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来如此
年底最后三天:宜反思宜总结宜清恩怨
2015的最后三天,当我在懊恼【年终完成】和【年初制定】完全对不上号的时候,一篇带着【执行意图】的文章带我走向了新的篇章:当人类开始做计划,为什么上帝会发笑?
何为 实施意图?
“实施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if...then...
你也可以尝试另外一个策略,心理学家把这个策略叫做“实施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即把行为自动化。
实施意向要以“如果……那么……”形式出现:如果x发生了,我就会做y。你越利用这个技术把行为自动化,你耗费的努力就越少。
“做到最好”不够好
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提到,专业技能的研究者将学习分为3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comfort,stretch,panic zone)。舒适区是已经掌控或熟悉的内容,相对轻松不费脑的内容。学习区则是有一定难度,还未掌握的内容。恐慌区则是超过了当前学习能力的内容。
这三个区域与我们制定计划有何关联?
两个著名的组织心理学家埃德温·洛克和加里·莱瑟姆,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因制定具体而艰巨的目标所带来的卓越成效。相比制定容易的目标,当制定具体而艰难的任务时,人们会因为该任务带有一点点挑战性而对此任务有更多的动力。
相对于3个学习区域,就是要将自己的目标、计划放在【学习区】。也就是在相对有难度的、超出当前能力水准的区域。但是设立目标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舒适区在什么位置。可以设定一个短期观察期观察自己的舒适区。知道了自己的舒适区后,一点点的按照自己的完成度逐渐提高要求。
当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你成绩没有达到理想中的分数的时候。你对自己说:我没准备好。那么什么时候才是你准备好的时候?什么样的状态才是你最好的状态?你有为了达到你最好的状态,做过哪些最好的努力呢?
人们通常会把事情做到被要求的程度,而不太会做得更多。
最好是多“好”?高的要求究竟是多“高”?当没有把高要求具体化的时候,没有办法去量度它。
开尔文(Kelvin)说:"If you cannot measure it, you cannot improve it."如果你没有量度它,你就不能提高它。
当你将高要求、最好的努力具体化时,你才真正有可能做到高水准.
西瓜芝麻思维
西瓜和芝麻,是我们熟知的《猴子摘桃》故事,也是两种不同的看待目标和任务的思维方式。下面这个有趣的测试,可以知道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目标和任务的。
1.列清单是
a.理清头绪 b.写些东西下来
2.清理房间是
a.爱干净的体现 b.吸地
3.付月租是
a.维持住所 b.写支票
4.锁门是
a.把钥匙插进锁眼 b.保证房子安全
5.跟人打招呼是
a.问“你好” b.表示友好
请把你对每题的选择用如下分值换算,并相加计算出总分:
1a = 2 ; 2a = 2 ; 3a = 2; 4a = 1 ; 5a = 1;
lb = 1 ; 2b = 1 ; 3b = 1 ; 4b = 2 ; 5h = 2。
如果得6分或6分以上,你可能是一个习惯用比较抽象的方
式理解自己行为的人——当你在想日常事件时,你更注重于
“为什么”要行动。所以在家一圈圈推着吸尘器是在“保持清
洁”——希望家里干净是你吸尘的原因,你也是如此去理解这
个行为的。
如果得5分或5分以下,你可能更注重实际,你用正在做的事
情“是什么”来理解行为。所以推吸尘器是在“吸地”——这是真
正发生着的事,你便如此理解这个行为。
还记得你在看到开智读书会二期的宣传文时,为何想要报名参加吗?还记得在新年伊始的时候为什么决定新年要跑马拉松吗?还记得在你为什么想要规划几个月后的旅行吗?
如果当我告诉你,【开智读书会二期】、【新年计划】和【长途旅行】都将在明天开始。那么今晚你会做什么?是不是着手开始买要读的书或找电子书资源?是不是开始准备跑步装备?是不是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旅行要用到的东西?
当我切换同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点,为什么对待同一件事情的行为有了变化呢?
心理学家雅各布·特罗普和尼拉·利伯曼在一个实验中有了这样的发现:当我们被要求想象近期要做的事(比如明天要搬家)时,会倾向于用“是什么”思维,会立刻把事情细化为“装箱、搬箱”。而当被要求想象下个月(搬家)时,则更倾向于用“为什么”的逻辑,会将事情描述为“开始新的生活”。
“是什么”式思维会使你更加重视“可行度”——你是否真的能做到你要做的事?有多大把握完成?会面临着什么困难问题?
为什么”式思维会使你更看重心理学家所谓的“合意度”信息,你做成这件事或达到这个目标对你是否有好处,是否对你有益。
开智读书会一期结束时,有将近一半的小伙伴们贡献了保证金。有曾想过为什么在开始前,觉得14天读完一本书并输出读书笔记妥妥的没问题,但是快到deadline的时候,又不能完成了呢?
因为在当我们做决定时,并没有考虑事情的“可行性”。我有没有连续看书的习惯?有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阅读或者每天至少能抽出一小时的时间?工作中会不会有大的变动、出差的可能?自己会不会对看的内容不敢兴趣,无法再继续在读下去?
说到未来,我们都像探险家;说到当下,就都像会计了。
目标的自动导航
2015年底的时候,我懊恼的发现年初写下的愿望和年末实现的完全对不上号。但是发现自己获得了:
- 对生活的掌控感
- 对时间的珍惜感
- 周期性的自省
- 自省带来的技能缺失敏感度
而计划总结所带来了:
- 增大了书籍阅读量
- 完成了很多一闪而过的念头
- 知道了哪些是自己想要尝试的
- 知道了哪些自己尝试过的事情
- 知道了那些尝试事情的进度
- 知道了自己的舒适区在什么位置
- 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进度和方向
我惊喜的发现,原本只是简单的写下每日要完成的事情,但这简单的习惯竟变成像下班了要回家一样自然。在我们制定的目标中有些目标是刻意计划的,但大部分目标都不是。日常生活中追求的绝大多数目标都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制定。
大脑负责有意识行为的部分是有局限性的。它一次只能处理有限的信息,不然就会产生混乱和遗落.而潜意识则是另一回事,它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极为强大的。
你还记得你早晨起来为什么走进洗手间洗漱吗?有没有过回到家了却不记得自己如何到家的体验?有没有过睡前已经锁了门却不记得自己怎么锁门的体验?
当我们想形成那些好习惯时,最有利的方法是将尽可能多的任务交给潜意识完成。习惯成自然一件事做得越多越能被潜意识控制。
内在动力
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史上特别热衷于讨论人类基本需求的本质与种类。尽管在这方面存在激烈的争论,但大多数心理学家同意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在“自我决定理论”中阐述的三种人类天生的需求:“关联感”、“胜任力”和“自主权”。
在baby身上都可以看到这三种天生的需求。Baby在乎自己是否能从看护者那儿得到养育(关联感);在乎学习:学习爬行、走路、学着将抽屉拉开,把所有他能拿到的东西都扔在地上,学着把木块放到形状相符的窟窿里(胜任力);也在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主权)。所以即使当他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帮你“重新设计”你的家时,不要懊恼也不要生气,他们只是和我们一样,在学习认识世界和世界相处,只是想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而已。
回想一下自己为什么想要加入开智读书会二期的读书活动?
- 因为单纯的喜欢阅读?
- 喜欢一群人读书的感觉(想象下在世界不同的坐标下有很多人和你一起读一本书的奇妙感,真的还挺神奇的)?
- 想读的书正好是开智选的五本书之一(例如我)?
- 因为第一期贡献了保证金,第二期想要拿回来?
- 因为单纯的喜欢开智社群,只要是开智的活动都想加入?
- 还是因为第一期没读过瘾,觉得自己的读书笔记太烂,想升级自己写读书笔记的方式?
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是我们****自己选择****要加入的读书活动,自己选择读的书籍(自主权)。但是为什么完成的动力还是像漏了气的皮球,总是有点蔫呢?
当我们被自己的愿望所鼓舞时,我们自由地做出来源于兴趣的举动而不是被迫强行执行任务。这就是心理学家所指的“内在动力”。
保住你的目标
当相互矛盾的目标在脑中被激活时,大脑做出的反应便是解除一个目标,从而建立一个“目标盾牌”。换言之,输掉的目标不仅仅是被忽略,而是彻底被删除了。心理学家沃尔夫冈·施特勒贝和他的同事们在“目标解除”实验里,让正在减肥和没在减肥的人下意识地接触了有关享受美食的字眼,比如“美味”和“开胃”。之后让他们看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几个字母并回答是否可以组成有效词汇。在接触了与吃有关的词语之后,那些正在减肥的人对与减肥有关的词反应极慢。大脑不光关闭了减肥者的减肥目标,还顺带把与减肥相关的一切都删除了。这是个完美的盾牌,可惜它防错了东西。有趣的是,没在减肥的人并没有表现出同样的反应。他们脑中不存在这个矛盾,因为他们没在经历减肥,也没有感受到同时想吃与不想吃所产生的压力。
当你遇到本质上相互矛盾,履行一个意味着要放弃另一个目标时,真正的挑战就开始了。例如在自制力已然用尽的夜晚,肚子饥饿的召唤和你想要控制体重的目标。
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目标,并且给他制造坚固的“目标盾牌”。也就是增强我们的自制力,但也存在另一种可能:盾牌虽强大坚固,你却用它保卫了错的目标。就好比你爱上了一匹野马,可你的家乡没有草原。
了解阻碍你实现目标的绊脚石,在因外在原因耗尽你的自制力前,巩固下自己的“自制肌”。
- 想象下你身边有着高自制力的人,如果是他,会面对怎样的选择(目标感染)
- 做些使自己愉悦的事情,哪怕只是想象一下那种愉悦的感觉(自我放松)
- 自制力耗尽前,给自己进入“自动化程序”,如果一结束工作,则马上就回家(如果...就...)
- 来杯含糖饮料,当然要注意容量(需要自制力的行为会降低血糖)
拿起盾牌,防止一切干扰、诱惑以及相互矛盾的目标削弱我们的动力。
Less is more
每天的时间有限,你的精力也有限。尤其是睡眠还需要占用1/3时间。如果是加班党,那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就更少了(如果我们能进化成不需要睡眠或只需要较少的睡觉,并且有无穷无尽的精力就好了,不过显然,进化的脚步还跟不上世界的发展)
我们总是会高估自己在未来事件中所拥有的时间
周天的早晨,你睡到自然醒。吃过早饭后你将这一周你需要完成但还未完成的事项一股脑的写下来。然后便开始着手去做。到了傍晚,你看了看你的list,懊恼的看着还未完成的事项,心里充满了挫败感,不禁想:我的时间都去哪了?
即使只是当天要做的事,你都有可能高估自己能支配的时间以及自己的精力。你需要精简你要做的事项(试着只列三项,如果三项完成了可以再添加),当然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自己做某事可能要花费的时间(设计自己的进度条)。有了时间估值,你才不会轻易的给自己安排太多的事。
就如我们常常不懂得坚持一样,我们也不懂得何时、如何去放弃。
书友会与我
背景说明:
- 时间: 工作党 + 996(一二四六)
- 看书习惯:生活一部分
- 写作习惯:总结(周、月)
- 看书方法:
- 看书前:快速过序和目录,知道大概内容、结构后开始阅读。
- 跳读:有的部分会跳过
- 难理解部分:先读完,后续找时间再二三遍刷
开智读书会一二期目标执行情况对比:
开智读书会一二期成长情况对比
读书会二期执行策略:
- 减少大脑决策:每天不要让自己去选择:看书or不看书,写文or不写。大脑天生爱偷懒,我们也是天生的经济学家,跳过让大脑做选择的过程,而直接进入:今天要写哪个部分、怎么写、和我之间的关联的思考
- 进入自动化程序:将看书、写文扔给固定的时间(执行意图)
- 自动化程序插件:选择一个让自己舒服,不会抗拒的事情和自动化程序一起执行。例如我将写小文与冬天泡脚进行绑定,也就是说在泡脚时写小文。因为冬天泡脚实在是增加幸福感的事,尤其在这没有暖气室内室外一个温度的广东。
- 寻找正反馈:有跑过马拉松的小伙伴知道,最容易产生倦怠不想跑是在5公里左右。看书写文也是一样。我们设置了10次打卡,最想找借口让自己偷懒的,就是第4、5天。比如今天身体不舒服啊,天气太冷了啊,自己太困了睡眠好更重要啊。首先,问自己这是不是不想看书写文的借口?反思自己为什么不想做的原因。其次,当倦怠期来临的时候,找到比你自制力强的小伙伴,告诉他你的困扰,从而获得正反馈(选人要慎重,如果碰到你说你不想看书了,他回答说,别看了咱们一起出去玩吧,那你很快就game over了。别让自己过早的退出循环)
想做与不能做这两个冲突的念头是难以共存的,他们如果一起存在于你的脑子里的话就会不停的折磨你,当你被折磨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你的内心就会作出一个选择,是改变”想做“还是改变”不能做“。改变想做很简单,只要改成”不想做“就行了。而改变”不能做“则难多了,需要你做到这件事。于是,你作出一个决定,放弃想做,改为不想做。最终你还是没有做成那件事情,但奇怪的是,你觉得你最终没有做是因为”不想做“,而不是因为”不能做“。这下你的理由就充分了,你就舒坦了,因为因不想做而不做某事,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的理由。你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不能做所以不去做的。可惜,事实是你把自己给骗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想做“的原因正是因为发觉自己”不能做“。你”不想做“并不是因为真正的不想做or没兴趣做,而是对”不想做“的一个妥协。--《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