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_第1张图片


上期说到“人”字的甲骨文是以人的右侧身睡姿为原形创造出来的,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用睡觉的姿势来代表人呢?

这是因为“人”是一个统称,无论你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甚至是刚出生的婴儿,都可以称为“人”。虽然说人类的特点是可以两条腿直立行走,但是鸟类也是两条腿走路的,猩猩、熊也能两条腿直立行走。这样用两条腿直立行走来表示“人”就不准确了。而人与动物在睡姿上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人没有尾巴,这在侧面时是最容易分辨的。动物们睡觉时大部分还是采用侧身睡姿的,它们睡觉时四肢是伸向同一侧的,而不是像人那样手臂向一个方向,腿向着另一个方向。不信,你看:

犬:犬头朝上,四肢朝左边伸开,尾巴向下。这其实就是狗躺在地上睡觉时的姿势。

以“人”为本_第2张图片
“犬”字的甲骨文


以“人”为本_第3张图片
我曾经养过的“豆豆”

我们常见到的是狗趴着睡觉时的样子,这是因为狗的警觉性很高,它趴着睡能快速做出反应,以应对危险。只有当狗感觉安全的时候,它才会放松下来侧身躺着睡觉。当然你偶尔也会看到狗肚皮朝上睡觉的时候,这说明它处于一个绝对安全又舒适的环境。

以“人”为本_第4张图片
朋友家的“皮蛋”,这睡姿销魂不

豕:就是猪的形象,读音为:shi,意思是原始的猪,也就是野猪。相比之下,豕与犬字的甲骨文是很相近的,都是长嘴巴,耳朵明显,差别就在尾巴上,豕尾巴短,而犬尾巴长一些并弯曲。

以“人”为本_第5张图片
“豕”字的甲骨文

豸:就是老虎的形象,读音为:zhi,意思是这是不一样的动物,它们往往很凶猛,甚至会吃人。说白了就是指的猫科动物。我们现在用的是简化后的汉字,繁体字的“猫”是这样的:貓。这才是“猫”字的原形,外形像虎,却发“苗”音,所以“貓”字是一个形声字:外形+声音。

以“人”为本_第6张图片
“豸”字的甲骨文

豹:“豹”字的甲骨文是有一个专门的字,就是在“豸”身上加了些点,很明显指的是金钱豹。然而,自然界中还有一种黑豹,身上是没有斑点的。所以到了金文的时候,豹字开始变成形声字了。

以“人”为本_第7张图片
“豹”字的甲骨文与金文对比

马:“马”字的甲骨文并不太像马,而是突出头部的一只大眼睛,下面是身体。

以“人”为本_第8张图片
“马”字的甲骨文

这可能是因为马的眼睛是所有陆地动物中最大的,所以大眼睛就是马的特征。听说,马睡觉是站着睡的,因为站着可以快速开始奔跑,以避开危险。由于我从小生活在中原地区,是很少能见到马的,能见到的只是驴和骡子。我家曾经养过驴,记得那时我也就8、9岁的样子。有一天,父亲让我去放驴吃草。那头驴是用一条长长的铁链栓着的,它见我要接近它,突然大张着嘴巴,鼻子里喷着气,作势要咬我。吓得我转身就跑,再也不敢靠近它。


以“人”为本_第9张图片

驴外形像马,耳朵比马的长,白嘴唇,尾巴没有马的尾巴长。驴是可以卧着睡觉的,就是四条腿踡在肚子下面,只是它在站起来的时候比较费劲。骡子是马跟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子外形基本上与马没有多大分别,只是公骡子没有生育能力。骡子脾气温顺,不像马一样脾气暴躁,体力持久,比驴耐劳动,所以骡子是结合了马与驴的优点产生的结果。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驯化动物并改进动物基因中智慧的结晶。当驴或者骡子参加重体力劳动后,使牲口的人会让它们侧身躺着在地上“打滚”,这样能使它们全身放松,快速的消除疲劳。下面是一条新闻中的女民兵与马在草原上的样子,你能发现当中的马是什么状态吗?

以“人”为本_第10张图片
草原女兵与马

兔:“兔”字也不怎么像真正的兔子,现实中的兔子最明显的特点是两个长耳朵,而甲骨文的“兔”字完全就没有要表现出耳朵的意思,只是显示出兔子的短尾巴。

以“人”为本_第11张图片
“兔”字的甲骨文

鼠:“鼠”字的外形是一只张着嘴的动物,身边有三个小点,表示这种动物很小。

以“人”为本_第12张图片
“鼠”字的甲骨文

象:“象”字就是一个长鼻子的形象。对于“象”字,下期我会专门写一篇关于象的文章,到时将详细说明。

以“人”为本_第13张图片
“象”字的甲骨文

你发现没有,所有这些动物字无一例外,都是呈头部在上,身体在下面的状态。我们知道四肢行走的动物平时见到的样子都是头与身体基本处于水平状态,只有当它们睡觉的时候,才会由于观察视角的不同而产生其它状态。这是汉字作为象形文字与图画的差别,就是这稍稍的别扭感,让我们知道它们是文字,而不是图画。这是古人创造文字时的一个规律:利用别扭感来表明这是文字,以及这不是你认为的意思。对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说明。

“人”字以人的右侧身睡姿为标准,其它动物字也就从了这个规则,都采用右侧身睡姿来创造。这就是:以“人”为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