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大师与吉他高手的区别在哪里?

经常看见很多吉他玩的好的人,再听哪些吉他大师弹得吉他,感觉没什么差别,都一样的好听。所以我想问,吉他大师为什么能被称之为大师?

吉他高手为什么没有吉他大师水平高,他们的差距在哪里?

简单来说,一个人会弹Tommy的所有歌曲,他绝对是高手,但是能够做到有创作欲,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创造经典,那就是大师了。

以下我对想向大师之路迈进的Guitarists的一些建议和鼓励:

根据上述言论,当你演绎无数次大师们的经典作品后,有没有带给你创作的欲求?别人的东西始终是别人的,演奏它们你永远只是个乐手,只有写下自己的第一个音符,才是迈向大师之路的第一步。

当然光有欲求是不够的,没有一定的创作水准,写出来的东西也不过流于形式甚至乐理不通。这就需要会学习。演奏大师的作品,不光是对着吉他谱练习(强烈建议对照五线谱练习),还要认真分析,比如和弦的应用,节奏型的应用,音乐形态等,并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博采众长,为自己所用,不断丰富完善作品和实力,使之变得更好。

这里说一下,很多朋友可能在练习的时候过于注重对技术的磨练,忽视了乐理的学习,这是不妥的。如果说技术是一个人的外家功夫,那么乐理则是内功心法,不得其法,始终对曲谱一知半解,纵使会演奏也不知其所以然,为避免管中窥豹,请大家一定要重视乐理的学习。

自成一家代表的则是风格。风格就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艺术家个性和时代的统一,是创作能力和艺术作品成熟的标志。举个例子,为什么押尾的曲子听起来激情澎湃,岸部的曲子听起来柔情似水?

风格不同。但是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也并不排除具有多样风格的可能,所以押尾也有《Wind Song》,岸部也有《风》、《走る》(仅举代表性作品)且不仅拘泥于此。风格是需要大量实践和学习的,成熟的作品总是经过反复的修改和完善才臻于完美,所以请耐下心来倾听,学习,不要厌烦接触和尝试各种风格的曲目,即使你不喜欢它,但总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位大师可以不用精通每种风格,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

当你做到了以上这些,一个优秀的吉他手,一位成熟的创作人,一个有风格的艺术家,那么只差一步,你就可以荣膺大师之席,那就是创作出经典作品。经典之作是听众对作者的试金石,是对作者艺术水平的最好检验。

经典是什么?当耳边响起Francesco Tarrega那曲《Alhambra Palace Memories》你可似曾相识吗?当收音机播放着Tommy那首《Since we meet》时你是否伤感流泪?当街上传来Jimi Hendrix那曲《All Along The Watchtower》,你是否觉得自己就是歌中的knight?

是的,经典总是这么不小心的,宛如落下的冰晶般停留在我们的心坎上了,再也挥之不去。也许时代造就了经典,但真正的经典却超越了整个时代!就如那首诞生于1896年的《memories》,直到现在还为我们所聆听,它经过了时间的洗涤,并深深触及了每个聆听者。

我们知道,无数音乐人穷其一生也未能创作出一首经典,有些音乐人一生只有一首经典,极少数在不断创造经典。真正的大师往往就是那极少数,他们的灵感和精力如泉涌般生生不息,看看B.B.King,Chuck Berry这些国宝级大师,老而弥坚,各领风骚数十年(现在仍然健在),想成为他们那样的大师,就得成为那极少数中的一员。

虽然很难,但当下丰富多彩而发达便捷的音乐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前人难以企及的学习氛围,即使这是一条漫长以及艰辛的路,只要音乐能带给你真正的快乐,那就够了。"

个人觉得吉他大师要满足三点:

1.高超的技巧,稳定的现场

2.流传度很广的作品

3.技巧和风格影响一代人

押尾,岸部都是如此。Tommy更是大师中的大师,他们的技巧和风格,都影响了很多后来者,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国吉他没有大师。

个人觉得,高手和大师的差别不在于技术上,而在表达上。音乐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而成功的表达需要的是技术层面之外的各种积淀,这种积淀就和演奏者本身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但是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应该是不可预测的,某些人的的生活经历就是充满戏剧性,就是感人肺腑,而有些人则生活平平淡淡。当生活经历迥异的演奏者通过音乐表达自我的时候,效果自然是不一样的。

简单说,过硬的技术可以成就一位高手,但是大师的诞生除了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同时还需要特定的生活积淀,尤其后者是具有偶然性、不可控性的,因而大师就变得稀缺而难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吉他大师与吉他高手的区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