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相

从小都觉得着相是看起来很帅的一个词,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念成着(zhao)相,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个词的平凡使用。

虽然不记得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想来肯定逃脱不了武侠电视剧里和尚一次次对施主的劝说。当时对这个词的理解,也很局限于“执着与表面现象不得要领”,对实际问题难有详细的解释,按当时的理解,过去我可能对着相一词着相了。

如果不清楚何为着相,就很难放下心中的妄执。今年,是我从校园生活往社会里过度的一年,太多不稳定的因素让我烦心。同时,太多原来在大脑挤压的道理、情绪都因此串联起来,不再束之高阁,让我很多原来似懂非懂都豁然开朗。而对着相一词的理解,是我其中最大的感悟之一。

我联想到熊逸老师说讲述的孔子一生想塑造的宗法。儒家礼教的并不是要求人们去做什么事情,是人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一种敬畏,因此才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人们总喜欢模仿上层人的生活,所以才有后来的礼乐崩坏之说。人们一味的模仿上层人的行为,便以为如此自己也算的上层人,而忘了儒家真正传递的宗法。即便是汉朝独尊儒术也不过学其行的外儒内法罢了。

在我看来,这便是着相,像是“买株还珠“,人们看见有钱人买走了漂亮的盒子,以为盒子才是贵重的东西,因此他们当他们有能力够买的时候就只留下了外面精致的盒子。回归现在的社会,所谓有钱人本应该是社会对有价值的人的一种认同。而现在大部分中国人却一直追逐外面漂亮的盒子,对真正贵重的深藏在盒子里的珠宝视之不见、弃之如糟糠。

正是这样一种浅显的思维,才导致诸多社会上不伦不类的逻辑。一种不顾一切手段保证自己职位上的利益,而对整件事全然不顾的态度。学生就是要考高分,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却对于学习和工作的价值置之不理。而这个逻辑演化最后的尽头一定是在道德上败坏、消耗社会资源的手段。作弊、行贿、溜须拍马等。

人们一旦着相,便会忘了自己真实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盲从于道路上的奔波,对于原本追求的风景视而不见,知道在错误的道路走得太远,才每感失落。

当我想通了着相,再遇到同学看我在得到上花钱学习,看着和目前专业不想干的书,都或疑惑、或嗤笑的问我学这些有什么用?我也会笑着附和说,没有什么用。但我心里清楚,这种学习是一种投资,对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投资,对增加自己更多社会价值的投资。放下眼前的执念,才能看清事物最真实的本质,不生痴忘。

你可能感兴趣的:(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