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具书读得比较多,于是开玩笑说要读点文学类的书,补补元气。就打开上个月买的《浮生六记》。
以前经常看到书名,凭感觉,应该是写品茶读书游玩之类的闲情逸致。打开之后,被第一章《闺房乐记》中沈复和妻子陈淑珍相敬如宾的爱情吸引了。便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
01 伉俪情深
淑珍是沈复舅舅家的亲戚心馀的女儿,由于四岁丧父,淑珍年龄稍长便为人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
陈淑珍自幼聪明,会说话时,听讲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诵。后来在梳篦上翻到一册《琵琶行》,因为能背诵,便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着认,开始识字。并利用做刺绣的闲暇时光渐渐通晓了吟诵诗词。十几岁就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句子。
沈复十三岁的时候随母亲去舅舅家,见了淑珍作的诗,便心意投注,不能释怀。于是告诉母亲:“若为儿择妻,非淑姐不娶。”母亲也喜欢淑珍的生性柔和,便脱下金戒指作为订礼,和淑珍的母亲商定亲事,缔结婚约。
沈复与淑珍成婚时,俩人都十八岁。淑珍比沈复大几个月。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互相敬爱,时间越久,感情越密。一起在书房赏月读书。或者出外游玩,日子过得诗情画意、妙趣横生。
有次,沈复被邀请去洞庭祠插花布置庙会。而淑珍由于是女身,所以不能去庙会。沈复便出主意,让淑珍穿上他的衣服,戴上他的帽子,女扮男装去庙会。淑珍照做,以沈复表弟的身份跟着沈复去逛了庙会。
春暖时节,沈复想去赏花,可苦于没有酒家可做小酌之饮,若带食物去,对着花喝冷酒冷食,有没有一点意思。淑珍便出主意,雇了街头鲍先生担着馄饨担子,和他们一起去春游,于是沈复邀约朋友,在风和日丽中,温酒煮茶,赏花郊游,游人见了,无不称赞他们想法奇妙。
平时在家时,夫妻俩偶尔暗室相逢,或者窄路上遇到,必然互相握手问:“去哪儿?”
记得曾经在哪里读到过这个片段,被夫妻俩“执手想问”的深情深深打动过。再读,依然十分感动。
朋友曾告诉我,她的父母常常下班一到家就各自玩手机,仿佛是住在同一个家里的两个陌生人。处在信息化时代,“执手相问”的深情大概是我们所羡慕不来的。
只是,即便深情至此,在那个三妻四妾的时代,淑珍也不曾想过和沈复一生一世一双人,还想着为丈夫找个妾。
02 沈家风雨
有次,沈复的母亲带淑珍游虎丘。见到妓女温冷香的女儿憨园,长得亭亭玉立,也颇知文墨。
淑珍见了憨园,十分喜欢,如同旧相识,便想让沈复纳憨园妾。夫妻俩当时正是伉俪情深,并且沈复认为憨园这样的女子只有金屋豪厦才养得起,不同意淑珍的提议。
淑珍且说是她喜欢憨园,便约憨园到家里,先和憨园结为姐妹,后面又进一步博得憨园的欢心。
不仅帮丈夫纳妾,淑珍还帮公公纳妾。
沈复随侍父亲去邗江做幕僚。父亲跟同事俞孚亭吐露心声:“一生辛苦奔波,常在客途之中,希望在外有人能服侍生活,照顾起居。若儿子能体察他意,从家乡觅个良人就好了!”
沈复听俞孚亭转述父亲的话后,便秘密写信给淑珍,请她托媒人物色,找到一个姚家姑娘,由于没有确定能否成事,姚家姑娘到家里时,淑珍说是邻家姑娘,来家里玩,后来姚家女子被公公接到衙内,婆婆知道实情后,便冷落了淑珍。
遭到婆婆冷落,日子自然不好过。可是祸不单行,因为担保小叔子借钱,淑珍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中。
小叔子问邻家夫人借钱,让淑珍做了担保,结果小叔子还不了钱,邻家妇人天天问淑珍要钱,淑珍写信给沈复,结果被公公收到,看了信件后勃然大怒,认为是淑珍自己借了钱,然后诬陷小叔子,加上信中的“令堂”“老人”等对公公婆婆的时髦称呼让公公觉得十分悖逆,便派人拿了信札回苏州赶淑珍出门。
沈复接到信后,赶紧跟父亲认罪求情,又怕淑珍想不开寻短见,边立即启程,赶回家时,父亲的逐书和手谕先后到家,历数淑珍的种种罪过后,父亲做了宽大处理,让儿子带着淑珍移居别处,不要让他看见,免得他生气。
而娘家母亲已故,弟弟远游,出了婆家的门,淑珍便无家可归。幸好沈复的朋友鲁半舫听闻此事后,怜惜沈复夫妇,边让他们暂住他家。
两年后,公公知道事情的真相,才去鲁半舫家向淑珍道歉,叫他们回家来住,骨肉得以团聚。
而日子并未因团聚就变得美好,暴风雨接踵而来!
03 客死他乡
淑珍去探望憨园,得知憨园被豪门夺走的消息,其实沈复早就知道,怕淑珍伤心所以没说。
淑珍说:“没想到憨园会如此薄情!”
沈复说:“是卿自己情痴,锦衣玉食的女子,未必能安于金钗布裙的生活与其事后后悔不如开始就别成。”
不管怎样安慰,淑珍到底不能释然。公公婆婆又因为淑珍私下跟妓女之女订约,便越发不待见淑珍。于是淑珍血疾发作,并日渐并重,饮食不能自理,看病又要花医药费,婆家的人便更加烦她。
病中的淑珍还想着替人绣《心经》,补贴家用,并借此消灾降幅。《心经》绣完,病情愈重。此时沈复也因替朋友担保而陷入纠纷,父亲大怒。幸好此时淑珍自幼的盟姐华氏听闻淑珍久病在床,派人前来邀请淑珍去乡下养病。
安顿了十四岁的女儿和年幼的儿子,淑珍便和沈复去了无锡乡下。女儿给王家做了童养媳,儿子托给友人夏揖山学贸易。
临行的前一晚,女儿在身边哭泣,淑珍劝慰女儿,说两三年内安顿好一切后就让骨肉团聚,并告诉女儿不要让弟弟知道这事,如果弟弟问起,就说妈妈去外面就医,过几天就回。并叮嘱女儿去了婆家要做个好儿媳妇。仆人在一旁听得泪流满面!
第二天离开时,儿子醒来了,便大哭,说:“妈妈不会回来了!”女儿怕人听见,捂住弟弟的嘴。淑珍含泪嘱咐两个孩子:“妈妈去几天就回,在家要听话,别惹祖母生气!”
淑珍自己走到家门口,便无力行走,于是沈复背着淑珍走。
到了无锡盟姐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淑珍病情好转。夫妇二人觉得住在朋友家里不是长久之计,便想办法谋生。
后来沈复谋得一份在衙署代掌文笔书墨的工作,租了屋子,把淑珍接了过去,结果两个月后,沈复被裁员。夫妻俩的生活再度陷入困境。
沈复去找淑珍曾经救助过的亲戚范惠借钱,待赶回家时,淑珍病情已经加重,沈复欲求医,被淑珍阻止,然后依偎在沈复怀里泣不成声,几日后撒手归去,享年四十一岁。
临终前,淑珍嘱咐沈复:“如果没有能力带她的遗骸回家,就暂时停在无锡。回家去找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子续弦,侍奉双亲,抚养幼子……”
书中描写淑珍去世的场景:当时,我的面前只有一盏孤灯,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心都要碎了。绵绵此恨,竟无尽头。
04浮生不易
读完整本书,说不出是什么感觉。纵然心中有万千为淑珍的抱打不平,终究不能用21世纪的眼光来评判大清时代的故事,正如如书的封面写的:并不能用有趣、精致、伤感简单概括这本书。
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
我想,或许淑珍所承受的磨难源自她的才华。如果她不认识字,就不会欣赏颇有文墨的妓女之女憨园,也不会收到沈复的密信而为公公觅妾,更不会写信禀告沈复小叔子借钱之事,当然,最有可能不会嫁给沈复,从而免去一切灾难。
然而,她与沈复的恩爱与美好,也源自她的才华。谈书赏月,说古论今,能一起享乐,也能患难与共……
不管家人对淑珍的态度怎么变化,沈复一直不离不弃。即便是父命难违,他也陪着妻子颠沛流离,这也值得庆幸了!
只可惜,那样的年代,淑珍这样有才华又贤淑的女子只能在家侍奉公婆,想着为丈夫纳妾,找媒人给公公说亲,到头来被婆婆冷落,在遭受诬陷时选择隐忍,被逐出家门只能哭泣,整日劳心,最终骨肉分离,居无定所,患病身亡,实在令人惋惜。
如果换成现在这个时代,完全可以找份工作,实现自我,也可以游览名山大川,过洒脱的人生。
而且沈复虽饱读诗书,却一职难求,带着淑珍在乡下养病的日子里,为了找工作在大雪中赶路几日,期间,沈复衣衫单薄,无钱住宿,无钱吃饭,甚至在土地庙里等待到天明,最终投靠无果……古代的工作机会少,养家糊口何等艰难。
写至此,我不禁想庆幸自己生在了一个美好的时代。虽然无法满足于现状,承受着各方压力,比起古人的颠沛流离,且也美好了许多,自由了太多!
再过一个世纪,我们对于后来人,便成了古人,或许他们的时代更美好,浮生不易,且行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