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成诗

      《碧奴》讲述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小说的中心事件只有一个,那就是 “千里寻夫送冬衣”。正因为这是一部由神话传说改编而成的小说,因此,作品充满了亦真亦幻的魅力。小说想象力丰富,弥漫了魔幻的色彩和浪漫的情趣。

      苏童在小说中对主人公碧奴和其丈夫岂梁前世今生的构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作品中碧奴的前生和来世是一个葫芦,而被抓去修筑长城的丈夫岂梁是棵桑树,葫芦只有绕着桑树才能够生长。一开始,作者就用了神话般荒诞的笔触来交代故事的缘由,苏童带领我们回到了遥远的古代,一个混淆了朝代,一个光怪陆离的年代,创造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妙不可言的场景。 读《碧奴》看似是读一部神话,但又不像仅仅读神话,小说背后仍存在着许多发人深省的内容。

      顾名思义,《碧奴》的主人公是“碧奴”,起初很纳闷,作者为什么不写成家喻户晓的“孟姜女”,而非要另起一名。看完小说,终究找不出答案,但我隐约能够感觉到作者的意图,将“碧奴”指代“孟姜女”可以为写作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毕竟“孟姜女”的传说已经家喻户晓,从读者的心理因素来考虑,若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用《碧奴》一样魔幻荒诞的方式来记录的话,也许会让人难以接受。而此外,“碧奴”这一名字本身就很妙,一般而言,在古代,女子的名字一般为“红”。“碧”为青绿色,可见苏童所要描写的女子不一般。一个“奴”字既点出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地位,同时又多了几分令人怜惜的情愫。我愿意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碧奴微微弯腰行了一个屈膝礼,然后软软地吐出“碧奴”这个词。试想这是一个多么柔弱的女子,无力的着实让人心疼,但她并不软弱,世俗中,她被嘲弄为患了相思症的疯女人,但她一片深情,哪怕丢失了棉衣依然千里寻夫。因此,说她“奴”她并非“奴”,在她哭倒长城的刹那,我似乎看到了她嘴角浅笑如花。

      翻阅这部小说,仿佛自己驾一叶扁舟漂泊在由眼泪汇成的沧浪之水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碧奴的眼泪,很钦佩作者的想象力竟能如此高远。碧奴来自一个禁止哭泣的村庄,那里的女人被训练得可以用身上隐秘的部位来排遣悲伤,发泄痛苦,因此,碧奴从小就学会了用头发来哭泣,后来,她的手指、脚掌、乳房都开始排泪,眼泪成了她最柔软、最卑微的武器,击退了世俗的阴谋、人性的丑恶。

      很欣赏小说结尾,碧奴在一群青蛙的带领下登上了长城,给我以《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满足感,她终于不再是孤独的。但欣喜过后,我却无法摆脱悲伤,试想着众青蛙与碧奴共同登上长城的画面,辛酸如潮水般袭上心头,一同经历风雨不离不弃的同盟者竟然是青蛙而不是与她一样的人,在碧奴的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望得到一种人性的回应啊!

      作者在小说的前言中这样说道:“一个女子的眼泪最后哭倒了长城,与其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乐观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女子以眼泪结束了她漫长的寻夫之旅,不如说她用眼泪解决了一个巨大的人的困境。”孟姜女哭长城是千古绝唱,而碧奴千里寻夫的故事亦是传奇!

眼泪成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眼泪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