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病理学

    经过研究事物、提出对策、效果评估、理论与模型修正几个阶段的反复探究,人们把握事理的能力就会有所长进,观察人的生活,能够看出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市面上所兜售的哲学类的畅销书,成功法则,心灵鸡汤,情感话题,宗教信仰,等等,在我看来,从知识的角度来看,都不够硬。尤其是文学性的读物,常常是对生活与情感的某种揭示,停留在观察层面,而没有系统性地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处于结构中的什么位置,与其它问题是什么关系,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没有,所以我在图书馆或书店拿起这类书翻一翻就不想继续读下去了。那些严肃的社会科学研究,每每能让我有一种获得知识的快感,一本一本地接着读下去。一般而言,学术研究的著作读者是如此之少,内容浅显的通俗读物往往更畅销。

    直到自己的生活出现了某种异常的变化(当然从社会层面来说也很普遍),而我所掌握的知识与经验竟不能帮助我做什么,只能强迫自己接受这样的现实。这时候,读一些文学散文,看一些渲染某些情感的电影,使我受到某种感召,而能够继续工作,继续生活。这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生存的底色其实是情感或情绪性的,中国传统称之为情。情包括志向、感受、偏好、精神状态等诸多层面。而在理性的知识追求与生活改善方面,每个人表现出不同的程度。中国之谓圣人,西方之谓哲人,是纯粹理性的,或谓至善者,其为情表现得恰得好处,完全合乎中庸之道。当然,这往往存在于理论中,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现实中的人的理性追求是偶尔为之,更基本的生存状态是由情规定的。正是在这方面,人各有际遇,各有顺逆,各有得失,亦各有悲喜。有时候这也不是个人的事,也有待于共同生活的其他人的情况。

《学记》云:“七年视论学取友。”与什么样的朋友共同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然,我们有时候不能完全自主决定有什么样的朋友,因为也要考虑到我们在现实中遇到什么样的人。现实生活即是这样,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从根本上来说应当改过迁善,日求进步,博闻而笃行,庶几可以减少过失,虽然我们谁也不能无过。如果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能有这样的意识,能这样去做,人的生活境况都会好得多。

这样来看,似乎是可以很乐观的,实际上又不然,如果我们只是功利性地,从有助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修身和改过迁善的话。

因为人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协作性的,也是竞争性的。一局牌,所有的玩家都把牌打好了,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赢。实际上总是有赢有输。所以,即使我们每个人在工具理性的尺度上做得非常好,生活顺利,事业有成,但仍然会出现结构性冲突。这就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反思与反省,还要更深一步,不要只是外在地改进我们的工具、手段与方法,而要内在地省视我们所追求的方向对不对。如果我们都是为了赢牌,为了求得某种所谓的公正,所谓的平等,所谓的自由,从整体上来说仍有可能陷入相互矛盾。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每个人同自己比较,德行、修身是否有所进益。这是多好的话。《大学》对人世的理解何其透彻。

然而我们生活仍然是情所支配的,仍然需要在某种情调的感动中才能生活下去。尤其是,从社会结构整体来说,不幸和令人哀伤的事情又总是不可避免地在发生。圣人亦有所不预耶?非也,圣人之所不能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