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十七讲》温庭筠(下)和韦庄

 

一、欣赏小词的方式

      一个艺术的作品都要透过一个读者,一个观赏者,才能够给他以一个美学的价值。词更是如此。但每一个读者的解释和欣赏都带着每个人不同的背景,给了不同的解释。比如张惠言在读温庭筠词的时候就把伦理道德的价值加上去了。王国维呢,又把哲学的思想意义的价值加上去了。这些加上去的含义,叫做衍生义。

      那么这些衍生义,可以自己随意猜想随意解释的吗?肯定不是的。不说张惠言和王国维,只说叶嘉莹的解读。

      叶嘉莹读词的时候用了很多西方的文学理论,有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但又不是生硬地把西方文理套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之上,她本身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所以当有人问他怎么把西方理论和中国的古典文学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她说这是自然的结合,当你有这两方面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的时候,这样的结合就自然的生成了。

      还有旁征博引。解读“懒起画峨眉”,随口引用了屈原导《离骚》“剩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李商隐的诗“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柳永的词,《圣经》“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陶渊明的诗“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陆放翁的词,《诗经》,《水浒传》,《论语》,《华严经》《老子》、杜甫的诗“种竹交加翠,种桃烂漫红”……

      从这些引用中,自然过渡到诗歌的写作方式“比兴”,解读诗歌时用到的语码。中国文化传统中已成的一个语码,它已经是一种符号,一看“蛾眉”“画蛾眉”“起画蛾眉”就有自然的联想,这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形成的一定的效果。

      所以词个是活泼的,是有生命的,而且他的生命生生不息的,产生丰富联想的生命。所以诗歌是带着一种心带着强大感发的力量,能够唤起你心灵深处很多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意趣的。

      那么张惠言的解读和王国维的诗评就错了吗?当然不是。因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这也是诗歌的奇妙之处。

      应该说叶嘉莹是挺喜欢温庭筠的,她从两首温飞卿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水晶帘里颇黎枕),读出温的词,给直接给读者感官的感受,不仅有感官的形象,还有声音的美,给人美好的联想,这种联想有比较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他把文字运用得最精致最美好。他是中国词历史上开篇上的重要人物,他是词里边一个开山的人物。


二、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昨天讲到文如其人,叶嘉莹老师说:“讲解和评赏时,有两点很重要,第一点就是每一个作者个人风格的特色。第二是这个作者在此发展历史之中,他所起的作用所占的地位。”

      相比温庭筠的词,韦庄的词表达了主观的情感 ,直接,真率,直抒胸臆。是温庭筠之后的一个进展。

      和解读韦庄的词一样,叶嘉莹在解读韦庄的时候一样旁征博引,比如冯延巳的“天教心愿与身违”,李商隐的诗 ,日本的俳句,《离骚》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经》的“呦呦鹿鸣”《孟子》等等。

      叶老师讲了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插满头)《菩萨蛮》(五首)《秦妇吟》,结合韦庄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五首《菩萨蛮》,结合韦庄的参加考进士,昭宗被杀,到年老时被王建赏识 ,读出了韦庄词中对故国一种哀悼怀念的比兴寄托,它是从男女爱情看出了对国家的爱。应证了韦庄的词的特性和地位。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他没有忘记当年的昭宗,也有对现在王建的赏识交付理想和感恩。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写了一个女子奉献的许身,也写了他自己的理想:选择喜欢这一门学问和事业,我将奉献我的全身心为这一事业而努力。“纵被无情弃”也“不能羞”。

      所以,从《菩萨蛮》五首,到他的身世,时代背景,加上一点语码,韦庄的词不只限男女感情之中的这种深切真挚的感情,也有比喻寄托的意思。他的词是在温庭筠后的一个递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宋词十七讲》温庭筠(下)和韦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