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洋泾浜英语和上海话

我所知道的洋泾浜英语和上海话_第1张图片

何谓洋泾浜英语

洋泾浜就是现在的延安东路,1915年前,它就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

1849年法租界开辟后,洋泾浜成为英法租界的支界河,周围地区日益繁荣起来。西方洋行和公司纷纷来此开设分行和子公司,在这些机构中充当买办或职员的华人,开始学英文。此地区的一些居民,为了方便与洋人的交流,也开始学英文。于是洋泾浜地区出现了一种语法不准,带有中国口音的英文。例如:来是“卡姆”(COME),去是“个”(GO);是叫“也斯”(YES),勿叫“糯”(NO)……人们呢就称之为“洋泾浜英语”。

洋泾浜英语,如果以达意的能力为标准来衡量,它的表达是最简单,最合理,演化程度最高的语言。

当时,上海租界有外语夜校。晚晴教会学校以英语教学为特色,成为输送双语人才的主要训练场所。后英语教学不仅进入全日制教育系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而且也是职业学校,业余学校等主要课程。英语也是许多行业的专业用语,也是人们从报刊,书刊,广播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包括日常生活,娱乐,社交等领域。英语成为上海第二国语。

(后在老百姓脑海中,“洋泾浜”就延伸形容你的语言说的不地道。很多外来者长期定居后,其不标准的上海方言,通常会被老上海人背地里形容:“伊港额是‘洋泾浜上海话’!)

上海话由来

在英语逐渐进入上海时,上海话也以租界为温床趋于定型。

早期,上海土话是松江方言一支,与各村镇和各郊县的土话也有差异。19世纪50年代,英文版《北华捷报》在沪问世,其中一个专栏《学习上海话》。清末,工部局巡捕房开展学中文活动,以利于和华人沟通。当时的“上海话”发音仍保留上海土话的特点,但吸收了宁波等方言的词语,音节少,短促明快,如"阿拉”(我,我们)。

清末民初,上海话大体完成了语音定型。它是在沪的江浙移民及本地人共同创造的新方言,发音主要糅合了上海土话、宁波腔、苏州腔,三合一。它从租界蔓延到华界,又从市区延伸到近郊,成为上海人的共同口语,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的上海话已经是市区居民使用率最高的交际语言。作为一种都市方言,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词语精炼、节奏快、传播迅速,很有都市的特点。上海话的词汇一般以2-3个字为常见发音短促,如“扳面孔”(生气,指绝交),“崭”(极好),“猛门”(无理待人)等。“乡下人”,在上海却是骂人的话,它流露出上海人对观念陈旧,眼光短浅,行动迟钝者的轻蔑与不屑,也反映了都市与乡村文化眼光的差异。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它的传播,变异,融合,留下了民族交往的历史记忆。

语言的改变,也反映了生活环境的变化。近代上海以上海话,英语为两种日常生活用语,留下了上海从传统商埠向国际大都会转变的轨迹。

-全文完-

上一篇《我所知道的上海历史》

(扎克伯格曾说过:完成胜于完美,感谢晓青文字校对,让我的文章更趋于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所知道的洋泾浜英语和上海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