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里科夫之死——《套中人》——2017年/第17本

别里科夫之死——《套中人》——2017年/第17本_第1张图片

这篇小说是以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同事伊万诺维奇的口吻,讲述套中人竭力保护套子,最后自己被套死的故事。

什么是套子?

套中人的套子指的是思想的枷锁,未被明确允许与禁止的事,其他都得小心翼翼的。

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与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思想性格特点?

从别里科夫的行为、衣着、家饰风格、语言、婚姻、思想都可看出别里科夫处于套子中。有形的如晴朗的天带套鞋、棉衣、雨伞,眼带黑眼睛、耳朵塞棉花,脸总是藏在竖起来的衣领里。别里科夫的家里:睡衣、睡帽、眼罩、门闩,一整套起限制于隔离的东西,不用女仆而用60岁的老头子...无形的套子主要指的他的思想。只有明确禁止与允许的事才是明确的,其他的都让他疑虑。他教授希腊语,教授古典语言,让他摆脱现实世界。他说“结婚是迈出严肃的一步”,未结婚而忧心忡忡,“一个人可以结婚,然后说不定,他就发现自己陷入不幸的处境了。”

可以看出他凡事忧心忡忡、一副卫道士的形象,可以看出他保守、疑心病重、害怕未知、害怕变数、害怕陌生的处境的思想特点。

小镇15年为什么都怕他?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为什么很快能控制全城?

其实每个人都受着世俗、道德伦理的约束,也都受着旁人眼光的控制,别里科夫代表的就是此。其实人们并不是受别里科夫的控制,而是受着世俗、道德伦理的控制,别里科夫作为一个遵守世俗、道德伦理的一个典型,被误认为是受别里科夫控制了,是一个误判。事实上,在别里科夫死后,小镇的人短暂的欢愉后,又恢复原样,恢复成曾经被认为是受别里科夫控制的时候,一样。

为什么别里科夫从阶梯上摔下来,一个月后,从容的死去?

别里科夫从阶梯上摔下来,正好出现在心爱人瓦林卡的面前,迎来的是瓦林卡的大笑。在别里科夫的眼里,自己成了一个“不符规矩的人”。接下来便在家里,终日不出。而死亡,则是当时别里科夫的最好解脱。于是,从容的死去。

小镇的人分为两种?

一种是别里科夫与别里科夫的追随者。一种是反叛者。如刚到小镇,并不符管教的科瓦联科。以及听了布尔金故事的伊万·伊万诺维奇。但伊万诺维奇有点不同的地方在于明知自己和他人身在套子中,却无可奈何。“不停的叹气,翻来覆去;后来他起来,又走到外面,坐在门口,点上烟斗。”其中,伊万诺维奇与布尔金虽然都是身在套子中,却无可奈何的人,但两人又有差别:布尔金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并不愿再多议论“10分钟后布尔金睡着了”。而伊万诺维奇则处于接受事实的初期,处于挣扎期。

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仅仅是为了引人发笑的?

别里科夫是一个行为与思想上都受限制的典型,也是一个夸张后的对象。事实上,别里科夫身上的特点,隐藏在每个人身上,作者揭示的就是人性,遵从守旧、害怕未知事物心存疑虑的人性,一种共性。

这肯定不能算优点,算是缺点。这种套子难以摆脱的地方就在于,套子是世俗与道德的约束,大众的眼光不得不顾。越是组织,越是人多的场合,越泯灭个体个性。要摆脱套子,就要大胆尝试。这是一个孤独的路,去抵抗非议,大众需要时间去接受。转变意思是对没有明确禁止与约束的地方,尝试与试错,大胆用自己的方式去践行所想。尤其当今的互联网行业,(是充满创新的地方)一个好点子可能处于灰色地带,并没有法律来约束,可能犯法,也可能不犯法,敢于去做,才会有滴滴、共享单车的崛起。

同时,个人在面对他人新颖的行为时,也要避免自己情不自禁的想泼冷水的念头,避免自己情不自禁排斥,避免自己情不自禁的害怕自己失去熟悉的旧识,积极期待与静观其变。当柯布西耶面对新一代的年轻人,大胆提出自己想法,大胆变革时,柯布西耶这些老一辈的建筑师并不是大加打压,而是将舞台交给这些年轻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里科夫之死——《套中人》——2017年/第17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