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4再读《论语》

正午时落了一阵小雨,本打算趁着小雨外出走走,谁知只是一会儿便停了。但依然要感谢这场小雨,一扫几日闷热,可以清凉读书。我最初研读《论语》,是遵从先生教诲,从研究东周,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为基础。身边有一些《论语》民间研究者,抛开历史史实,单纯从单一文本出发望文生义,难免要走向弯路。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语出《论语·为政》)我对“异端”这个词始终存在疑问,后来研读《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有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孟子说,在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世风沦丧衰败,正道的学说微弱,而偏邪的学说,暴虐的行径盛行,为了争夺政治权力,身为臣下杀害君主,身为儿子杀害父亲的事情时有发生。孔子惧怕这种现象一旦蔓延,将会对社会风气造成深远的伤害,于是写作《春秋》这本书,将这些现象记录下来。《春秋》书中所记载的,是天子帝王的事情,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国家大事。所以孔子说,知道我的人,可以从《春秋》中了解我的心思,而怪罪我的人,也可以从《春秋》中找到论证。

为什么孟子说孔子所处的年代是“邪说暴行有作”,暴行好理解,臣下杀害君主,儿子杀害父亲,那么“邪说”指的是什么?

胡适先生曾经专题研究过这个问题,很有见地。他将孟子所说的“邪说”归纳为三层。

第一是老子的学说。胡适先生认为,在孔子所处的时代,老子的学说可谓是“大逆不道”,且看他的理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语出《道德经·第五章》)天地没有什么仁慈的概念,它视天下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像猪狗一样;同样,圣人也没有什么仁慈的概念,他将天下百姓都视为猪狗一样。

这个观念我不太认同,胡适先生所指的第二个邪说是少正卯,就是孔子上任七天便杀了的那个人。孔子列数少正卯的三大罪状:一是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二是其谈说足以饰衺荧众,三是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

衺,音(xie)邪,是邪的古代写法。荧,意思是使人昏眩。百度搜索,竟有人将其写作“饰褒莹众”,这错的也太离谱了。幸亏手边有《古代汉语词典》,否则真要被百度所害了。

少正卯是鲁国的贵族,也是和孔子同一时代开设私学的人,甚至还经常把孔子的门徒弟子拉过去听课。孔子认为他身居的高位,足以聚集门徒弟子以及信奉者、追随者的势力结成党派为自己谋取私利,他的言论足以将偏邪的学说思想伪装粉饰起来,来迷惑众人,他拥有的强大影响力,足以对抗正确的、主流的礼制,而成为异端。这就是人中的奸雄啊!不可不及早除掉。

第三种邪说是邓析。邓析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思想家。之所以说邓析的思想是邪说,是因他提出“不法先王,不是礼义”,公开主张改革,反对周礼,认为周朝先王的礼仪制度不是圣经,是可以变革的,他反对将先王礼制作为效法的榜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反对礼治的思想家。而孔子一生的追求就是“恢复周礼,推行仁政”,所以对于邓析的思想学说,孔子必然是极端抵触的。

感谢胡适先生,让我对一句《论语》有了更深刻的解读。

0634再读《论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0634再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