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谈点读书的事吧

       最近的思虑很多,主要是关于教育以及孩子的成长。

       我一直自诩为“一名悲观绝望的理想主义行动者”,自从成为教育界的一员并深度卷入其中,我便一直以此为所有网络账号的个性签名。教育,起码中国的教育是不美好的,而且短时间内这样的现状是改变不了的。

       上海在2016年的国际PISA测试中获得世界第一名,而今年开学的“魔都三连跳”是对其教育一个最响亮的耳光。这样的“第一名”起码中国的许多老师都知道原因,是靠压榨了多少孩子的欢乐时光以及摧残了多少美好的心灵甚至是生命而实现的。这也难怪,当负责测评的机构在了解了魔都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后对其排名第一的成绩不以为然。

       在我的预期中,中国教育起码比发达国家落后100年,虽然没有严格的数据作为支撑。另外,今年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更让我对教育充满悲观绝望,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由这些人来领导的吗?想想真是可怕,也更加让人悲观绝望!

       但,我又是一名“理想主义的行动者”,怀揣着希望中国教育越来越好的美好理想,希冀通过批判和呐喊对教育的进步起到一丝丝促进作用。我始终认为,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这和“发牢骚”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我也始终认为,相对于“批判”,更为重要的是“建设”,是切实的行动。

       朱永新老师提出的“戴着镣铐跳舞”成为众多新教育人的共识。的确,中国的教师,承受着太多的压力,太多美好的教育梦想在从教之初就被消磨殆尽。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特别是新教育人)开始觉醒,并达成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教育的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之力尝试着去改变教育的小环境。比如,班级的环境。我们一线教师,可以首先丰富自身的涵养,多阅读,勤思考,带领着孩子从更高位去碰撞思维,参透知识的伟大魅力,激发浓郁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设计,精心的谋划,真正从儿童的角度去为孩子打造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我们可以主动为孩子屏蔽一些外界的纷纷扰扰,让孩子能够静心读书,畅游知识的海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

       朱永新老师就曾深情寄语一线教师:哪怕戴着镣铐,也要跳出最美丽的舞蹈。教育是需要理想的,理想是需要行动去实现的。有生之年,永远做一名“悲观绝望的理想主义行动者”,虽然,我很希望将那个“悲观绝望”去掉!

       以上都是废话,很不喜欢这样的情绪!

       时刻告诫自己:少批判,再少批判!

       以后,还是多谈点读书的事情吧,这应该不会产生什么负面的情绪吧?真是说什么来什么,武志红的《巨婴国》不就在前不久惨遭下架了吗?多好的一本书啊!再次悲从中来……

       那还能谈论些什么呢?谈所谓的“正能量”吧。正能量是一种于社会和个人都有益处的积极向上的力量,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身心健康。但是,铺天盖地的“正能量”已经让我疲惫不堪,在这种能量的美饰下,社会以及一切的一切似乎那样的美好和富有活力朝气。王朔的《看上去很美》,倒是很符合这样美好的“现实”。“正能量”本是个多么好的词语,正如“同志”“小姐”等等,在中国特色浸染下,已经成了肮脏不堪的词汇。我相信,不久之后,或者已然到来,这个词语也将会成为一种讽刺。我不想从正面来解释这个词语的含义,从反面倒是很好理解。如今的社会,说真话说实话的人往往被人指责“传递负能量”“不和谐”,而那些整天知道歌功颂德,溜须拍马之徒反倒是“正能量”的代言人。换言之,赞美一切,哪怕是多么让人恶心的话语,就是正能量。说真话,谈现实,就是传递负能量,就是不和谐,就是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还是谈点读书的事吧,讲点故事,谈谈童书,只和孩子们去谈,去交流,一切的成年人我都不敢,太多的成年人我都不屑……因为惧怕陷入一种“正能量”的氛围,抑或惧怕陷入另一种负能量的抱怨氛围,我是不喜欢抱怨的,不愿意加入“受害者联盟”。读书,是件美好的事情,特别是和孩子们谈读书,我愿意为此而努力……虽然,中国孩子的空余时间太少,虽然,中国孩子的压力巨大,用来读书的时间实在可怜。但我始终相信,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够真正觉醒,不再被统一,不再被同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再加上积极而坚韧的行动和坚持精神,一定既能实现儿童学业的进步,更能丰富儿童生命的成长。

       多谈点读书,少谈些理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是谈点读书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