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浓浓,贤有真情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无数帝王先烈,他们领导一方百姓,主宰着中华大地,他们无愧是伟大的天之骄子。但在小小的乡间民巷,生长着这样一群贤才兼备的人,他们虽未握统领全国之权,也未有家财万贯之势,但他们备受乡人的尊敬,被他人称之做“乡贤”。

       循着故人的脚步,安庆师范大学“敬敷千里行”安徽乡贤文化发展调研小组来到了安庆市潜山县、宿松县,希望在这里追寻古乡贤的气息、发掘新乡贤的故事。

       潜山县素有“皖国古都”之美誉,这方水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祖祖辈辈,也造就了一个个名人贤士。回望历史:自清代,有“京剧鼻祖”程长庚占据戏曲界的半片江山;至近代,张恨水先生以笔写心,寄寓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为当时的文艺界做出了卓越贡献,引领时代的潮流。细品眼前:王河舒席作为驰名中外的传统手工艺,不论从初始的原材料挑选到竹篾编制,再到深加工的精细,无不体现出对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真与尊重。

乡土浓浓,贤有真情_第1张图片

       黄四清是当地一家舒席收购店的老板,作为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新乡贤,他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也道出了近些年舒席发展的困境与阻碍: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真正掌握编织舒席手艺的人越来越少;编织成本与收入不成正比……这些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而它背后的缘由可能在于政府对这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够重视。为此,在县文化馆里,郑菊琴副馆长坦言在拨款筹资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对保护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上有所缺失,但同时,她也提及当地非遗传承者也要与时俱进、去粗取精,将这类文明得以尽快焕发新的活力。

乡土浓浓,贤有真情_第2张图片

       有着“诗词之乡,魅力宿松”名片的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良好的地理环境带给宿松县人民优质的农业经济发展条件。洲头乡的葡萄业种植经过近年来的土地流转,已为全乡大多数人口带来经济上的帮助;北浴乡的茶园栽培与矿业开采也给本乡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对文化的重视。在北浴乡修建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姓氏祠堂;陈汉乡的文艺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也涌现出了包括何百流老师在内的一批优秀新乡贤。

乡土浓浓,贤有真情_第3张图片

       在对乡贤文化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程度上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贯彻与实施。如今 ,洲头乡的金坝村已建立了一套便民利民的基础设施,包括图书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室、老年活动中心等等,并得到有效运转。乡镇乡贤文化的努力更离不开县级政府的引领,由县文明办、文明委牵头,每季度都将评选“宿松好人”,每年也会给予宿松青少年“美德少年”的称号。在今年的工作日程中,也会针对乡贤文化出版三本书籍以宣扬传承这一历史遗留的传统文化。

乡土浓浓,贤有真情_第4张图片

       在一路走访途中,我感悟到乡间土壤,养育着朴实勤劳的乡民,他们并非是富甲天下,也未必有驰骋天下的野心,但那一张笑脸,一口亲切的家乡方言,也能使他人感到温暖与真情。同时,我也惊奇地发现,某些村间仍存在两三家类似替人算命的小店,这类早已被归为糟粕迷信的东西本就不应出现在当今的时代中。

       青年炙热的心,犹如这七月盛夏的骄阳,在这片浓浓乡土中散发青春的热情和希望,愿美好乡村永葆生机,愿乡贤文明一直在路上。

                                                                                                        (安庆师范大学  姚珂琦)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土浓浓,贤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