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天阏之,人往往怨天尤人。殊不知人性清而泥抇之外物非之,便眼花缭乱、不以为忤。而人应回归最本真的定位,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

    反求诸己,是自我责任意识的体现,是精神道德的高境界,是乌烟瘴气的颓靡万苍中对人格的坚守。

    被贾南风以矫诏之名处死的司马玮,临赴刑场,手攥青纸诏书口口喊冤,责怪贾南风背信弃义。但当他进京斩杀司马亮时,割断了亲族情谊,冷酷无情,问题的症结原在他自身。一味责怪他人,往往把握不住问题的实质。“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对世事绝望的老子咒骂着。他冷眼看着暴君与暴民,但他深知那只是以人的本位责怪外物,而当他以宇宙为本位观天下,“天地无仁不仁。”症结仍在老子本身。矛盾是他自身的矛盾。

    反求诸己,有利于我们自身对于错误的认识与改正并不断自我完善。在精神、道德信条崩塌的二十世纪,尼采没有一味寻找外部世界的丑陋、谴责世风日下,而是提出“上帝死了”,提出超人主义,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即将溺水而死的人不会再哀怨船只的破损、他人的视而不见,因为在死亡逼近之时,人的秉性要求他集中于自身的境地,求生。反求诸己,从自身寻找症结,那最后一根希望稻草只能是自己。“尘土梦、蕉中鹿”,愚蠢的郑人误将自己捕获的鹿当作梦境,待鹿被别人取走时才如梦初醒,吵着要去告官。他愚味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若不是自己最初不敢承认现实,又何故至于斯?人常常到最后才反醒出自己的错误,或是生前,或是他死后观世的魂灵。法璍大师道世上无佛祖,一切症结皆在自己,若想修福,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所以,人生在世,需抛却杂念,忘却他人的种种,专注于自身,找出自己的错误,改正完善才可得到心灵的澄净与安宁。在浮华急躁的现世,更需寻得心中的一方境界,沉静下来反思自身,恍恍然如象山先生宇宙之事皆己分内之事。

    大音希声,万事万物没有什么总是完美,挑剔外物只会深陷其中,惟反求诸己才能追求至高之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