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可怕的事情是迷失了方向,茫然地在天地间行走,无助地在时间里泅渡,不知所往,不知所终。这时,你需要听从惠普尔先生的指引:“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那用书籍建造的灯塔,闪耀着智慧和思想的光芒,引导你走出迷途,寻找到生命的绿洲。
中国是文化古国,自春秋以降,诸子群起,百家争鸣,每个时代都不乏著书立说之人,各种典籍汗牛充栋,仅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就有3.6万册。到了近现代,出版业高度发达,各类著作不断涌现,许多国外作品也得到广泛译介。置身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中国人有着良好的阅读史,推崇耕读传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席卷而来,中国人在财富神话里挣扎,似乎忘记了祖宗的传家宝,变得不爱读书了。
2013年7月18日,《西宁晚报》刊发了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作者从法兰克福搭乘航班去上海,在候机厅和机舱里,发现中国乘客要么玩手机,要么大声谈笑。而在欧洲,大部分人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吵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作者由此忧虑到:“如果因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这是一个印度人的观察和思考。出于其外部的视角和切身的比较,这种忧虑愈加振聋发聩,令人深思。
据有关机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一年平均阅读图书4.6本,而法国人为20本,日本人为40本,排名世界第一的犹太人一年平均阅读书籍60本。也许这些调查数据不够十分精确,但至少能够说明,中国人的阅读量严重不足。这些冰冷的数字后面,是一个民族阅读热情的下降,折射出一个民族对知识的冷淡和漠视。
民谚说,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不读书的人必然蒙昧无知。且不说繁华城邑,就算在穷乡僻壤,栏圈里养着几头猪,手上捧着一本书,这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也还有未来和希望。物质的匮乏可能会导致饿肚子,精神的贫弱,则让一个人变成灵魂的侏儒。我们看到很多人似乎被一根鞭子驱赶着,在红尘里行色匆匆,形容枯槁,他或许没有意识到,应该让肉体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黄庭坚贵为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幼年即好读书,过目能诵,他认为:“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由此看来,不读书,庶几面目狰狞,该有多么可怕。与撒哈拉沙漠结缘的三毛,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和《哭泣的骆驼》而风靡华语世界,她对读书有着独特的认知:“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可见,读书是何等重要!
读书,可以让你获得知识。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一张白纸,世界的奥秘和生存的法则,都藏在那些泛黄的卷册里。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在《书》里写道:“每本书都满载着已逝去的时光的含义。”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和价值,都沉淀在时光里,化作精灵般的文字,在浩繁卷帙中翩翩起舞。莎士比亚则指认:“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每一本书,都浓缩了作者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智慧,教给我们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哲理,给予我们智慧和思想,使人脱离动物性,成为一个社会人。
读书,能够塑造灵魂。雨果认为,书籍是塑造灵魂的工具。雨果通过阅读净化自己的心灵,又以神奇的笔触和典型的文学形象,塑造人们的灵魂,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为全世界读者所熟悉,相貌奇丑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和命途多舛的冉·阿让,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所彰显的人性美,让人们在阅读中引发深沉的思考。鲁迅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深刻挖掘国民的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即使在今天,也给人以当头棒喝。当我们偷得浮生半日闲,静下心来阅读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与伟人对话,与智者交谈,剪刈生命的芜杂,拨开心灵的迷障,追寻生命的真谛,抵达浑厚朴拙的人生大境界。
读书,可以增长才华,提升气质。“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文化、经验和思想的载体,在不断的阅读中,含英咀华,潜移默化,带给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方法,引领我们思索人生,洞悉生命,使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不畏浮云遮望眼,收放有度,挥洒自如。东坡《和董传留别》一诗首联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的人,在袅袅书香缭绕中,心静如水,人淡如菊,养成高雅的气质,穿越世俗生活的羁绊,在清新脱俗的精神疆域里,重拾古老国度的儒雅与风度。
书有很多门类,读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收获。培根专门作了一个分析:“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书籍浩如烟海,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一本书从头读到尾,更不可能古今中外读个遍。那么,读什么?怎么读?就是个重要问题。不过,这可没有统一的答案。每个人追寻的不同目标,人生的不同阶段,阅读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依我看,大抵说来,首先要读工具类的书,解决生存技术问题,比如怎么做菜,怎么买衣服,怎么带孩子,这些技能靠代际传习,容易失传,靠自己摸索,又不靠谱,照着书上说的去学,省时省力。其次要读专业类的书,解决职业发展的问题,所谓术业有专攻,无论混迹哪个行当,你得做个内行。再次要读文化经典,四书五经、希腊神话、印度史诗……《道德经》薄薄一册,五千言,蕴藏的巨大智慧足以让你受益终生。最后要读哲学,你是一个凡人,不奢望做思想家,但要学会追问宇宙和沉思生命,做个思想者。
读书的方法,也是门学问。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不一而足。许多学问家终其一生在书海里遨游,总结了独具一格的读书之法,其中以朱熹的“眼到、口到、手到”影响最广。我从学校毕业,起初在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不单自己狂读书,也命令学生读书,为了求得文章里的微言大义,就抬出了朱熹的“三到大法”。现在想来,读书是很私人化的事情,把一些学生逼得苦不堪言,背地里会不会恨恨地骂几句?时光如杵,青春如药,似水年华早已捣碎在岁月的石臼里,这些年少往事,已是杳然不知了。
人类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博客、微信、QQ、BBS等自媒体平台强势崛起。很多人陷入其中,手机不离手,从自媒体平台获取信息,查资料,读文章。这种“读屏式”阅读可以取代传统的阅读吗?当然不能。这是一种典型的浅阅读,碎片化,快餐化。自媒体平台的“心灵鸡汤”,且不论其价值取向,单就知识谱系而言,那些只言片语、痴言妄语,充其量也就一杯残羹,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于一个真正的读书人,阅读是一段完整的生命体验,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庄严而肃穆。打开一本书,静静地读,沉潜其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歌哭,被字里行间思想的光芒照亮。阅读的过程,悬梁刺股,襄萤映雪,有如修行,有如朝圣。
静夜仰望星斗,东篱临风煮茗,斗室手捧一卷书,当为人生胜景,妙处不可与人说。
不可与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