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那时我们没有《哈利波特》

耳边吭哧吭哧铁轨地响,并且带着隔音的耳机也抵挡不住车厢里的哈欠声。

现在每天早起,要在北京的几大环线上迁徙。上班出勤,下班回家,中年男子,油油腻腻。划着手机,看着推送过来一个个骇人听闻的头条,俨然生活在了一场大型的现实魔幻主义脚本里。黑压压的西服工装,让我想起某个章节里描写的巫师斗篷。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了,回头想想,很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

地铁摇摇晃晃,我在想,万一那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没有出版这一套《哈利波特》,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


万一那时我们没有《哈利波特》_第1张图片

应该书店的灯管还有好一阵子才会换。大概是刚上初中的时候,我们这一群才开始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难道不会看他们出的“其他”经典名著吗?不存在的。经典名著只存在于语文的卷子里,让我们留下印象的只是阅读题里的解题思路。书店里,最好的光源总是留给教辅教材。印象中,那时候书店已经有颓败之势。“贝塔斯曼书友会”和“99书友会”掳获了一大堆新拥趸,即使慢吞吞,除了邮购目录上没有的教辅试题,基本都不从书店买。于是,书店里“文学名著”头上的灯管已经坏了好久,也没有人在意。而我清楚地记得,《哈利波特》上架了之后,书店的那面角落才开始重见天日。文学书的区域多了很多校服的身影,而大家经常都来摩挲那几行戴眼镜的“大难不死的男孩”,然而小城市的书店已经出版的几本总是凑不齐。

应该会连续看完一遍新白娘子传奇。中午时分,家家户户大多会追白娘子看。放学回家的路上最常听到“biu!biu!biu!”的音效。那时白娘子正好陪大家度过午饭后的一段闲暇。虽然已经重播了好几遍了,但是守着各个家里的电视还是那么入迷。白娘子法术虽好,但是放学后,我们已经沉浸在另一个魔法世界里了。我们在聊哈利波特,在演绎里面的各种神奇故事线。隔壁班也有放学后自发留下来讨论哈利波特的,当我们有一次听到窗边传来的“阿霍拉洞开"的时候,不由会心一笑。

应该会多睡几个好觉。为了哈利波特熬了几个夜啊?不少。新书入手的时候总是要熬着看完的,重刷旧情的时候也是要熬的。熬夜这种事情谁没有过,临考试了,作业完不成了,但是越熬越困;唯独看哈利波特的时候却总是越看越精神。在书里飞快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从霍格沃兹开学再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离别,四季变换总不觉得时间是一条线性的过道,仿佛成了一张丝质的网。但是地铁上的时光总是流逝得缓慢,怎么时间有时候那么快,有时候却那么慢。

应该也没什么两样,其实到现在,我也还是个油腻的中年大叔。该愁的也愁,该烦的也烦,也许间或还是会有一些高兴的事情,而我也依然会在每天这个大清早的来挤地铁,书店也不会怎么去特意翻,白娘子早已经不看,熬夜也是伴着kpi的到来习以为常。


万一那时我们没有《哈利波特》_第2张图片

但,就好像那时候,普通的学校生涯里突然出现了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哈利波特》一样,突然就和“人民”“文学”挂上了关系,浅薄的阅读经验里开了一朵小花。即使再普通再平凡的生活里,总好像潜伏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奇遇。没有这一套书之前,我觉得“生活”就是“普通”;遇见了读完了,我觉得生活虽然平凡,但是还有很多种可能性。这思想里的一颗小种子就那么伸出了根须,让我即使是好多年了挤了好多趟的地铁之后,仍然相信有希望的。这念头上的一个小转变,倒让我想起书中的一个场景:赫敏挥着魔杖,“阿霍拉洞开。”交错繁复的门锁开始松动,啪地一声门打开了。地铁门忽闪着灯,脑子里的门也一并啪的一声被打开。魔杖闪出一道光,赫敏错综复杂的工作和生活也看到了希望。

我在窃窃地想,像当年写在扉页上的作者介绍的一样,火车开动的时候,罗琳看到窗外有个可爱的巫师对她微笑挥手。那时候看到这段话,觉得是艺术的罗曼蒂克;而现在想来,却是生活的需要。我也想要地铁移动的片刻,偶然瞧见对我打招呼的巫师。

从拥挤的人群里,忽然闪出那么一道亮晶晶的光。亮晶晶的一刹那,那便是我的早晨;也是那么稍纵即逝的一段,《哈利波特》留下来宝贵的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一那时我们没有《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