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市场就是干革命

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就是革命。

市场要做的事情类似于此,让越来越多的人跟着走,慢慢成了路。

尝试着把企业当成一个人来理解,企业也有生命周期,2010年数据显示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2.97年,从数据上看起来,在商业领域,中国的企业家们都好像是小学生,现在要和一群大学生甚至教授们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看起来游戏规则很残酷,换个角度想,泡妞的关键在于妞,而不在于情敌,一个企业真想在市场中长盛不衰,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充满生命力。


如何才算一个“活”人/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呢?

首先要成为一个人,生理条件&心灵事件缺一不可。

对企业来说,生理条件比如:法律核准,办公场所,必要的职能岗位有人承担(有手有脚有器官),诸如此类事宜需要一一筹备妥当。所有的创业团队都要经历一次“生孩子”,把生理条件组装起来。

企业的心灵事件就是回答基本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1,我是谁:

自我认知对企业来说就是定位,外界对此的感知是这家企业提供了一种怎样的社会价值,内部对此的感知是我们的愿景在哪里,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2,从哪来:

过去种种决定了现在的自己,也暗示着未来的趋势。对企业来说是缘起,是初心,是外界愿意听的故事,是内部的经验积累、人脉优势等。孩子是诞生于一个环境中的,这个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比如书香门第出才子,所以我们会强调一个创业团队的DNA。

3,往哪去:

人只要想明白了就会去做事。一个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方向、目标、里程碑、路径、节奏,这些事情不可能在一开始就都能想明白,是在过程中有意识提炼经验逐渐积累而成,吾日三省吾身是也。


当一个人成为一个人之后,他开始行走世间,这个人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选择什么做了什么,生命力由此体现,这一言一行都算市场要做的事情。

一个人会自然而然做到这些行为,外界观其言行知其心意。但企业无法自然而然,因为员工有各自的主观意识,所以企业对外输出的所有信息需要有规划,品牌识别,产品UI相当于衣服;介绍文档,slogan,对外话术,内容风格等等,这些相当于一个人说了什么话;选择哪些合作伙伴,切入市场第一步第二步怎么走,如何经营自己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这些相当于一个人做了哪些事。

我们尊重言行合一的人,我们也会尊重言行合一的企业。一个企业对外传递的所有信息,越是统一相契,影响力就越强大。


对企业来说,信息的纯粹性要结合两种机制来保证:1,市场职能对所有信息的协调确认;2,每位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如果1够强,2有没有都无所谓(知名品牌的市场部);

如果2够强,1有没有都无所谓(比如Uber);

如果1不够强2也不够强,企业注定沦为竞争的分母,为市场进化贡献经验养分;

如果1很强2也很强,企业高概率会存活很久(不排除形象很好现金流断了,或者其他黑天鹅)。

企业内部的种种工作,可以理解为一种编码,市场工作负责传递,传递形式决定市场解码的效果,传递形式也会逆影响编码形式。市场营销的本质,玩的是认知结构,玩的是信息系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内部所谓的BD、市场、运营、品牌、销售、推广、策划等岗位名称已经失去意义,

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如何塑造,是掌舵人存乎一心的事情。


一个人行走世间,朋友来了有好酒,遇见敌人揍一顿,广结善缘,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人们愿意接受他的影响,跟着他一起走下去,就走出一条路。

一个企业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大家接受这样的产品/服务以及背后的理念,愿意持续消费,这家企业自然会在市场中长长久久生存着。


现在所谓的“市场工作”,人们经常接触到的一些行为:发几篇微信公众号文章,做个H5互动活动,Uber历次事件营销……这些被大家喜闻乐道转发点赞的东西,都是市场最低层次的执行工作,是完整战略被公众感知到的碎片信息,只是一场一场战斗。战斗是直接核算成本的,一个士兵多少钱。

一个人哪怕是宝洁的市场部出身,但只会些战斗技巧,PP图写写文做做活动方案,那也只算是初级的市场从业者。并不是十八般武艺精通,工具箱丰富就能做一名优秀的市场。


想弄明白一个产品为什么越来越火,一个品牌为什么越来越强,要能从外围的细枝末节逆推到核心本质,不同的传播渠道是怎么配合的,渗透不同人群的先后节奏是什么,几个活动是如何从不同角度来呼应同一个主题的,诸如此类。这是完整的战役,是战术层,要有勇有谋,能控制打击敌人的力度和效果。能协调公司内部,用合约杠杆外部资源,保证在既定期限内完整战略目标。有一定的决断力,但更多的是执行力,这是将才。


最根本的事情在于,拍板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游走在市场不确定性之中的人型智能信息分析系统,负责给将才划定作战区域。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角色,在做之前市场上没这种东西,他在市场上走一圈,回头带一队人马做出个东西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大家一看,哎呀这玩意儿好,以前我咋没想到。《从0到1》说的就是无中生有,背后是需求分析、角色定位、产品矩阵等缜密思考,只有能放弃自我主观意识融入市场,同时又能理性决策的人才有机会做到这一点。


可惜很多人只会照章办事,公司给划了框他在框里表现优异。一旦没有框框,他就不会干活儿了。欢迎这类人才来壮大市场从业人群中分母的数量,提供养分给有能力站在分子位置上的成员来革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干市场就是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