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薛兆丰老师讲授“需求第三定律”时的几点非经济学方面的感悟

以下是薛老师原课文中的内容:

1、“我先问你,薛老师写过两本书,一本叫《经济学通识》在罗辑思维卖,另外一本叫《商业无边界》讲反垄断的。亚当·斯密也写过两本书,一本叫《国富论》,一本叫《道德情操论》。我们俩都写过两本书,哪两本书更有价值?当然,你如果为了让我开心,你会说薛老师的两本书要比亚当·斯密的两本书更有价值。在北大我也喜欢问这个问题,因为同学们怕我给他不及格嘛。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当然是亚当·斯密的两本书更有价值。”

2、“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的那个年代,印刷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不是谁都能够著书立说的,也只有亚当·斯密这样的大思想家才可以著书立说。因为那个时候出版书籍的附加成本非常高,只有高质量的内容才值得印刷。你想想看,那时候一般的家庭可能只买得起一本书,那么全世界如果只印一本书的话,这本书是什么书?那可能就是《圣经》。如果印两本书呢,那第二本可能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而到今天,印刷成本急剧下降,出书已经变得非常便宜,非常容易了,结果我们说的“需求第三定律”的效果就不显著了,连薛老师这样的人也能出两本书了;”

3、“今天我们出版物的平均水平在下降,这确实是对的。你看当年由于出版的成本非常高,只有一流的作家才能出版,当然他们的平均质量就很高。到今天由于出版的成本很低,谁都可以出版,那么这时候出版物的平均质量就下降了。”

薛老师讲的以上内容,可以推广为是以内容:“今天出版物的成本很低,网红自媒体广播的成本很低,微信公众号吸粉后散播的内容成本很低,甚至主流媒体(电视、报刊、杂志、电台)对外播放的成本都很低”。所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精华和糟粕充斥填满的空间市场。

那么,在这个空间中学习,如何甄别,就成了一门很难的学问。

而甄别,主要来自于主观判断,又有可能是有偏差的,有时候,差之毫厘却缪以千里。

有些人自认为出过几次国算见过了世面,就总以民主自由斗士的模样自居;有些人自认为翻了墙看了几篇文章,就总以拆穿阴谋揭开黑幕的英雄自居;有些人看过两篇大师文章就推而广之举一反三一杆子打倒一船人……如此种种,实让人真假难辨。

于此,我的个人看法是:

1、对知识的学习,以经典为主,方能不受糟粕之害。

2、对新知识的学习,以大师为主,方能不受旁枝干扰。

3、对流量型知识的学习,以了解为主,切记不可引用,不可吸收,要经生活多次印证,与自己产生共鸣之后才能拿来使用。

4、对流量型知识的学习,要学会看表面之下的知识点,用“软文”式的写法来读。

5、切记:“你以为透过现象看到的规律就是本质,其实在本质后面还有本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感于薛兆丰老师讲授“需求第三定律”时的几点非经济学方面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