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教你诈······

最近刚看完刘墉写的《我不是教你诈》这本书,三篇各有侧重,第一篇谈的偏重处世的技巧和原则。第二篇偏重商业社会的技巧和工作伦理。第三篇,则由较多的政治和人性的题材。都在用故事的说明,从情节到结果,再到问题分析一一阐述。

我们都知道刘墉是台湾当代的著名大作家,眼光犀利,看清了现代社会的处世哲学。文笔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我们了解社会规则,看透人性,并能引导我们如何在社会上去立足,并明白社会中的生存法则。

其实,总在年轻的时候我们还是喜欢保留自己的个性。当时我们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己的做法和行为还是用比较独特的方式来处理。当然,这个独特,是我们不了解社会前的自我认为,抑或是冲动,非理性,一意孤行,特立独行。总之,嫩,初来乍到,黄毛小子,乳臭未干,就是年轻人初入社会的代名词。

那么,到底年轻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社会丛林的大环境呢?到底保留我们的青春活力,朝气蓬勃,还是要成熟稳重,老练呢?

其实,二者并不冲突。年轻人该是充满活力的,能量满满,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信心和梦想,有自己想要追逐的方向。

但是这些都是基于以现实为基础,有思考,有理性而做出的。

智力方杨石头说:“现在的大学毕业新生:大多是一腔热血:满口天真。他们现在所做的选择和考虑:比较像是职业梦想家兼一个理智的求职者。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职场来说是致命的。”对于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来说刚入社会,充满新鲜和好奇,职场也看到我们对于工作的巨大热情。

但一方面又担忧能否了解职场法则,天马行空,做事不记后果,没有担当与责任。倘若我们有梦想但不做白日梦,双手有干劲,内心有拼劲,但同时还能了解并熟悉生存和竞争法则,对于这样的年轻的我们在社会中才能站稳脚跟。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的我个性比现在鲜明。喜欢揭穿真相,说话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常常使得大人们尴尬的说不出话。因为我们不懂大人间的那套说话逻辑,总以为说真话,说实话才是好孩子。小时候狼来了的故事还是给我们很多启发的,但我们不知道当时的场合与环境也不了解个中的人情世故。所幸的是我们那时还小,口无遮拦,大人们也不会怪罪我们。

直到后来上了大学一直到现在,了解了一些人性,认清了一些规则,当时这都只是皮毛而已,但是反过来回想小时候的做法确实不妥。我们说话或做事的行为,是为了达成某些目的。在这些过程中,免不了的人情,交道,为了达到双赢的局面,不会伤害到一些人。我们还是要考虑怎样说话不那么直接,做事不那么决绝不留余地。说的委婉,做的圆润,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现在社会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会影响别人对你的行为和看法。

但是,自己得有底线,是与非,对与错,原则和底线,心中得有一杆秤。我们还是以法律道德为最基本的防线,其次内心保持理性与克制,再加上对社会还存有的一点点温情,有感动,有男人的品质。衡水老白干有一句广告词:行多久,方为执着;思多久,方为远见。我们在行动与思考中才能走的更远。

洞察到社会的人性,有人害怕说这么多陷阱,处处提防,胆颤心惊,小心翼翼地在角落里不敢出来,怕被伤害,因为其实不懂的善恶的人性,不清楚圈子的规则,并能基于原则遵守规则体系,也不至于产生到社会中的恐惧心理。

当然规则会变,会随着时代和环境因素,人们的生存丛林会有新鲜东西,物竞天择,弱肉强食,达尔文的进化论也适用今天的社会法则。

在老炮儿电影中,冯小刚饰演的老炮儿六爷,就是以讲江湖局气,连打架斗殴,六爷说:"打架斗殴也是江湖,也讲理。"获得当时年轻小弟尊重,成为大哥的这么一位主儿。在现代生活中,每天提笼遛鸟,还是喜欢别人喊他一声六爷,但当年的那一套规则似乎不灵了,当年那些哥们或从商,或娶妻生子,过去那种哥们义气也不能当饭吃,大家对此不感冒。知道社会其实还是褪尽了他们身上的一些东西。六爷与现实产生冲突,想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还有另外一套规则。让年轻看了笑话,他对此还是想要和这个世界对抗的,无奈力量太单薄,世道也不是他当时的世道了。

在你坚持老一套的东西,不想做出改变的时候,除非你那样活得潇洒,自在,并且不想再与此而发出反抗和抵抗通常情况下都是寡不敌众。

六爷是孤独的,也是富有的。他有儿子,有亲情,还有能让他坚持的一些东西。

我们毕竟不是六爷,毕竟没有经历环境变化太大的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立的住脚,同时又留有我们改变的勇气和一致达成的共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教你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