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天窗:我们这一代90后

前四五年,‘90后’的这个名词很是火了一把,那个时候‘90后’刚刚步入职场,一群‘60后’、‘70后’、‘80后’的高管给‘90后’贴上了一系列的标签,大致的目的相当,为了如何管理好‘90后’的员工。现在讲的少了,原因是95后都已经正式步入职场了。一切和过去还是没什么大的差别,或者是变化早已经发生不过只是习以为常而已。

如果让我给‘90后’贴一个标签,且只能贴一个,那就是个性,是不同。个性这个词很容易产生误会,回想起有想法什么,其实个人认为这个词仅仅表示大家更不一样了。即便是在同一个家庭走出来的兄弟,因为境遇不一样也,产生的想法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个宿舍,一个班级上课,大家的关注点完全不在一个世界;即便是玩同一个游戏,在一个规则下,大家的反应、执行、争议各有不同。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在我们这一代人差异化是最明显,在下一代‘00后’那里差异化会更加明显。这个差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原生家庭父母的职业、为人对孩子的影响首当其冲。然而,影响更大的是这个时代,网络信息化时代。

网络给了我们连接世界的可能性,也使我们可以更加虚幻的构建自己的现实世界。游戏、电视剧、小说、动漫,这些元素一加上网络二字,含义就似乎变得完全不一样了。网络游戏,从来没有玩得尽兴、终结的一天,网络小说的连载和海量也似乎不会终结。这些虚幻的世界对很多人来说比真实的世界更真实。

我们赋予很多人物标签,比如郭靖是一个‘为国为民’、纯善敦厚的好大侠好丈夫;比如鸣人是一个为自己理想奋斗,从一个孤儿成长为受人尊重顶级强者的热血忍者;比如我们一次次的翻拍孙悟空,每个人都在尝试着找出心中的孙悟空。我们的世界由这样无数的IP构成,世界呈现给我们只是我们认为的那个样子。

那么作为一个记者,他要看到的世界是什么呢?是他认知编织的世界吗?写作的目的在哪?是像一个猴子那样博人一笑,还是像一个孤独的演奏者在黑暗中独自吹响自己的音乐。

前两天,和评论员的朋友聊天,她说‘现在的舆论环境越来不好了,评论员越来越难做了’。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是评论员,每个人都是记者,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里,无时无刻不在发出自己的声音。

原来,不论是写作这个行为也好,是记者或者评论员这个职业也好,最好的标准是越来越难定义。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选择对的事去做,对的人去相处,对的人去爱。在这个过程中,打开天窗,去看、去写自己以外的世界,至于变化,就像河水欢腾无比,曲曲折折终点也都还是大海。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开天窗:我们这一代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