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0日

人應有冬日的心情

才能欣賞嚴霜與

大雪壓彎的松枝;

長時間飽受寒冷

才能體察冰棱滿樹的杜松。

在一月的陽光下,遙看那閃爍的

莽莽雲杉;才不會在呼嘯的風中,

在飄零的落葉裏,

聯想到那份蕭瑟與淒苦。

那是大地之聲

是同樣的風

吹拂在同樣的荒野上。

爲能在雪中聆聽風聲的人而吹,

而他卻自身虛無,體察到的

唯有雪中的虛無和雪外的虛無。

早課抄了美國詩人華萊士·史蒂文斯的詩歌《雪人》。這段時間全國嚴寒,東北持續低溫,而南方好多地方大雪,甚至大雪成災。好些年沒有堆雪人了,我也不曾見我所教的孩子們堆過雪人,我總覺得這是一種喪失,至於究竟喪失了什麽我並不得而知,衹是有這樣一種感覺。對於獨立的發展的人來說,建立獨立成熟的審美意識尤爲重要。一是理解、詮釋時的善良願望,二是探究意義時的耐心和勇氣,三是極大地包容性,四是保留個人的偏愛和喜好。

這個年龄了能睡得早,睡得踏實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憲平總説:“没心没肺,活着不累。”這當然是一種調侃,是充满生命大智慧的調侃。累與不累唯有自己知道,痛與不痛也衹是自己的事儿,吵嚷出來希望閙得满世界都知道又是爲了哪桩呢?説得更明白些,累了就停下來休息休息,痛了就找准穴位自己揉揉,高興了就尋個没人的地方自己偷着樂會儿。説到底,除了必要的擔當,一個人更應該爲自己的活着。昨天晚上睡得早,睡覺之前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這回讀的是英漢對譯的,讀得很累,讀得也很喫力,遠没有看中文字幕英語原聲的電影來得痛快。

一九七八年秋季開學,我们昇入初中時開始學習英語,到現在已經四十年了。當年學英語時,我們覺得很稀奇,也很下了番努力。我們的英語老師程萬里先生,已經八十多歲了。前年老一班同學大聚會時,去先生家裡拜望,説起往事,我和我的同學們才知道,四十年前如果没有先生的提議和堅持,我們學的外語就不是英語而是俄語了。轉瞬間,四十年过去了,程先生一直是我們深深敬畏的真正的老師。這四十幾年來,幾乎每年都想着要讀幾篇英文看幾部英文原著,然而有時能實現,有時也就不了了之了。二中當年也是有風骨的,至少在我們讀初中、讀高中時的二中,那些真正的師者對我們上下幾代人的影嚮毫無疑问是深刻而久遠的。

气温開始回暖了,在家裡蛰居了近两個星期,也應該出門活動活動了。昨天買了牛内犍子,已經泡在清水裡了,准備做醬牛;今天又去農貿市場買了羊肉犍子,中午烀了,蘸自家制作的韮菜花醬喫,差點把舌頭咬下來。放假了,有時間了,食指大動時,便要磨刀、刷锅、下厨,大快朵颐了。

午覺睡醒後,繼續深讀《老子》,每天深讀一章,雖然讀得一知半解,不得要領,但總還是讀了,想了,寫了。要孩子們讀,要孩子們想,要孩子們寫,而我自己却不讀、不想、不寫,這就是我永遠比不上我教过的孩子們的最根本的原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這是老子《道德經》第六章。從讀《老子》的那天起,我一直對此章不甚了了。“穀神”是為何物?一直也沒有弄得太清楚。也許還是南懷瑾老先生說得對,所謂穀神應該是“空洞虛無而生妙有的功能,便是天地萬物生命源泉的根本”。在老子看來,“道”就如同虛空的山谷一樣,可以包容天地萬物,永遠也不會被淤塞、阻滯,任由萬物自由生長,生生不息。“玄”是“元”的意思,“牝”即母體。

老子在這裏所說的“道”,在我的理解,應該是自然,也就是中國文化中的“造化”。古人是很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的。“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是不是在說,不要過度地開發、使用自然資源,要合理地、有節制地讓自然爲人類的生存服務。孟子就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幾千年前的古人就知道可持續發展的道理,就懂得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身。

小時候,鎮內有幾條小河溝,每年夏天時,如果雨季來臨,總會在小河溝裏抓些小魚小蝦什麼的。那時,街道兩邊多是一些高大的合抱粗的榆樹和柳樹,濃蔭蔽日,即使是夏日驕陽似火,走在街市上也會有一絲沁心的涼爽。那時的天是湛藍的,那時的山是蒼翠的,那時的水是碧清的。那時沒有暖冬,那時根本就沒聽過什麼叫揚塵、沙塵暴。

中國古代有那麼多的智者,幾乎每一位文人都熱切地關注著自然。在他們的每一篇詩文中都講述著人與自然的故事。無論是月夜蟲鳴,還是空山鳥語;無論是采菊東籬,還是高臥松雲。那些可愛的大師們在與自然交談,把自己的生命融注到自然中,所以後世才會有那麼多讓我們歎爲觀止的,充滿著鮮活生命力的名篇佳作。

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讀馬原的作品,像《岡底斯的誘惑》,我就讀了好多遍;還有馬健的《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前些年遲子健發表在《當代》上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也是最近一段時期難得的佳作。以我的拙智,說不出所以然來,但讀著這些作品,會讓人安靜下來,不知不覺中遠離喧囂浮躁。

2018年1月30日_第1张图片
2018年1月30日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