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部院线新片。
今年是超经典科幻大作《异形》诞生38周年。
除了有续作公映,还专门举行了纪念活动日“异形日”,声势那叫一个浩大。
确实,《异形》极具“独创性”(嗯,这词是恶心、瘆人的一种礼貌表达方式)的外星怪物形象、杀机四伏的太空密室、性感又强悍的女宇航员形象等,都开创了无数科幻惊悚片的先河。
当之无愧的科幻女神西格妮·韦弗
也是今年,另一部科幻惊悚新作,带着《异形》的影子杀入地球——
《异星觉醒》
Life
年初,这部新作在超级碗上曝光的首段预告片,就已经很吸引人。
壮观的宇宙场景,豪华的演员卡司:
杰克·吉伦哈尔、“贱贱”瑞恩·雷诺兹、出演过谍女郎的丽贝卡·弗格森,以及他们如临大敌的惊恐表情,都成功引起了Sir的注意。
这几天一上映,Sir就去电影院看了,如果硬要用“异形”造个句,来描述它的事故……哦不故事,就是:
几个天生丽质爱作死的宇航员,把异形带到了地球家门口。
来,说个开头,后面不再剧透——
2017年,在近太空的国际空间站,来自英美日等国家的六名宇航员,肩负了一个任务:
对搜集了20年的火星土壤样本,进行研究。
历时8个月的等候,终于可以开工,大家都很激动。
等发现土壤里真有生物体的时候,不仅大家激动,地球都激动了!
随着研究深入,这个天生活泼的小生命一天天变大,也开始变得不老实。
很不老实……
Sir全程紧张看完。要说亮点,第一个就是真实感。
都知道大多数科幻片爱选择遥远的未来时间发生,比如几百年后,以及远离地球的地方。
但《异星觉醒》没开那么大的脑洞。
你开始看,还会以为是NASA的宇航纪录片,或是《地心引力》第二集。而且,它甚至不像《地心引力》《星际穿越》一样,有大量震撼的宇宙景观 ,反而把作为主战场的空间站打造得细节丰富,只稍微透出一丝丝冰冷的科幻美感。
本片无论年代设定,还是故事发生地(大气层外的近太空),还是主线的火星探索任务,还是里面出现的各种宇航设备,都离我们太近。
一句话,你把它放到“新闻联播”里说,Sir都信。
可就是这么一个现实气质的科学片,却被诡异地塞进了一个……恐怖外星人。
差异感,带来创意。
第二个亮点,太空密室。
密室,肯定是惊悚片的老套路,但这次套路玩得还蛮有效。
当敌我悬殊,怪物逼近,唯一能做的是啥?
……逃嘛。
但逃就一个字,之间的区别就大了。
说到逃跑,Sir觉得有三原则:
空间越小越紧张,细节越多越紧张,不动比动还紧张。
加上全片演技在线的几个演员,都增强了影片的肃杀感和节奏感。
细节不说了,你自己研究,Sir就多一个嘴:
“贱贱”死的那一幕很意外很瘆人,你想象一下:
什么人死了还不倒下,还有表情,还会动……
公平地说,《异星觉醒》全程紧张,观影刺激,但算不上多好的科幻片。它的故事层次比不上《异形》,想玩的概念也弱过《星际穿越》很多很多。
它又在玩老桥段:人类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害死猫。
细节上网友也挑出不少槽点,质疑电影的严谨度,随便说两个:
未知外星生物的研究舱外,居然没有隔离消毒区域(《降临》里的语言学家穿了那么厚的太空服,回帐篷前还要多次消毒);
怪物在追杀组员时,监控室可以侦查它的位置,却没趁它单独在一个太空舱时封闭舱闸。
但不能否认,导演丹尼尔·伊斯皮诺萨,在惊吓你的同时,也饶有兴趣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勇敢地求生,不断地发展,真的是“善”吗?
片中的研究担当,地外生物学家休(阿利安·巴克瑞 饰)负责研究火星土壤样本。
休发现,土壤中这个奇特的生物被唤醒后就不断分裂,而且每个细胞既是肌细胞又是神经细胞。
啥意思?
就是说这个外星生物的智商、感知和反应力都很发达——我们的细胞有分工,而人家一个细胞,既能思考,又能看,还能打。
科学家马上就陶醉了:这么厉害的小东西,说不定能为地球医学、生物学、遗传学做贡献呢!
队友恭喜他喜当爹,谁知在培养中,他也真的对这个娃产生了感情,直到……
这个生命摇身一变,变成杀父“逆子”。
人类的进步,一直源于好奇心。
而好奇心刚开始,总是无比美丽的。
你看,研究初期这个外形蠢萌的小生命,通过细胞分裂形成了触手。它尝试着附着人类的手指,探索培养箱的环境。
这种画面谁看到都会惊喜和激动,因为这小小的动作,包含了生命力和探索的勇气,这是同样身为宇宙中渺小生命的人类感同身受的。
而《异星觉醒》想质疑的,正是这种被我们夸大的天性。
片中科学家关注的点集中在外星生物的强大上,而强大的外星生物回报给地球人的,是吞噬和杀戮。
片中科学家明白,杀戮就是它的存活方式,人类眼中的邪恶,只是它的求生手段。
而我们人类不也一样?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曾经介绍说,史前人类(智人)足迹遍布地球,但所到之处物种相继灭绝。
生存是本能,探索是本能,杀戮、竞争,都是本能。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美化这种本能,但不要妄自尊大。
其实科幻片发展到今天,概念一直在不断变化。从最早的励志、探索、打怪与征服,到今天的冷静反思。
这应该也和我们地球不再盲目求发展,反而求环保求和平求大同的命题吻合。
《异星觉醒》本来也是这个调调的。
影片的名字“Life”(生命)已经暗示了,这部电影想提供对生命多方位的思考,挖掘生命的意义。
从这种立意出发,Sir很期待看到一部一口气硬到尾的佳作,就像第一部《异形》。
相信很多观众也这样期待过,要不它在IMDb的评分不会曾去到8.8,烂番茄新鲜度也曾高达100%。
现在,两边都下跌了。
思考其中原因,不仅因为故事撑不住高举的大旗,也不仅因为一堆bug没圆到位。
关键是内涵掉线。
在“打不死的贱贱”饰演的洛里在内的科学家相继下线之后,故事内核变得越来越散乱。编导硬生生地把概念收窄,变成了又一次“套路的星际大逃杀”——
对生存的理解,降格到一种对好奇的警示:别乱看,那是作死。
对生命的探讨,停在了开挂的外星生物设定:别动脑,只管迈开腿跑。
(稍微算小惊喜的,是它意外的结局,但也仅仅是结局,无关大局。)
可惜,这是它作为科幻片,最软的地方。
科幻不仅是娱乐。好的科幻作品,就是能不断地刺激到科学的发展,刺激到生活的进化,刺激到观念的进步。
我们在《星际穿越》里“体验”了超维空间,以及被空间维度改变的,我们人类的感情和思维维度;
我们在《第九区》里发现物种(种族)歧视的存在,看到自大的人类没有克服自身意识的狭窄;
而即使回到地球,赛博朋克类科幻的《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机械姬》,也提出了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人生价值的边际何在,真与假、理智与孤独的界限何在。
好的科幻片,总能提出绝妙的好问题。
而如何判断“是不是好问题”,Sir觉得:
要看它给出的答案,是不是现阶段的我们“无法接受”的。
接受不了没关系,起码在思考的过程中,人类的上限被拔高了。
星空太浩瀚,以至于我们无法摆脱对它的无知。
但反复地探索无知的边界,正是我们最不渺小的地方。
编辑助理:飞机头爱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