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教会我的

《金融的逻辑》教会我的_第1张图片
a0caee0e9e9ebd916846d7610ba03a67.jpg

《金融的逻辑》是陈志武先生的著作,此书被称为中国的《国富论》,阅读之后的确受益良多,因此借这个平台将自己的收获分享出来,也算是以输出带动输入吧。

《金融的逻辑》教会我的_第2张图片
Paste_Image.png

中国的发展与金融的关系

什么是钱,什么是资本,什么是财富

“钱”主要是一个货币的概念,流动性最好,可直接用于交换,并同时又是市场交换的结果,是最普遍接受性的价值载体。
资本也是活的价值,尽管其“活”性较钱低,但它是能够产生价值的价值。
财富既包括流动性的,也包括不流动的价值,即死的有价物。

中国改革开放的两个阶段

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之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居民都变得有钱了。然而如果说仅仅因为市场经济允许商品买卖为居民带来了钱这个说法是缺乏说服力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1998年之后属于改革开放的第二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开自然不是毫无依据的,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市场化,在这个阶段国家放开买卖,让居民有更多的自由可以进行交易,进行生产,是对产品和劳动力的市场化,对产品和劳动力进行定价,增加产品和劳动力的流动性,同时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在第一阶段结束后居民的“钱”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和现在相比仍然有明显差距。

第一阶段结束之后,也就是199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进行第二阶段,可以称之为资本化。资本化是让更多的财富可以流通,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在此阶段,让企业资产,土地和各类自然资源,劳动者的未来收入流,都可以通过产权化,证券化或者金融票据化转变成流通的金融资本。一个国家能够资本化的东西越多,它的“钱”就越多,自然带动国力也更强。

正是通过这两个阶段对现有价值以及未来价值的释放,让中国变得有“钱”,也拥有了更多的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与金融的联系

中国传统孝文化和保险的关系

现在我们熟悉的由金融市场提供的信贷,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并非人际间跨时间,跨空间的金融交易的唯一形式,只不过它们是超越血缘,超越社团组织的非人格化的实现形式。

传统的孝文化对我国的传承发展一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传统的孝文化强调的是“孝顺”,这使得它成为亲子感情和养老保险的一种混合载体,失去了孝作为感情的纯粹性。

传统观念认为“养儿防老”,这种观念为众多人所接受,但是这种观念是在金融市场不发达时候的一种产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这种观念本应摒弃,然而因为传统孝文化的惯性致使现在这种观念还有很深的民众基础。

在封建社会,重农抑商,致使金融市场一直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但是每个人都有自然而然的金融需要,两者相适应之下便诞生了“养儿防老”这种人格化的保险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为了能够成功得到自己应得的保险义务,便对子女更多的强调“顺”,增强其将来获得回报的可能性。这种在特殊时期形成的畸形的保险观念,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此种观念正在慢慢得到消除,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为纯粹。

传统三纲五常与信用的关系

任何交易行为都无法离开信用,信用是交易的基础,在金融业不发达的传统社会,陌生人之间的信用无法保证,但是交易却不得不进行,这便为三纲五常的昌盛奠立了基础。在三纲五常的文化约束下,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用得以保证,这也保证的交易的继续。不过这种文化环境对人性产生了极大的压抑,也阻碍了人与人之间更直接的感情交流。这可能也是中国人不善表达感情的一个传统原因。

金融政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金融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但是金融到底是如何促进国家发展的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陈志武先生在本书中有了简练精彩的陈述。

陈志武先生对于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归结为政府融资成本与民间资本回报率之间的关系,总结起来称之为“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的实施首先依赖于国家的信用,如果市场对国家的信用看好,那么国家的融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也就是说国家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借到大量的资本。在一个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他的民间资本回报率一般是高于国家投资回报率的,因此如果国家可以将低息接到的资本以减税的方式放在民间,那么民众在低税率高资本回报率的背景下会得到更多的应税收入,也借此达成了居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双向提升。

《金融的逻辑》教会我的_第3张图片
Paste_Image.png

“藏富于民”的金融政策被众多发达国家所使用,其中美国更是借此一直保持国力昌盛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这就是我对陈志武先生《金融的逻辑》的一点粗浅见解,文笔欠佳,还望见谅。

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评论,每个都会回复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融的逻辑》教会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