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民俗信仰(二)欢庆元宵

第13章 民俗信仰(二)欢庆元宵_第1张图片
庆元宵.jpg

小伙子们也没闲着,准备打锣鼓营老爷,并将庆元宵的物品分发下去。

首先,他们将装满煤油的竹筒火把分发给各家各户,竹筒火把象征着财运,一户也不能落下。其次,将紫红唐装和胸花分发给贵宾以及资深耋老的乡亲。最后是分发锣鼓班服装。鼓手的服装最具特色,跟唐僧的装扮一样,非常有佛相。长成大小伙子的大宝从小跟着村里打鼓师傅学手艺,现在已是主鼓手,打得一手好鼓,帅呆了!打锣的组员则一律黄色装束,显得精神抖擞。旗标手由少女队组成,着大红旗袍,一举一动,婀娜多姿。金童头戴清朝圆帽,玉女则戴花边红帽,显得古灵精怪,喜气洋洋。

大家整饬装扮一番,马上精气神十足,显得英姿飒爽,动作利索。

经过几天的密集训练,大伙儿配合非常默契,锣鼓喧天。

大鼓是整支锣鼓班的中心,以打击乐为主。鼓手既是整个锣鼓班的主奏,也是乐队的指挥。只见鼓手槌击鼓心,咚咚咚;铜锣手便左手抓锣边,右手执棰敲击,哐哐锵。一呼一应,击乐粗犷雄壮、气势磅礴,直撞人心。

鼓手不断地变换击乐方式,或槌鼓心,或击鼓边,或敲鼓沿,或鼓槌空划,变幻出雷声,冰雹声,炮击声,千军万马呐喊声......而伴奏也恰到好处。鼓一咚,锣便锵,整齐划一,气吞山河,响彻云霄;或铜钹镲镲镲,如蚌壳吐水,一张一驰,音调宏量密集;间锤高边大锣,余音长而低沉厚重。打到高潮处,各种鼓乐交叉进行,难分彼此。如雨倾泻般的鼓点,犹如万马奔腾,令人激情澎湃,心情震奋。

大家越打越勇,鼓手更是全身震动,手舞足蹈,节奏紧凑,鼓槌虚虚实实,每一下槌击都响彻云霄,每一道指挥都力求完美。正觉得响雷轰轰,忽然又转为马蹄踏踏。此时正是管弦乐登场的时机。喇叭一出场便高亢嘹亮,音调轻快,犹如雨后彩虹般灿烂耀眼。大家都沉浸在鼓乐的欢庆中,有的开怀大笑,有的唱起山歌......里三层外三层地将锣鼓班围了个水泄不通。

锣鼓响起,表示吉时已到,大家准备去迎老爷,请老爷回来村里的临时老爷庙。

老爷在村外的半山腰上,我们与邻村共用一个老爷庙,齐供一个老爷。他们会在下午五点钟将老爷送回山脚下,我们明溪村就等着在村与村的邻界点接老爷。

现在已经四点了,大家在准备着游行的队伍。首先,走在最前面的是两块上写“义和社”的牌匾。接着是五色彩旗,由金童执拿。再接着便是由玉女肩挑鞭炮担、八宝吉祥花篮,那柔韧如蛇骨的扁担,一挑便“噫噫噫”地响个不停,极是动听。

花篮后面是锦标,由花季少女担当。这种由两人扛在肩上的旗叫“标”,用带尾的青竹做旗杆,杆首挂着吉祥物,锦标绣有图案和字,一般都是祈福的意思。如大吉大利,财丁兴旺,大展宏图等等。扛标少女头戴绣花红帽,身着旗袍,一扭一摆,婀娜多姿,仿似风中荷花。就这前头戏,已经排到村口几里路了。

锦标后面是斗锣手,列队整齐,姿势划一,哐哐锵,热闹非凡。紧跟着是鼓手。大鼓由两个年轻人抬着,大宝作为鼓手站中间,徒步而走,只管专心槌鼓,不管脚下崎岖,完全是人鼓合一。跟鼓手并排而行是负责敲高边大锣的,由两人用一根棍子扛着,间或哐的一声,配合锣鼓,押音用。鼓手后面是吹喇叭,吹笛的。接着便是村里的老老少少,可谓万人空巷。

游行队伍排列整齐后,随着开道的一声锣响,“起步”!浩浩荡荡的队伍便开始挪动起来,向老爷庙出发。

一路上,锣鼓与管弦器乐交叉进行,雄壮粗犷的大锣鼓声和优美悠扬的管弦乐声此起彼伏,气势磅礴,音震万里,一会儿如登青藏高原,一会儿又如临小桥流水。乡亲们都非常兴奋,特别是孩子们,蹦蹦跳跳,哼哼唱唱,时不时甩几个地炮,显得热闹无比。

阴沉寒冷的天气,丝毫阻挡不住大家的热情,乡亲们乐呵呵地跟着锣鼓边走边唱,贵客们也被大家的欢乐气氛感染着,跟在锣鼓后面,健步如飞,快乐赛神仙哪。

走在他们前边的喇叭手和吹笛手,功夫真是深厚。吹出来的唢呐轻快活泼、和谐悦耳,仿似路边小溪里的淙淙流水,在欢快地流淌着;又仿似山上瀑布在冲刷着大石头,激昂嘹亮、热情奔放。

吹笛师傅更是一绝,随着鼓乐的奔腾与低沉而变化,笛子时而横鸣,时而竖吹。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灵活有弹性。舌吐莲花般,时而清脆昂扬,时而柔丽韵长,仿佛树上的黄鹂,声声悦耳,穿过云雾缭绕的山上,直飘天庭,怕是玉皇大帝也想听一听,看一看吧。

前边的队伍已到老爷庙脚下,后边的队伍还在半路上。而邻村的乡亲们已经将老爷送过来啦,大家热热闹闹办了交接,虔诚万分地恭迎老爷到村里去,与大家一起欢庆元宵,保佑村里来年风调雨顺,全村平安。

老爷端坐高堂,接受信众的跪拜后,大家开始营老爷闹火龙打烟花。

元月十四的晚上,下着微微雨,只有九度,寒冷无比,却一点也阻挡不住乡亲们火热的心。大家拿着竹筒火把,点上焰火,一个紧跟着一个排齐,排成一条火龙。

火龙后面是抬老爷的,这项光荣的任务,可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必须是今年添丁或者新婚的人家,才有资格担当。锣鼓班跟在老爷后面,咚咚锵,隆咚咚锵......锣鼓喧天,如滚滚黄河,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全村沸腾,人人兴奋,个个涨红着脸,高举着火把,照亮了整个村庄,注定今晚是个不眠夜。

随着鞭炮声爆起,火龙起动了。

阴冷的夜空下,辽阔的田野里,崎岖蜿蜒的山道里,焰焰炬火,绵延无尽头,犹如火龙腾空,祈福明溪村永远兴盛平安。每经过一处房子,必定鞭炮啪啪,尖叫声声。

大家看到老爷从家门口经过,没有不膜拜敬仰的,唯恐鞭炮打得不够热烈,老爷听不到他祈盼的心愿,连“地称雷”都拿出来放。更有甚者,用烟花代替鞭炮。

火龙所过之处,嗖嗖嗖,一道道烟花直指天空,嘭嘭嘭,幻化出无数色彩多样、形状各异、美轮美奂的图案。阴冷的夜空下,一朵朵绽放的烟花与一条条火龙互相交融,翱翔在欢乐的田野里,马路上,山脚下,半山腰,山顶上。只要他的家属于明溪村,不管房子处于那个偏僻的山沟沟里,敢与天雷比大小的锣鼓班,就会带着大家,穿过鞭炮阵,抬着老爷去走访他,保佑他来年顺顺利利。

我和二宝融在人群里,一路跟着大伙往前走,火把还不能熄灭,要带着火走完全程,把火把送回灶神里,等于把财神爷迎回家。

一路上,全村都沸腾起来了,锣鼓声,鞭炮声,烟花声,尖叫声、惊叹声、赞美声......声声入耳。

一时间,大家都忘记自己身在何处,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呼朋唤友的,牵儿带女的,资深耋老的......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过元宵。此时此刻,大家不分彼此,同在一片蓝天下,有着共同的祖先,喝着同样的水,都是明溪人,同舞一条龙,共度元宵节。这就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精神,世世代代相亲相爱,邻里和睦,共创太平盛世。

大家都意犹未尽的,天就亮了。

元月十五,家家户户赶快拿着供品去老爷庙,准备祭祀祈福。小伙子们早早就将老爷庙布置妥当,请回来的老爷端坐堂上,庄重威严。三个大香炉,三支一米高的大香,矗立堂前,别有一番神秘。庙门口,摆着数不清的桌子,每张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供品,有甜粿,鸡鸭鹅,水果,酒水,香烛......大家都虔诚地在老爷面前祈福祝愿,并请村书记为大家讲话,现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大家非常激动。

村书记说:“首先祝贺我们村有自来水了,县领导看过后表示赞许。其次,庆元宵,营老爷这一活动,非常好,紧密联系全村乡亲的感情。全村共欢乐,对乡亲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依靠某种活动形式,让乡亲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归属感,有利于团结乡亲们的凝聚力,是我们老祖宗智慧的传承,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这种民俗文化是值得倡导的。最后,这次的自来水成功引入得力于众乡贤的慷慨捐款,他们的爱心,我们要学习,学习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的赤子之心,这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大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让我们大家继续为村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争取早日走上致富之路。”

大家纷纷鼓掌,掌声响彻云霄,齐齐大表决心,愿为村里的发展努力不懈。

大家再次点起老爷庙的鞭炮,送老爷回村口山腰上的老爷庙,完成整个元宵节的活动。浩浩荡荡的队伍再次挪动起来,伴随着热烈奔放的锣鼓声,高亢嘹亮的唢呐笛箫声,一直回旋在乡村里,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全村都沉浸在欢庆元宵的节日里。

[上一章] [目录] [ 下一章 ]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3章 民俗信仰(二)欢庆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