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随感三(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

有与无的辩证   

——第十一章:虚实互用

老子真是讲道的高手,他总是用身边的事和物来比喻,用浅显通俗的话说明道理。

这章用虚与实来讲有和无,用车上的榖(车轮中心的圆孔)、泥土做的陶器及房子的内空这些虚空的部分,反衬这些空带来的实用和有的作用。

古代的车轮有辐条,辐条链接着车榖,有了这个车轮中心的圆孔,车才会转动起来,才能发挥车子载人载货的作用。这就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陶器也一样,不空怎么装东西,“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只有“无”了,反而“有”了,所谓无中生有。

我们居住的房子没有实打实的,门窗墙壁之间是大量的空间,是看不到的无的东西。所以才会空气流通,阳光进入,人类居住,“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有和无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有在无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人有了信念,做事情才能办成;付出一定努力,才会有收获。无中生有也可以有中生无,比如鸟的翅膀是用来飞翔的,如果剪掉双翅,鸟就再也不能展翅云天了。空气、天地、水源的污染也是这样,大自然破坏了,毁灭了,人类就难以存活。

把握住有与无的关系,就对人生社会多一层洞见,就会理解了出奇制胜、以弱胜强、以小见大的真理。

2017.10.19


欲望的诱惑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

这个腹,可不是我们通常意义的生理部位---肚子,是指一种内在的宽广,如满腹经纶,形容人的才学多本领大;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这个意思。

太多的色彩容易让人眼花缭乱而造成视觉模糊,“五色,令人目盲”;太多的音乐而让人听觉麻木,“五音,令人耳聋”:太多的食物让人味觉迟钝,“五味,令人口爽”。放纵令人发狂,纵情令人放荡,“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过多的占有财富,行为容易失准,“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以圣人追求的是内在的充实饱满而不在乎身外之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人与人的不同,重要的在于追求的是什么,也就是人有没有魂的东西,人若失去魂,如同动物一样,只有本能的动物属性,就像南京大屠杀的日本鬼子,没有灵魂,没有思想,人就发狂失控,完全是兽性所为。

人很容易被外在的物质所诱惑,人怎样克制住欲望的泛滥,将魂性留住,追求初心的本真和纯洁,就不会无止境的追求靠不住也留不住的外在物质,其实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问题。

2017.10.19


身外之物之修身篇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

宠辱得失是即对待别人评定自己的一个态度,也是对欲望节制程度的一个反映,若对于受宠或受辱都感到惊恐,是因为患得患失,把这些看的太重,“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所以才会有得到了就兴高采烈,失去了就悲痛欲绝,完全让外在的物欲操纵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如果让物欲征服控制了自己,那就永远做了物欲的奴隶,问题是物质的增长能否带来长久而真正的快乐?物欲的要求是没有上线的,对物质无节制的追求,只会让人越发的忙碌和烦躁,这哪有快乐而言?

贾平凹曾说过:我们从未如此富裕,也从未如此焦虑,物欲的时代,人性的恶集中爆发,在获得很多的同时也失去很多。

还是要跳出物欲这窄小的圈子,要有大忧患大悲悯,不为一己得失,不能让生活锁住理想,不管别人怎样,不为所动,所谓每逢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看淡身外之物,才有大格局大视野,才能寄天下甚至托天下。“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一身为天下,若克托天下”。

2017.10.26

古为今用   

——第十四章:执古御今

人是有局限性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等等,看不见的并不表明不存在,比如光速,“视之不见名曰夷”;同样,听不到的也不说明没有声音,比如超声波,“听之不闻名曰希”;触摸不到的也不是没有形状,比如引力波,“搏之不得名曰微”。其实,光、声、味都是波,所以以上三个方面无法区分的太细,本身是混合成一体的,超出一定的波段,是我们看不到的“无物”,并非真的没有。

就像第十二章中所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宇宙之初的混沌就是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光之上还有超出我们视觉、听觉范围的东西,或许就有灵魂,所以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懂得了宇宙的原始,也就明白了道的规律。2017.10.26


有这样一种人

——第十五章:善为士者

老子真是打比喻的好手,他能用非常形象而细致的描述为道之人,也可以说是圣人。一说起圣人,都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测,一般人没有慧眼是认不出来的,“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其实,为道之人一定是那种处事谨慎、细心稳重的人,就像冬天踏冰过河般的小心翼翼,也时刻警惕着,机敏周旋于四邻,以防遭到四面围攻。“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做大事的人都有着如履薄冰的谨言慎行。

圣人是内圣外王,有着内在的饱满,也有着外表的威严,在修身养性上,真诚敦厚,心胸阔达,“俨兮 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在为人处世上,虚怀若谷,心中有底线,“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谁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宁和清澈,谁就能洞见神明的昭示,深悟此道的人,是不会自鸣得意,忘乎所以的,而是能力拔千钧,化腐朽为神奇。“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逸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正因为求道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才会上下而求索,推陈出新,永保生机与活力。“夫唯不盈,故能避而新成。”

2017.11.02


有这样一件事

——第十六章:致虚守静

上一章讲为道之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一章讲为道之人,做什么样的事?

老子用简单明了的字眼讲出了至理名言。人竭力达到的境界是内心纯净、一尘不染;内心安宁,感知世界,“致虚极,守静笃”。静下来,才能从容观察万物,才能找出周期性规律,“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大千世界,万物生长,都有根源。人看不见山长,人是有局限,活不过山高水长。虫子也不见树长,因为虫子的生命季节太短,怎么能看到大树的根系在生长壮大。“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季节的春夏秋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到终都返本归源,回归此心,这是事物运动的永恒法则。人主要认清明了了这种规律,才会顺应遵守这种规律。方能踏踏实实明明白白的去生活,否则,就万事不顺,举步维艰。

其实就是符合符合天道,才能持守大道,才能天长地久。

2017.11.02

《道德经》随感三(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道德经》随感三(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道德经》随感三(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随感三(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