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简介
单位实行新员工导师制已经有几年了。去年以前,一般都是部门将导师名单报给综合部,由综合部以邮件形式将导师和新员工的配对情况以及相应考核要求(含量表)发给新员工、导师及所在部门领导,然后开启为期一年的辅导。
上述方式看似为新员工解决了配备导师的问题,但最终效果如何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导师方面看,导师的业务能力毋庸置疑,但ta的辅导意愿如何?是否具备足够的辅导能力?能否采用适合新员工的方式开展辅导?从新员工方面看,大多数新员工处于新环境时都倾向于自我保护,ta们不知道导师是怎样的人,该以怎样的方式与导师合作,因而表现得小心翼翼,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导师辅导的难度。
去年接手了新员工导师制培养工作,我开始思考:设计怎样的活动才能从导师端和新员工端解决上述问题,最终提升导师制培养的效果。先是初步尝试组织了新员工-导师见面会,今年又对见面会的活动内容进行了优化升级,逐步摸索出一条低成本、高可行还多方共赢的方案。
二、活动复盘
(一)对比预期和结果
预期:
今年的见面会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增了两个环节:1、MBTI性格测评及类型解读;2、导师-新员工双向沟通交流会。显然,我所期待的是通过这次活动增进导师和新员工对彼此的了解,在辅导开始前为双方创造一个坦诚、平等、安全的沟通氛围,为最终取得理想的辅导效果做好铺垫。
结果:
活动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个满意度调查问卷,发给参会的9人(5名新员工+4名导师,1名导师因出差缺席),7人反馈。以下列出几个重要问题的反馈情况(满分为5分):
1、对见面会整体满意程度为4.71分;
2、对第一个环节(解读MBTI)的满意度为4.86分;
3、对第二个环节(导师-新员工互动交流)满意度为4.57分;
4、对第三个环节(介绍导师制考核评估工作)的满意度为4.57分。
小结一下,从以上ta评结果来看,还是有点超出我的预期。引入性格测验确实是一大亮点,互动交流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前期准备的瑕疵。
(二)情景再现
这一步主要回顾活动的各个节点,分析失败或成功的原因,并对其他路径进行推演,探寻更好的方法,并设想意外情况发生时该如何处理。
先看活动瑕疵,从参会人员的反馈来看,值得改进的地方主要有:
1、提前确定会议时间,确保涉及参会人员能够全部出席;
2、提前告知会议议程,以便相关方在讨论环节有所准备;
3、精简部分流程。
导致上述槽点的直接原因在于我是活动前一天才发布会议通知,至于为何如此仓促,有主客观原因,但作为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者,我得承担最终责任。当看到第一条意见时我感到尤为自责,她的导师因出差而缺席这次见面会,既让她在活动现场因对比而感到心理失落,也可能会增加今后导师辅导的难度。
今后如何避免呢?对我来说,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职业素养问题。任何准备不足都是不够重视的体现,同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警醒,让我深刻反思:如果我只在外力的影响下才会有动力去做好一件事的话,自己的职业生涯注定是走不长远的。无论环境怎样,我都不应,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
接下来简要分析一下亮点。第一个亮点是MBTI的引入取得不错效果,原因主要是:
1、与会者对MBTI不太了解,觉得很新鲜,很好奇,尤其当看到自己的测评结果后迫切地想知道该如何解读自己与导师的性格类型,以便更好地合作;
2、在解读指标时,我一方面融合了圈外《职业测评》、《辅导下属》等课程中关于MBTI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运用提问互动的方式,引导与会者积极分享,加深了ta们对MBTI及相关性格类型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个亮点是导师与新员工的互动交流也取得不错效果,原因主要是:
1、第一个环节(MBTI)的成功活跃了现场气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导师和新员工间的压力与局促;
2、双向交流的模式要求参与者既要提问也要回答,双方处于平等地位,能够坦诚地沟通,了解彼此的期待。(注:其实,最初的方案算不上双向交流,只是收集了新员工的一些问题,由导师回答。在活动进行中,考虑到导师对于导师制的开展以及如何辅导新员工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期待,才增设了一个导师主动分享的环节。)
这两个亮点是否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呢?当然!如果我对MBTI的理解更深刻,设计出更具参与感的活动形式,效果一定会更好。在双向交流时,如果能提前让双方对所要交流的主题和相关问题有过提前思考,现场互动的效果也会更好。或许,还可以尝试双方各推选一名代表来主持串联问答环节,增进ta们的参与感,而我则作为一个观察者、协调者。
(三)总结规律
规律:
1、抓住了关键的开场,整场活动的效果都不会太差;
2、人人都爱玩游戏,目标最好用游戏来包装;
3、提升参与感的前提是营造安全、互信的氛围;
4、将知识理论进行跨界迁移具有极大的威力;
5、永远都不要放弃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四)分析得失
与会者的得失详见上图,其所在部门及单位的得失还需时间检验。重点回顾下个人的得失。
“得”主要体现在:
1、又一次发挥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设计思维,较好地将想法落地,获得了参与者的高度认可,很有成就感;
2、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将线上商学院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应用于线下具体场景,极大地提升了自信心;
“失”主要体现在通过ta人的反馈,觉察到活动策划中的不足,同时,也认识到自身对于活动成果的及时总结与宣传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提醒自己“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后不仅要会做,更要会说。
三、下一步计划
从新员工线上见面会、小课题,到读书会和新员工-导师见面会,不到半年时间,我先后策划、组织实施了上述颇受好评的活动。下阶段我即将迎来正式的职业转型,在开启新征程前,我应当集中精力做好如下事宜:
1、分阶段、系统梳理4年的工作经历,尤其是总结近半年策划的系列活动经验教训,形成可复制、可落地实施的指导材料,做好工作交接;
2、琢磨这四年的工作经历给我带来了哪些独特的价值,让我在新环境中具备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反思这四年的工作经历给我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我需要如何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