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6-1 (Bentley)一字之差,世界大不同--为何很多“XX”变成了“XX力” [沉淀-精进1000天]

        今天看到了吴伯凡写的一篇文章,“宽容是一种能力”。从心理学角度以及佛家、名言警句中验证了宽容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道德概念。

        从心理学角度,宽容是不在意,高高在上的感觉,看其如蝼蚁。不宽容是因为心中恐惧,恐惧不能被人所接纳,不能被接纳为何就会恐惧呢?在古代,智人(我们现在的人类)还是非常弱小的,需要躲在洞穴里,与大自然以及其他动物争夺生存空间,而且是只能砸开骨头吃骨髓的那种。所以,大家群居在一起求得生存,一旦不被接纳即意味着死亡。

         宽容为何是一种能力,而不是道德概念?一个小孩打了你下,你会哈哈一笑了之。狗咬了一口,你会咬回去吗?为什么?因为你觉得这都对不构成威胁,没有触及你内心恐惧的地方。

        这是吴伯凡先生讲到将房龙的《宽容》翻译成宽容力提到的,同时提到了,现在很多都改成了“力”,比如创新是一种能力,创新力。

这里,我突然感悟到加了一个“力”太好了。

         首先,加了一个“力”就变成了一种能力,能力一定是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的。这让我们从这是道德,这是本性能移,这是天性,这是不能改变的观念转向到用什么途径能达到。

       一旦,当我们去除了这个限制,把XX变成“XX力”那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出一种方法、一种途径、一系列步骤达到。比如,

创新变成创新力之后,就有了各种方法,比如组合法、类比法、联想法等等;

创造变成创造力之后,方法就有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

        培训也是一种能力,培训力。培训力就包含了需求挖掘方法、课程设计方法、课堂演绎方法、结尾法等等。


一字之差,就让我们剔除了我们原来认为的天性的限制变成了去探讨如何实现。壮哉,妙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D76-1 (Bentley)一字之差,世界大不同--为何很多“XX”变成了“XX力” [沉淀-精进10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