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扯谈(五)今天,你“省”了几次?

一路扯谈(五)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也就是曾参,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创始人。曾参在孔门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门十哲”之列,直到颜渊配享孔子后才升为“十哲”之一。唐玄宗时追封为“ 伯”。中唐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参的地位也随之步步高升。北宋徽宗时加封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加封为“ 国公”,元至顺元年加封为“宗圣公”,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地位仅次于“复圣”颜渊。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与几千年前的那个曾参无关,当他还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时,还是有理由让我们去观察去学习的。一旦成神,除了顶礼膜拜,还是顶礼膜拜。只是,那个神,已经不是曾子了。

以前刚走出家门来到社会上去闯荡,父母说的最多的是要与人为善,不要惹事,如果别人欺负你,一定要忍,实在忍不了,就躲,躲也躲不了,那就回家。本着这个宗旨,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是经常反省自己的,有没有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忙啊,有没有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呀,所以那时,过年不回家,看到诸如“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新闻,好像自己也有份。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一个同事,每个月都管我借钱,我从不管他要,都是什么时候他想还才还。有一次我有急事管他要钱,他气的像侮辱了他的人格,咬牙切齿要断交,好像是我做了杀父夺妻的事。

那年为了找另一半,过年想回去,找领导请假,领导说你不是从来不回去过年吗?啊……然后,然后就像我犯了十恶不赦的罪似的。

于是我也开始想,这个“与人为善”是不是对的。且不谈这个话题正确与否,只看曾子的反思,或者说反省,不忠乎?不信乎?不习乎?说明一个问题,这个话题,并不是从我开始的,也不会从我结束。

从最简单的字面来理解,先说前两个,朱熹老先生说的很简炼:“尽已之谓忠,以实之谓信。”尽自己努力把事情做好就是忠,实话实说就是信。这话对吗?有人表示反对,《四书辨疑》就抬杠说:“只以尽已为忠,义有未备。天下之事,亦有理所当隐不当书者。”有些话是不能说的,有些事是不能尽力了去做了就是对的。还举了个例子,一个人的父亲去别人家偷了一只羊,做儿子的去检举揭发,到法庭上去做人证,这种事,“圣人未当以忠直许之也”。因为古人认为,你替父亲隐瞒,是孝顺的表现,既便是国法,也不能追纠。读到这里,我吐了下舌头。但这个意思却很好理解,换个例子,一个人得了绝症,但他不知道,你知道了,非要以诚相待,告诉他真相,客观分析这种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愈的不可能性,等等,如此做法,没人会说你诚,只会骂你害人!

至关重要的是那个“传不习乎?”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老师交的东西,你要经常复习,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另一种说法,你教给别人的东西,你是不是经常反思,改正,不断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呢。

翻翻书,几千年来,一帮人为了到底是前一个意思还是后一个意思争的不可开交,我也弄不懂,抱着臂膀站在圈外看热闹,看着看着也挺没劲的,公说公理,婆说婆理,最主要的是,曾子已经死了,没人评理。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反省。

往低了说,这三条,都属于自律。按照李零的说法,不是太高的要求。道德有高尚的道德,也有一般道德,还有一种是道德底线。生活中的我们,做不了圣人,最起码别去做小人。就像穿衣服,既便穿不出流光溢彩,但最起码也要守住底线,再不济,用树叶往中间围围,也要有个底裤吧。不过,现在也好,古代也好,披着圣人的外衣,没穿底裤的人,何其多也!

美学大师李宗吾先生从学术角度总结发言:这种反省,是具有哲学意义的。他说,“曾子是儒学中宗教性道德的传人。但儒学包括曾子又不同于基督教的悔罪,尽管兢兢业业,如临深渊,但中国仍然没有那种与生俱来罪孽深重的原罪观念……相反,以为宇宙的生存、自然的存在、人的生命都是好的,以一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色调来解述和规范它们。”一句话说过来,西方因为上帝叫你“反省”而反省,而中国人,把“反省”当做上帝。

码字码到这里,想起了巴西里约奥运会上的孙杨,丢掉了势在必得的那块金牌后泪流满面,亦未尝不是有这种思想在做怪,只是,他很快调整好自己,马上就又拿了一块金牌去塞出那些置疑的嘴巴。反省没有错,掉在“反省”中出不来就不好了。中国人的“上帝”是老天爷,有时候求诸于老天爷,有时也敢骂老天爷,我觉得挺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路扯谈(五)今天,你“省”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