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2 月以来,以武汉市为源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备受关注,并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30 分钟、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1]。
新冠治疗的「标准」是什么?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
2 月 5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五版)》[1],内容包括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临床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转运原则和医院感染控制等。
其中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抗菌及糖皮质激素、中药注射剂、肠道微生态调节等方案。
继发感染,危重症患者的最大威胁
2016 年李兰娟院士团队发现,对 H7N9 感染的病人辅助实施微生态制剂的治疗,能有效的防止 H7N9 病毒导致的微生态失衡继发的细菌感染[2]。
针对本次新冠肺炎,在央视及浙江卫视等媒体对李兰娟院士的专访中,李院士同样提到:要利用微生态平衡,降低危重症病人的继发感染[3]。
今年,浙江在危重症病例救治中,李院士摸索出的一套叫做「四抗两平衡」救治方案,这套方案已经运用到浙江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例救治。方案中「平衡」的第二个平衡就是微生态的平衡。
同时,在国家卫健委第四版及第五版诊疗方案中[1][4],也体现了对微生态平衡的重视: 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调节肠道微生态,减少继发感染
肠道菌群对人体的生命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被视为人体又一「隐藏的器官」, 携带着人体「第二基因」。一个成年人的肠道内大概有 1014个细菌, 约占自身细胞的 10 倍, 重量近乎肝脏[5]。
多数情况下,人类和自身的微生物和谐共处,但当这种平衡打破时人就会患上疾病。病毒感染实际上跟自体微生物的紊乱有关,同时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关系最为密切,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发育和维持离不开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 (益生菌) 抗病毒作用可能的机制的示意图[6]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6)
目前,已经有一些有益菌在人类受试者上做了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儿童、成人、老年人, 研究数据显示,某些益生菌能够缩短持续时间或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7]。
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8]-益生菌对患有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和成人病程的影响中也评估了益生菌,特别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对儿童和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持续时间的影响。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特别是占人体最大比例的双歧杆菌更是备受瞩目。2018 年,由中国研究者发布的关于放化疗与炎症反应的文章在《Cancer》杂志发表证实[9]: 以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国际专利菌株为主要成分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有较好的增强免疫应答率,平衡肠道微生态作用,收到各位研究者的广泛赞誉。此外,早在 2006 年的一项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中[10]显示,对于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患者,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可有效降低其继发腹泻发生率。
我们相信,在全民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攻坚战的大势下,在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指导下,在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李兰娟院士 H7N9 及新冠肺炎「四抗两平衡」诊疗理念指引下,平衡肠道微生态,防止继发感染,战胜新冠肺炎指日可待。
责编:Cici
欢迎向丁香园报料!请加微信:dxylzzb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五版),2020.
[2].HuX, Zhang H, et al. The Effect of Probiotic Treatment on Patients Infected withthe H7N9 Influenza Virus. PLoS One. 2016;11(3):e0151976.
[3]. 央视频,李兰娟院士带队驰援武汉:「四抗二平衡」新方案抢救危重症病人 (OL),[2020402102] 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 = 0&vid = w000029skvv.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四版),2020.
[5]. 林璋, 祖先鹏, 谢海胜, 等. 药学学报.2016,51(6):843852.
[6].Lehtoranta L (2012) Probiotics and virus infections: the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on respiratory and gastrointestinalvirus infections.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elsinki
[7].Lehtoranta L,PitkaRanta A, Korpela R. Probiotics in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2014, 33(8):1289-1302.
[8].King S, Glanville J, Sanders M E, et al. Effectiveness of probiotics on the duration of illness in healthy children and adults who develop common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4, 112(01):41-54.
[9].Jiang C, Wang H, Xia C, et al.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probiotics to reduce the severity of oral mucositis induced by chemo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 Cancer, 2018.
[10]. 培菲康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0):848-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