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1张图片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2张图片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又溜走了大半,不知不觉天凉了,不用开电扇的傍晚,洗好澡,吹着窗外小风,看着家庭影院有点像看露天电影那种浪漫和舒畅;乡间公路边的片片稻田泛黄了,坐着大巴一帧帧的看,有催眠安神放松的效果;午后杭州遮满法国梧桐的柏油马路上的人不多也不少,没有太阳,天光正好。如果夏天是属于西方的蓝天碧海,那么秋天的灰蒙蒙,青悉悉的天色则最衬江南的粉墙黛瓦。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3张图片

秋天一切都好,唯有秋天的重头项目赏菊是我从来不懂的:少时居住在杭州时时常会去公园赏菊。金秋时节,公园里人头攒动;烈日当空,盆盆菊花被拼成不同花海的图像中也显得力不从心,人菊共显倦意。这般赏菊,我不懂古人怎么能体会到半点情趣,并洋洋洒洒的写成千古流传的诗句。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4张图片

三耳秀才的《中国年轮:从立春到大寒》中提到赏菊有两种赏法,一种是哪里有菊花就往哪里挤的走马观花式;而另一种眼法是浸淫菊的文化意蕴。植物形态是先天的,文化意蕴是后天的。从先天到后天,菊之为菊,依仗的自然是文人之眼,文人之笔。如此这般,菊花之淡之雅,才从“眼前菊”中散发出中国情趣来。

同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今人眼中的菊花还和古人眼中的一样嘛?古时的中国情趣和今人的情趣是一纸之隔,还是相去几个银河系时空距离?古人对菊花赋予的文化意蕴能代表如今我的内心情感吗?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5张图片
△ 清.陈洪绶作品配上魏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菊花最耳熟能详的文化内涵就是隐逸了吧。这要归功于陶渊明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对于种菊、赏菊、咏菊的偏爱了。那么多的山间野花,为什么陶渊明偏爱菊花?原来菊花适应性极强,在野外可以顽强生长,特别是在百花凋谢的秋天独自开放。也许正是这样的特性使诗人感受到超凡脱俗,自由不羁的精神。

名利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人们认为没有名或利就不能过上快乐生活的作茧自缚的心态,从而变成了名利的奴隶。冲破思想上的牢笼,即见菊花和南山。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现今社会中从大城市回到了小城市,从城市回到了乡间,从乡间甚至回到山中,我猜,他们的心里都印着一朵朵菊花。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6张图片
△ 清.李因《菊石鸣禽图》配 钟会《菊花赋》


钟会的菊花赋中说到:菊花有五德,其中之一是“早植晚登”,指菊花与其他花卉一起种植,但开在百花凋谢之后。表明菊花不与百花争艳,义让群芳,故称菊花有“君子之德”。

现代社会已经不看中君子不君子了,而是个人有没有能力,并在社会立足。淡淡面对人生,淡淡面对各种利益纷争,而尊从自己内心的时钟可谓有智慧和修养,待到花开时无人与其可争,而菊花首当其冲为其代言人。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7张图片
△ 常玉(1900~966)《幽蓝明菊》配屈原《楚辞》

菊花大部分品种有枯而不落的特征,所以被赋予了具有晚节的象征。乱世诗人屈原以菊花寄托理想。他在《楚辞》咏道:“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不与朝中奸侫同流合污的节操。

现代艺术家常玉在《幽蓝明菊》中,常玉用油画的方式演绎了他心中的“淡雅与傲然”。作品虽然以白、黑、蓝为主色调,但画面中却掩含不住一种压抑在内心的傲然与奔放。虽淡然於世却有无限才情,随心所欲、随心所发、随心所致。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8张图片
△ 南宋诗人郑思肖《寒菊》 配 八大山人的《瓶菊图》


这股傲气来源于心中的美好高洁的坚持受到大环境的压制,文人们选择“宁可枝头抱香死”也不愿意妥协, 而菊花“冒霜吐颖”,迎寒霜而绽放,使菊花在中国文人情操中成为了高雅孤傲之美的符号。

有意思的是,这些孤傲的精神斗士们都生于王朝末世,整个社会都在走向下坡路,当权者昏庸,听信佞臣,或者国破家亡的时代。一届文人以己之力是无法扭转局面的,胸中那股正义的力量只能通过文学和艺术泉涌而出。庆幸的是我们现今生活在国家发展上升期,社会情况总体积极向上,机遇也良多。扪心自问如果自己也处于他们的年代,也会以宁枯也不落的菊花自喻吗?

离愁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9张图片
△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配上陈洪绶《古瓶菊花》

菊花大都秋天开放,而秋天正逢中秋,重阳这样团聚佳节,而重阳节后开花的菊花更显寂寞。菊花本没有离愁的意象,但是是在这凄冷又重团聚的时节开放,成为古时多愁善感的文青寄托情感的对象。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10张图片
△ 清 赵之谦(1829~1884)《篱菊图》李清照的《醉花阴》

在这个谈情说爱和发展经济的时代,也许这几句爱情诗词更加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废话不多说了,还是献上为大家整理的黄花图配黄花词,不知现在一切都那么速食的年代,还有没有如此深情浪漫的黄花约?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11张图片
△ 陈半丁(1876~1970)《菊花图》配上 宋代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12张图片
△ 寿菊

钟会的菊花赋中还说到菊花 “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是指黄菊花为菊中之尊,黄色在五色中是土的代表色,也是帝王之色,又兼具“中和”之美。所以无论菊花的花形和花色,都具有王者风范。事实上,在日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代表。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13张图片
△ 方济众(1923~1987)满城尽带黃金甲

菊花赋中菊花还说 “圆花高悬,准天极也”,意思是圆形的菊花高高悬起,有君临天下的气势。后来黄巢、朱元璋皆用此意,抒发王者之志。黄巢的《题菊花》霸气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朱元璋的咏菊诗透露的霸气丝毫不亚于黄巢:“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骇煞。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14张图片

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报仇之花充斥着整个紫禁城,气势磅礴,霸气而悲戚。

寿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15张图片
△ 民国庄和皇贵妃菊花《福寿》字轴

最后,菊花和长寿扯上关系好像是一种必然。古人很早就知道菊花不仅可以食用,还是一种药膳。《西京杂记》载:“汉武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盖相传自古,莫知所由。”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也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此外,在万木萧疏、群芳凋零的秋季,只有菊花却傲然开放,意象方面菊花也代表着长寿。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16张图片
△ 齐白石《菊花酒坛》

宋代文人雅士把重阳节变成了普天同庆的菊花节日:白天赏菊花、咏菊词、戴菊囊,晚上还要喝菊酒。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重阳”篇谓:“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重阳节期间的北宋首都开封俨然成了大型菊花展。菊花健康长寿的意象使菊花突破文人的受众,成为大众都可受益并赏玩的一道风景。不知如今公园组织的菊花展是不是宋代菊展的一种传承?

记得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旅居的时候,那里有个节日叫San Jordi,有点像情人节的味道。浪漫的西班牙人在当天互赠一支玫瑰花/一本图书,领导送给下属,家人之间互赠,情人就更别说了。坐在地铁上,放眼望去,人人要不手持玫瑰花,要不就捧着一本新书,浪漫气氛溢满整个城市,并且随着人流,流向城市的各个角落。

菊花为什么不能以同样的方式通过重阳节走进大众的生活中呢?互赠菊花或是菊花食品可以恢复传统,促进消费经济的发展,增加民众的生活情趣。菊花们也不用力不从心的留在公园的大型花架上,顶着太阳东倒西斜,而是可以被人们带入家中装点百姓生活。

待到那时,满城充满的不是黄金甲的肃杀和悲情了,而是金黄色满满的温情和祥和了。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17张图片
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_第1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时赏菊眼法现今已经过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