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pathy和Empathy

“同情心”与“同理心”在中文原义中应是相同的,先贤们认为“心同此理”,当一件事物符合本源的真理时,人们就会因此产生共鸣和认同。

而我更倾向于在接受Empathy成为一种心理学概念时,两者才有了明显的区别。

“同情”源自于共鸣,从情感乃至于世界观上,与当事人站在同一阵营,亦或站在情景外对其表达怜悯。而“同理心”,只需要“换位思考”这一种能力,你可以设身处地地了解事物的脉络,你所获知的感受,完完全全源自于当事人视角,这种感受几乎是剥离主观意识的。

比如说,当你在路边见到一位衣不蔽体的流浪者时,“同情心”会促使你施予善意,或者担忧寒冷的天气,或者引发对时局的不忿。而“同理心”,带给你的感受是羞愧,是困顿,是迷茫,此时你自身的身份和人格是消弭无踪的。

通常情况下两者是相伴相生的,但当其中一者超乎寻常的健全时,就会对另一者表现出极强的排他性。试想一下,当你从方方面面为弱势群体的一员作出“照顾”时,恐怕就无暇顾及其本身的感受,例如面对一位“跨性别者”,你为他准备了单独的座椅,在每一个话题上小心翼翼地斟酌词句,特意在洗手间的两道门前询问他的意愿......至少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这样的“特殊对待”。

而我完完全全地属于后者,强大的同理心让我无时无刻地不在带入他人的心理,与之对应的——用我的话来说——所有的尴尬细胞消亡殆尽,可怖的冷漠占据了理智的高地。我不愿为殉死者伸出援手,我也无法为哀默者开解,仿佛是只能孤立在世界外,感受他人所感。

心理学上有两个现象,旁观者效应和幸存者负疚。前者是说,当旁观者的数量上升时,人群中的个体会随之降低责任感;后者则是,面临巨大的灾难时,幸存者会因存活了下来而对逝者感到歉疚。于我而言,两者都被极端地放大了,一旦有复数地围观者存在,我便不再接受社会价值观;哪怕是灾祸未降诸己身,我也会面对受难者感到罪恶。

在我眼中,“同理心失位症”有几处显而易见的特征点。其一是异常地害怕麻烦他人,问其原因往往是微小偏门的代入逻辑。其二是极其适应角色地转换,与不同类型的人交谈会显现出不同的人格。其三是对负面情绪有非比寻常的耐受力,表面上可以轻易地声色不显,直至内在积压不堪重负。其四是常常在社会交际中体现出一种温和的疏离感,玄学一点儿说,叫做他明明在你眼前,你的感知却可以穿透过他。

纠其因,也许正是人格失位才带来了茁壮的普世情感。

哥哥。

你可能感兴趣的:(Sympathy和Emp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