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孩子上不了大学

现在中国的教育现状貌似还是这样:孩子们每天勤勤恳恳读啊念啊背啊,手上不离教科书,却几乎不关心时事,不翻阅经典之作。只为将教科书的每一个铅字刻到脑子里,应对千奇百怪的考试,考完高考,走上“人生巅峰”。

而东野圭吾的小说《湖畔》似乎把这一个常见的“病态教育”极端化,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一个好的私立高中不择手段,从送礼到出卖肉体,到杀人,共同掩埋真相。虽说男主人公俊介一直抵抗并不理解这些荒谬的行为,在完全获知事情真相的后,斗争,最终也选择了隐瞒没有向警方告发。

探究一下家长们各自的心理吧,或许从中也能体会到现阶段大部分家长们的心理。

首先,家长们为什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出色?

面子问题

家长们把孩子作为生活的谈资,在年夜饭桌上或者隔壁邻居闲谈常能够听到的句式----我听说啊某某的女儿怎么怎么样了,有套房子了,在哪里工作啊…丢不起自己的面子就催促着孩子加油向前冲,可一定要给你的老爹(老娘)争点光。

可是为什么家长都只谈孩子呢?

因为生活重心在于家庭。

之前看到过一片文章,父母为什么那么想在子女上大学或者工作后常和她们聊天甚至希望插手并料理她们的生活。(当然一定的插手是必须的我这里指的是过度的…)因为父母除了工作,生活的重心几乎就是孩子,很少有父母会自己更好的充实自己,比如说看书,健身,学习摄影,电脑之类的。他们更愿意葛优瘫,更愿意窝在沙发上看综艺看韩剧,这种娱乐方式虽是放松了自己,但是几乎不会带来感悟或者心灵的共鸣,干巴巴的笑声过去后什么都没留下。小则怡情,大则伤身。精神的空虚使得生活的重心全部围绕着孩子,自然要求管束甚至过度插手自此发生。

当没有相同的其他兴趣爱好的人们聚集,只能谈些八卦,这时孩子就是最好的谈资。

因为“生活所迫”

上一辈的家长是不幸的,他们经历过饥饿,经历过困窘的生活,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这是一种忧患意识,确实没错。在这个社会上没有知识如何立足,没有文凭如何立足,没有金钱如何生存。父母希望孩子更好的活着而不是苟延残喘的生存。

这就有点难办了…

因为这是社会大势所趋带来的自卫,我们只能祈求社会一步步发展可以给孩子们和家长一点喘息的机会,不要马不停蹄地向前冲,找到最佳平衡点。

问问孩子们:你到底喜欢什么啊?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不做!将吸收知识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热爱,一种欣悦。然而这肯定要除了父母,社会各界人士所营造的社会氛围也有很大关系…慢慢来吧,会越来越好的,中国高考不是正在改革了么?

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一个生活平衡的方式于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更好的抗争。同样每一个家长也应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别再担忧要是我的孩子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而是应该担忧我的生活一点都不充实怎么办?

如果我的孩子上不了大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我的孩子上不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