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学专业的理工男,是如何成为网红脑洞漫画家的?

突然想起之前在方所听了Tango的讲座。

一个数学专业的理工男,是如何成为网红脑洞漫画家的?_第1张图片

忘了最早知道他是从哪看的,印象中是个广告人,擅长脑洞漫画,原名高幼军,有个留洋女儿……唯有一幅画让我至今记得被他脑洞震撼的感觉。

喏就是这幅:


一个数学专业的理工男,是如何成为网红脑洞漫画家的?_第2张图片

那时候我和一位原画师朋友做漫画,成天把他的画拿来研究,死活想不明白怎么他脑洞能这么大,加了微信也不敢搭话——

毕竟,理科男在我们眼中总是死理性派又木讷,更别说什么艺术细胞和温暖治愈了。

Tango的本科是在上海交大念的,数学专业(万万没想到吧……)。也许是小时候学雕塑和绘画的经历,让他对画画特别有兴趣,于是研究生就报了艺术类。

“因为我觉得艺术的思维世界更加自由,通过创作产生的思维自由会让你更觉得有成就感。”

(看,多么理性的分析……)

在他自己所说的“只是好运”下,他成为了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在清大开设工业设计系的第一批研究生。柳冠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协调平衡,适可而止”。

可以从Tango的作品中看出,他受到导师的影响还是蛮深的。

比如Tango在讲座上提到的,他当初会开设#Tango一日一画#这个栏目,完全是为了宣泄无处释放的创意而和朋友打赌。这种极简的宣泄,就是他保持协调平衡的方式之一。

有趣的是,Tango对于创作的想法,也与他的导师一样的“适可而止”。

当有听众问起,如果在创作遇到了瓶颈怎么办的时候,他十分气定神闲的说:

“如果你遇到的是瓶颈,那么你应该换个思路,很可能在新的思路中你就找到了原来的思路的突破口;如果你一点思路都没有,我建议休息一下,逃避一下,真的不用死磕。”

作为一个每天烧脑求创意的人,差点就要鼓起掌来……

对于广告与创意的关系,他是并不看好的:广告业“服务客户”的属性,会使得广告人的创意没有用武之地,进而感到深深的郁闷。

这不仅是Tango个人的想法……讲座上有人就问了类似的问题:我们团队觉得很ok的作品,客户却总不满意。是客户的品味太差吗?

满会场的设计师和运营们此刻笑而不语……

Tango的表情似乎有些苦恼,但还是开口把自己的职业观强调了一遍:

“其实呢……客户毕竟是最了解他们自己产品和市场的人。你还年轻,不需要把所有的创意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是工作而已。”

这真的是十分理性的思考方式……换我可能会掀桌大骂:傻X客户什么鬼眼光!

不过,Tango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理智的,起初他到处找墙壁涂鸦,但是不仅第二天无法“欣赏”自己的作品(会被清理掉),还要忍受不健康的喷漆料……

于是他改为去咖啡店,优雅的在人家的明星杂志上乱画,以至于后来好多家咖啡店他都不敢再去。

(何苦啊这是……

直到偶然把自己的想法发到微博,Tango才找到“正确的发泄方式”,一不小心就火了起来。

但是光有平台有什么用?我脑洞不够!

“Tango老师,看过你的那么多画,其中一幅让我印象最深(下图)。您能说说,是怎样开脑洞的吗?”


一个数学专业的理工男,是如何成为网红脑洞漫画家的?_第3张图片

Tango回忆了一下,答道:

“所谓脑洞,不过是把事情多延伸一点。猪鼻子拉长会很像大象,能想到的人不少。但我继续想了下去——它的鼻子是怎么变长的?说谎鼻子就会变长。于是给画起名《匹诺曹猪》。”

对于他来说,开脑洞就像解题,从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话题,推导出合理却意外的结果,像在草稿纸上演算,过程可控且有规律。

他的作品也多与数字、字母重组、主视图俯视图之类的数学主题有关,完美把数学知识及逻辑变成了开脑洞利器。

把一个东西画成从来没有人想过的结果,就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

当然,再理性的人也会有感性的一面。对Tango而言,孤独便是催化剂。

孤独时他更能与陪伴他的东西发生情感互动,例如他的猫就是灵感匮乏时的最佳素材。


一个数学专业的理工男,是如何成为网红脑洞漫画家的?_第4张图片

至于专业问题,Tango表示那都不是事儿。

“其实不论文理,都是通识教育了。艺术不需要拘泥于这些,是自由的。之前和小顾(就是《小顾聊绘画》那个小顾)聊天,说到他打广告的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广告也是艺术呈现方式。功利心没什么不好,它反而能让人努力追求更高的质量。”

说了那么多,Tango玩转艺术的方式其实就是把自己积累的东西拆散再换个方式重组。

这个世界上只有不努力运用知识的人,没有无用的知识。一个学数学的人能最后成为红遍网络的脑洞漫画家,你还有敢说现在学的东西并无卵用,就放纵自己虚度光阴么?


如果你喜欢我分享的故事,请戳下面那颗❤️,把它变成红色吧么么哒!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数学专业的理工男,是如何成为网红脑洞漫画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