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之上——读《志愿军全战事》感

“我们早就够本了!”朝鲜松骨峰上最后的9个中国战士互相说道。幸存的战友们在此道一声别——来世再见吧,好兄弟!然后分别端着刺刀,举着工兵锹,裹着满身的烟火最后一次扑向冲上来的美国兵。这就是松骨峰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幕。

这场战争已经过去60多年了,我们怀念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们,也无比敬重那些负伤流血,英勇拼杀的英雄们。用魏巍的话来说:“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全战事》一书用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真实而又生动的文字引领着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走进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凡战争都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中国人民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得不面对的又一场反侵略战争。从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将近3年的时间,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39万名志愿军将士伤亡,以此为代价,志愿军共歼灭敌军70余万。

1950年10月8日,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中特殊的军事名词——“中国人民志愿军”诞生了。它在以后的日子里将被全世界所关注,并最终成为坚强、不屈、勇敢的代名词,永远铭刻在世界战争史中。那年,那月,许许多多十几、二十岁,在我们眼中还是孩子的志愿军战士带着火热的爱国心步入朝鲜战场。经历了几十次战斗后,有的连队原来的一百多张熟悉的面孔多数不见了。他们大部分都牺牲了,伤残了或不留姓名地长眠在了异国他乡。“古来征战几人回?”几人回?几人回?

金一南教授说:“那些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连一把炒面一把雪都吃不上依然冲锋不止的战士,那些在零下40度严寒中单衣单裤作战冻死在长津湖畔的英雄,以他们惊人的牺牲为我们这些后来者赢得了今日的地位。”经历过这场战争的美国士兵对于能在那种情景下生存下来并战斗到底的中国士兵怀有一种本能的敬畏情绪。从他们的角度看,中国军队的实力更多地表现在排山倒海、坚韧顽强、奋勇冲杀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他们称之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这么一个特殊的年代,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们,用他们“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在军用装备对比悬殊的战场上,一次次战胜对手,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能让那些最可爱的人慷慨献出生命的是祖国,是心中的信仰,是为了让祖国人民平安地活着。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枪炮声早已停息,战争也仿佛离我们很远很远了。当年光秃秃的战场早已森林密布,一座座繁华的都市也在废墟中崛起。生活在物质富足的今天的我们,活着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小时候,家里有几亩薄田。农忙时节,父母总是在烈日下终日劳作。当启明星点亮天空,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这时才开始准备一天的晚饭,也许只是一碗咸菜,一盘炒鸡蛋。于是,母亲常常对我说,好好读书,跳出农门,就不用这么辛苦了。那时的我似懂非懂,只知道活着是为了不那么辛苦。

所幸的是,我终于如母亲所愿,跳出了农门,成了一名教师,开始早出晚归,教书育人。工作是为了活着!于是,学生分数、职称评定、结婚、生子……各种该有的事都纷纷扬扬地扑面而来。我似乎是顺理成章地活着。

日复一日地循环里,没有人告诉我明天是否依然如今天一样,这样生活的一生真的会让我幸福吗?

曾看着工资卡上的数字感叹每月辛苦工作的收获却不够在商场潇洒地为自己添置一身衣物;也曾因为班里孩子调皮捣蛋而对工作心生厌烦;更常常因为家中的琐事,遇到的困难对活着充满困惑。

这大概就是生活的常态,许多人也都经历过我的困惑。我们变得只关心自己生活的方寸之间,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变得冷漠、抱怨却不自知。

当年那群“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士们多数没有机会经历我们的生活。当那些能健康的,或带着残缺的身躯回来的战士们站在祖国的土地上,当祖国问他们需要什么时,他们哭着说:“什么都不需要,只凭祖国知道我!”

曾经的这个年代,这么一些人,做过这么一些事,而我,包括我的后代和后代的后代,正在走着的和将要走的路,其实是沿着他们走过的那条路延伸过来的。我们不是英雄,不是什么大人物,总可以做个有一点用的小人物吧?一个渺小的个人,如你、如我,还是可以发光发热的。毕竟,在我们自我的活着之上,还有着先行者用自己的人生昭示的价值和意义。

尽心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无论他聪明或愚笨;真诚地沟通每一位家长,无论他的文化素养高或者低,家庭条件贫或者富;努力利用好时间,运动、阅读、旅行,让自己更健康、丰富,更睿智地教书育人。照顾好家庭和培养好孩子,让生活尽量圆满。筹办募捐,做义工,更多可能地帮助他人。依然只是周而复始的活着,常态的活着,可内心却变得日渐富足。

尊重遇到的每一个人,接纳生活的每一件事,享受生活的每一段经历。然后,去思考,去选择,去感受,去改变。也许还会遇到困惑,但回忆一下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想想那些最可爱的人,努力摒除生命中的物欲,在活着之上,让自己有那么点坚持,收获那么点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之上——读《志愿军全战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