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察亦有徒

古语云:人至察则无徒。意在说明为人不要过于通透、对他人要求过高。诚然,难得糊涂,为人圆滑中庸也许会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然而,若是人人糊涂,世界也会变得浑浑噩噩!

开封府,包公祠。包拯以其铁面无私、清正廉洁而著称,后世亦以“青天”赞之。广受赞誉的包拯正是一个至察之人,他为人处事的态度从他流传下来的诗句中也可见一斑——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惩贪官、执王法、断案件,他的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他的心中存不得一条蛀虫。他的至察,是严厉,更是一种独属于他的人格魅力。

也因此,出身江湖、热爱自由的展昭甘愿站在他的身后持剑卫道,伸张正义。而才华横溢的公孙策更是以他为一生挚友,与他一同仗义红尘,搭救苦难,以济苍生。正如公孙策感叹的那样:“他是我唯一佩服的人,此生此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珍贵的友谊因为至察的清辉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每个人都有惰性,高标准之下会产生不满情绪。罗贯中在《西游记》中刻画的唐僧以其碎碎念而为人熟知,一生向佛、心无旁骛的唐僧一直以自己的高标准要求三个弟子。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常常都会觉得他有些矫枉过正,自是不必说三个散漫随性的妖怪弟子。唐僧不允许徒弟滥杀无辜,也因此一次次教育三个弟子,甚至数次赶走孙悟空。严厉、至察,没有让悟空负气远离。八十一难,有着三个徒弟的守护。

正如唐太宗感慨的那样: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和至察之人相处,也许会有压力。然而,不察却会演化成问题的温床。少了监督,失了标准,人会变得对自己“宽容”,甚至错误不断。我们不该把批评自己的人当作敌人,时时避开、刻刻远离,而应该把这些人当作我们的诤友,将至察化作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正能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至察亦有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