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交安置”说开去

工作40年,面对移交,还真有些彷徨!是回原籍还是留第二故乡?都不能如愿。因为孩子又穿上了那一抹绿,一家三口就不声不响一辈子被“尊崇”了。单位撵着要移交,爱人户口先至,那就妇唱夫随吧!前期帝都审查,一切还算顺畅,转至古都却出了岔子,说是身份证与户口不符。其实也没啥不符,户口迁移是我去办的,民警说身份证换与不换都无大碍,只要没过期仍可使用。我想这是权威解释,也就没在意,不料却节外生枝。况且帝都能过,古都却不能过,都是皇城根下的人,差距咋这么大呢?难道是杨玉环她老公要求严?还是另有隐情?其实也没啥,交哪里都一样,除了那糊口的生活费,你还能给我啥?称“移交安置”,这是糊弄洋鬼子,是给了我房?还是给了其他什么待遇?啥都没有谈何安置?你们感到庆幸的是:因为这些人为你们提供了就业的机构和岗位,你应该感恩才是!你吹毛求疵不愿接,我还不想来吔,哪里的黄土不埋人!

区区身份证只是户口的伴生物,让我想到了“到底是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鸡生蛋,蛋生鸡,到底谁先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鸡还是蛋)的问题。这个鸡与蛋的问题也常常激起古代的哲学家们去探索并讨论生命与宇宙的起源问题。身份证没有鸡与蛋那么复杂,是先有户口簿,还是先有身份证,稍有常识的人,是不难理解的。不像鸡与蛋那样要去探索并讨论生命与宇宙的起源问题。难道非得用“儿子”去证明“老子”吗?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谈论大数据,都在运用互联网➕,户籍就躺在派出所,你还要我证明什么?

偶尔涉猎网络,在网上看到一些奇葩证明:出境旅游要求出具“你妈是你妈”;市民迁户口,要证明“你爸是你爸”;难道让我出具“我就是我”不成?

做好今年“放管服”改革,总理要求做到五个“为”,其中有一条就是“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在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依申请办理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推动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政府的次数,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西安是古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能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孤芳自赏,要提高自身素质,当好西部的排头兵。

前不久西安拟禁止老旧汽车进入三环事闹得沸沸扬扬。永康书记批示不能将严管与法律法规、科学管理对立,城市管理者要学法、知法、懂法。之后又有西安莲湖区城管人员“倒烟头拍照”事件。永康书记任职之初沿城墙捡拾27个烟头,只是作为城市管理的切入点,正视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找差距。两件事说明什麼?是作风不實还是素质不高?永康书记的批示一语中的。

西安今年求贤若渴,大規模引进人才,据说将指标层层分解,说是有基层派出所驱车到大專院校吆喝,大专毕业即可落户。若真如此,我就纳闷,我有房有收入,家属子女有户口,就算我是个游民,难道不及那后生?实话告诉你,和家属每月不菲的收入,也为拉動当地的消費尽绵薄之力。月初到醫院查体,醫生说未见有超标指标,我庆幸还能为拉动消费持续尽力!接收与不接收由你吧!如果你是思维能力问题,愧为古城皇民!不要玷污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倘若是素质能力问题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若是作风问题通过整顿可以改进;惟有心术不正无可救药,我就担心是“周书记”之流派来的“别动队”!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移交安置”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