趣浓厚,著书立说,不亦乐乎。

        人过半百之后,在过去乡下的风俗就该预备棺木了。知人自知之明,回望往事,研读方志,不失为颐养天年的一种方式,闲适中获得迟暮人生的愉悦、坦然与宽慰。一个老人让人敬重的理由,往往是熟悉家乡掌故,善待先人,以启后世。

        这些从尘封的泥土和古纸堆里捡拾的瓷片,经过作者细心归类并揩拭清净,尽管破碎,然而有光,不加粉饰或包装的原始光亮。掩埋与尘封是处于黑暗中的,当然没有光。而瓷片原本是有光的,五颜六色,绚烂耀眼。正如《创世纪》所言,光是明亮,是白昼,相反于黑暗与黑夜,被引申为正义和救赎。生命是人的光,应当信从光,成为光明之子。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决不能胜过光。 这其中,有现代文明进程与人生精神状态的哲理。

        东方陶瓷古镇陈炉,在作者的收藏并展示中,让读者体悟到千年炉火的余温,触摸到历史碎片的感光,在当下的阳光下思量自我存在的意味。其实,也是这座古镇在宝库博物档案中,收藏了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之交的知音,即这本书的作者。

《瓷片有光》_第2张图片

2017年7月22日于铜川漆水河畔

你可能感兴趣的:(《瓷片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