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王小波

最近读完了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内容有些深奥难懂,我甚至不能根据内容准确地解释出标题的含义。但即便是这样粗浅的阅读,也让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在大学期间,曾翻阅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不喜欢他流氓式的文风和赤裸裸的性描写,认为 “格调低下,境界不高,思想不好”,翻了几十页,便读不下去。但王小波热一直未平,今日有空再读,便选了本他的杂文集,这才对他有了些许真正的了解。

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逻辑学教授,三反期间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这一突变对王小波的思想塑成有很大的影响。他这样写道:在老年时,他(父亲)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一部恐怖电影。每当他企图立论时总要在大一统的官方思想体系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就如一只老母鸡要在一个大搬家的宅院里找地方孵蛋一样(《思维的乐趣》)。也许父亲的经历,是王小波的叛逆之源,是他穷其一生追求自由和理性的推动力。他直到四十二岁以前都游走在话语圈之外,自由写作,不愿成为圈子里的人。话语即权力,他希望能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能讲真话,不讲假话,但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却并无可能,所以他选择做一个体制外的边缘人,跳出别人的手掌心。

            王小波的成长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印记。在读完初中一年级以后,他怀揣着火热的理想下乡当知青体验生活,但生活给了他一记闷棍,他在这个时期开始尝试写作。随后高考恢复,王小波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品学专业(理科),这奠定了他科学思维的基础。在《沉默的大多数》一书中,王小波处处透露出对科学和理性的欣赏,他认为科学闪烁着理性的光芒,逻辑完备,无懈可击,是人类智慧的至高产物,每每过招解招,总能收获思想的乐趣。知识分子在讨论社会问题时,也应从人类的立场,从科学的立场,从理性的立场出发,把价值的立场交给别人,而非用已有的道德体系去作出评判,这不是知识分子该做的事情。

王小波对于所谓的崇高是毫不在意的,他看似玩世不恭,却是在一腔赤诚地追求着真理,鼓励人性的解放。他试图去改造当时国人一些迂腐陈旧的伦理观,拿掉他们头上那一顶紧箍咒,他写作风格大胆,却思维缜密,胜过多少道貌岸然的“花剌子模信使”(出自《沉默的大多数》)。他写道: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我喜欢他的坦诚。

王小波才识广博,高晓松说在他所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王小波的阅读量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遥远。《沉默的大多数》之所以读起来烧脑,除了当时的文化背景特殊之外,文中解释论点所引用的一些名言、事例比较高深、生僻,用“不懂”解释“不懂”,直接导致我晕头转向。

《沉默的大多数》的最后收录了几篇王小波的阅读笔记,分别是《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掩卷:<鱼王>读后》、《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王朔的作品》、《<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和《从<赤彤丹朱>想到的》等等,涉及历史、哲学、文学、戏剧等方面,是全本书中我读起来最轻松的一部分,每一部作品,王小波都提出了他独特的见解。

《老人与海》是其中最为简单的故事,纯洁得如两滴水。老人桑地亚哥驾船出海捕鱼,不断地向限度挑战,面临任何困境都不肯放弃搏斗,最后他却只带回了一条鱼白骨、残破不堪的小船和耗尽了精力的躯体。有人说他是条硬汉,但还是失败了。王小波却说他取得了胜利,胜利就是战斗到最后的时刻。像老人这样怀着无比的勇气走向大海一样,很多人也走向与他们的限度斗争的战场,与命运一比高低,这样的人是人中的强者。我佩服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伟大的。

王小波一生热爱自由,追求真理。在他痞子式的腔调之下,其实充满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他反对愚蠢、反对无趣、反对一切假正经。不用忍受在思想真空中的煎熬,能收获思想的乐趣,是他对年轻一代的期许。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