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的危险

“每一项美德都随身携带着毁坏自己的种子。”—— 罗伯特·芒斯

在我那可一读再读的书单里,有本《指环王》(又译做《魔戒》,原名The Lord of the Rings)。当初一接触到它,我立刻被原著中的文学魅力和思想深度所吸引,后来也看了根据它改编的电影。电影语言和文字语言各有长短。电影生动,是对原著的改编,小说中有些含义深远的内容不易被其视觉元素所表达,表达了也容易被错过,因电影不等人,画面一个接一个;文字则静态,虽不似电影有声有色生动摄人,却可让想像飞扬,思想停泊,并允许足够的时间让人从容细品其微妙的意味。

本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土世纪(Middle Earth)的事情,当时有几支伟大的力量:善挖宝的矮人(Dwarf),英勇的人(Man)和美丽智慧的艾弗人(Elf,注一)。那时尚未得势的魔王索伦(Sauron)阴谋铸造了一只倾注了其强大魔力的金戒——能控制其它有神力之戒的戒王,并靠它吞噬了好些其它力量,扩张势力。

洞察了其阴谋的艾弗人和一部分不肯屈服于其黑暗势力的人组成最后联军对他殊死相抵,然索伦手指上的魔戒火红似燃,“在黑暗中捆绑它们”的字样如地狱烈火,魔力发散难以阻挡,联军的双王在血战中皆被击杀,索伦得胜在即。那一刹,人王之子伊索德(Isildur)说时迟那时快,捡起阵亡父亲的断剑,一挥斩下了索伦的手掌。索伦与其魔戒意外分离,能力顿失,身体消散。电影用类似原子弹爆炸的能量波来陈明这一幕,非常形象。如此,联军劫后余生,反败为胜,魔戒也被勇敢的伊索德(Isildur)所获,其燃烧的热度虽灼伤了伊索德,却也很快冷却,其上的恐怖咒语也逐渐隐去,视力难见。它变成一枚似乎很普通很普通的指环。

勇士的诱惑

很显然,伊索德勇敢,果断,临危不乱,内心充满不屈的勇气和战斗的力量,那一霎的冷静和急智不仅扭转了中土历史,更拯救了无数生灵免于魔王的奴役,实是功不可没。如此一个英勇王子,如果他想利用魔戒之能来增强实力,为我所用,那么这样的想法是否很自然呢?

所以,当伊索德面对唯一能毁灭魔戒的机会时,他拒绝了艾弗人的智慧之劝,没将魔戒投入“死亡火山”(Mountain Doom)的火焰里毁灭,而是据为己有,并立为传家之宝,说“在索伦所有的作品中,这是唯一美丽的。虽然我在极大的痛苦中才得到它,它对我来说却是至珍。”谁知他以为是自己拥有了珍贵的魔戒,其实是魔戒拥有了他。当他的视线接触到魔戒的那一刹,魔戒的“魅力”就抵达了他,完全地觉察并顺势操纵了他的思绪和动机,而他因为不懂这枚小小戒指的巨大危险,因为太过自信和骄傲,终于很快就命丧黄泉。魔戒自行从他手指滑落,离他而去,从此退出世界的记忆,潜伏在时间里,等待主人的召唤。

一个叫做罗伯特·芒斯(Robert Mounce)的学者曾说过:“每一项美德都随身携带着毁坏自己的种子。”(Every virtue carries within itself the seeds of its own destruction。)勇敢与自信都是美德,也是一个领袖当有的品格,伊索德可谓既成于此,也毁于此。

伊索德的经历几乎被另一个勇敢的人——首相之子波罗莫(Boromir)重复。为了拯救家园,骄傲的勇士波罗莫也想借用魔戒的力量来完成保家卫国的高尚事业。结果,魔戒再次施展魅力,玩弄和操纵他的“美德”和自信,使得他想从哈比人弗罗多(Frodo)的手里强夺魔戒,几乎丧心病狂,直到弗罗多戴上戒指隐身逃遁,魔戒对他的思想操纵才随之离去,他也才清醒过来;最后为保护另外两个哈比人英勇身亡,显出大丈夫有过之后,敢认、敢改的气魄。

小人物的伟力

奇异的是,如此魔力十足的魔戒,对持有它几十年的小小的哈比人比尔博(Bilbo),却没太有破坏性的影响。原因很简单:比尔博心地单纯,除了用这枚奇异的戒指帮他从难缠的人面前隐身一两次之外,似乎没有其它什么“伟大”的理想和动机,以至魔戒虽然可以让比尔博爱它之至,难弃难舍,却也没有什么特别顺手的“高能量”的“美德”来操纵和玩弄。单纯的心思保守了比尔博。

弗罗多(Frodo)对它“魅力”的抵抗也非同凡响。虽然魔戒在他身上的时候,魔王再现,呼唤魔戒,而魔戒则在任何可以利用的时机来回应那呼唤,变得格外活跃和危险。弗罗多的单纯始终是抵抗魔戒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谓无为而为,连同其它的力量一起,让他多次在千钧一发之际与地狱擦肩而过。

也许,大有能力的人要面对的挑战和诱惑也更强大。面对诱惑,人的“伟大”其实实在渺小得很,伟大的开始可能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步。人是那么容易被腐坏,对自己的欲望和环境是那么无能为力。也许网上流传的“官场:海瑞进去,和绅出来;演艺:玉女进去,小姐出来”这类顺口溜,正是对此的一个夸张印证。多少时候,我们以美好的动机出发,走着走着,目的丢失,或者异化,工具和手法越俎代庖,占了主人之位,成了老板。本来是物为我用,结果是我为物役。

智慧者的选择

真正的智者是能够谦卑的人,知道自己面对诱惑会有多大的抵御力,从而会对自己小心,以至于不那么“自信”。所以,智者甘道夫(Gandalf)一直很谨慎,甚至不要用手碰触魔戒;美丽的艾弗女王凯兰菊尔(Galadriel)也清楚地知道,她自身的神力可能会让她在开始时用魔戒做出一些好事,最后魔戒却会让她成为万人仰慕和绝望的致命女魔王。她甚是艰难地、但是却胜利地通过了弗罗多(Frodo)给她的魔戒之试:宁日月淹吾芳华兮,勿邪恶而奴众生。

“胜过己心的,强如取城。”(《圣经·箴言》)人之所以伟大,有时候不是在于能做什么,而是在于不做什么——哪怕是方便之极,举手之劳。

“胜过己心”光是靠“自我控制”又岂能够?明明是心里所欲,却硬要拒绝,怎么不难?彷佛用左手砍左手,右手砍右手。我们会找多少借口说服自己?我们已经找过多少借口?我们是否早已发现这个秘诀:若是愿意,借口总是可以找到的。

不过,若是有智慧“知己”,明白自己其实不可靠,又有眼光对诱惑“知彼”,明白自己的选择所会带来的后果,至少我们会懂得“逃避”——一个似乎是消极的行动,也与我们的骄傲本性背道而驰,但实际却是另一种生命的见识。就像甘道夫,就像凯兰菊尔。“每一项美德都随身携带着毁坏自己的种子。”他们明白魔戒的危险,不让它在自己的心里成为土壤,不让他们想“造福他人”的美德移植其上,从而也避免了一场颠覆自己的危机。

这种由魔戒象征和呈现的“主次置换”和“思想拐弯”的现象非常微妙,因而极其普遍,甚至在信仰上也难幸免。耶稣在《启示录》里提醒大都市以弗所的教会就是一例,耶稣说他们为基督的缘故,劳苦、忍耐、能辨正伪,敢不媚俗,这些都是极好的美德;然而,因为拥有、实践如此美德,他们却渐渐变得“硬”起来,将起初的爱心弄丢了。所以,耶稣说:你们要悔改,要“行起初所行的事。”

在基督信仰上,信、望、爱为大美,爱却是这大美中的大美。如果因信而能劳苦忍耐,坚守正道,却渐渐僵化,以至教会里多疑少爱,多要求少体恤,那么岂不是很可惜可叹吗?而落实到我们个人的生命光景里,我也看到惊人的相似:教条盛行的心里,爱心缩水;以热心追求真理出发,最后却变成头大心小的法利赛人。

“每一项美德都随身携带着毁坏自己的种子。”美德可以成为一种危险,而化险为夷的“平衡”和“适度”却是一个高深微妙的生命境界。愿上帝怜悯和成全。

注一:艾弗人被许多中文版本译作“精灵”。我个人总觉“精灵”一词过轻,其携带的固有形象不足表达本书中艾弗人的美丽、伟岸、智慧和力量——虽然他们也很轻巧。不过,基于本人的才疏学浅,也不知道中文里哪一个词汇更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其含义,故直译为“艾弗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德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