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_第1张图片
网图

鲁迅评价孔乙己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孔乙己死要面子,醉心于科举,满口之乎者也。他是唯一站着喝酒又穿长衫的人,脱不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

同时他又好吃懒做,鄙视劳动,但又无谋生能力。帮人抄写,又喜欢偷些书,偷的东西没点技术含量。

一心研究茴字几种写法,对小伙计和孩子们有爱心,却一小碟茴香豆还不肯分给孩子吃。

孔乙己这种人有强烈的依赖心,又自私自利。作为一个读书人,就要有读书人的样子。既然读书不行,就要学本事来谋生。他样样都不行,还嘲讽那些努力劳动的人,最后落个什么都不是。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认清自己,摆正位置。

1 .强烈的依赖心

有些人总是喜欢接受别人的帮助,得到第一次,就要第二次,别人热情的援手越多,他们自力更生的意愿就越少,最后可怜人越来越可怜。

最近有篇新闻《七旬老太街头替儿子找工作,因儿子已啃老20年,靠母亲退休金生活》

年过七旬的李阿婆正顶着大热天提着一个布袋快步的走在街头,在路上她见人就问能不能帮帮她的儿子,原来她这是在帮她的儿子找工作,但是这种找工作的方式还真的是头一次见,并且李阿婆还给人一种深深哀求的感觉。了解过后令人惊讶的是,李阿婆已经找了二十多年了,虽然这种方式并没有什么效果,还是阿婆却从来没有想要放弃。

在采访时阿婆还极力维护儿子,说儿子能工作,会工作,只是找不到好工作。

哪里会有20年都找不到一个工作的人,身体又没残废,脑子也没病,你就说你不想工作,啃老就完了。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严重心理依赖,依赖自己的父母。父母不断地溺爱,保护,让他有了严重的心理依赖。父母一次的帮助,二次的帮助,让他习以为常,感觉这是他们应该做的,既然生了我,就要养我。

其实这种人得治,不光是脑子要治,身体也要治,我说的是痛打一顿。

这种人必定是社会的弃子。

过不了几年,他就会编织出他的悲惨人生,让人们同情他,帮助他。

所以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2.强烈的自私自利

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

这句话我们可理解为,人生下来就有了生存的欲望,欲望造就了自私。

伏尔泰说:自私是永远存在的。

骚塞说:自私是万物的源泉。

我们不能否认人是自私的,但是自私过了头,那就变成了贪婪,吝啬。

有时候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我们身边确实存在这种人,而我同事就是属于这种人。

有时候我们接受过别人的好处,吃过别人的东西,就会主动去帮助别人,正所谓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这是人之常情。

而他就算吃了人家东西,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也不会去帮那人,反而会骂他。

那次,小王安排了工作,我们都要去。此时他就立马脸色变得很难堪,口里还蹦出脏字。另外一个同事看不过去,说道:“小王前几天还带了老家特产给我们,你也有一份,你怎么能这么说人家。”他脸憋的通红,转身就走。

有时候我们给他吃东西,他会说一声谢谢,后面就什么都忘记,甚至说根本就没给过他吃的。而他从来就没给过我们任何吃的或者东西,毕竟他穿的皮鞋是脱皮的,背包是十年前的牛仔包,T恤也穿了10年了吧。

不要认为他没钱,他有一套房子是上海市中心的。

只要你和他谈论不是工作上的问题,他认为的事情永远是对的,固执死板。

同事曾当着他的面说:“我怎么会遇到你这种同事。”

还有人说:“遇到过抠门的,从没遇见过你这种抠门的。”

忘了说,他身高165,体重220,双休在家喝粥吃馒头,炒点青菜,上班就猛吃特吃。他说,不吃白不吃,又不是自己的钱。

  有时候真想抽他两巴掌,但是又见他可怜。

确实遇见这种奇葩的人,也是“三生有幸”。

3. 可怜也得辨真假

和尚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神父说:待人如己。

武林人士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我们不能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也没有这种本事但是平常的助人是可以办到的。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本是两方都受益的行为,但有时也让人十分矛盾。一方面,通过助人我们能体会到力量感和道德高尚感。但另一方面,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可怜也要分真可怜和假可怜,真可怜就不必多说了。而假可怜是用来获取某种好处的手段,比如街头的假乞丐,假的身体残疾者,假迷路人,假生病等等。

做人不要同情心泛滥,这个社会总是有太多的伪装,你不知道在你面前楚楚可怜的人,内心究竟是有多么的狡诈。你也不知道看似忠厚老实的外表,到底掩盖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毒辣。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