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7

天与地

——读《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有感

在我看来,《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成为本学期的必读书目是有一些缘由的:首先,我校参与观课议课已经好几年了,很多教师在观课议课中一步步成长起来,让人欣喜。随着学校新生力量的不断扩大,一批批新人需要在观课议课的帮助下快速成长。其次,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去年至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陈校长给全体教师做专题报告后,还需要通过本书的学习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深化“学校的产品是课程”这一理念。

本书分为上篇《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和下篇《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两部分。应该是自己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太欠缺,所以看完之后,觉得这两篇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有着天与地的感觉。

天——理论部分(理想化状态)

可以说,陈大伟教授研究观课议课已有多年,他对观课议课的效果是这样论述的:“从消极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从迷信到解放,从攻讦到共进,从单一到多元,从因循到创造……”观课议课致力于改变,变种求通。当读到这一段时,我心总充满迷惑与质疑,观课议课真的可以给老师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吗?

随着阅读的深入,“改善生活的实践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以学论教的质量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境脉特征的真理观”、“促进理解的对话观”、“理想课堂”、“提高教研实效”、“推进学校课程改革”……陈教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的理想乐园。随着未央教育的大跨步发展,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学校活动越来越多,老师们也日感疲惫,我们期待着改善、成长、创造、滋养、幸福与理想课堂。

然而,如何从现有的忙碌、混沌之中迈向幸福的理想课堂?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人共同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陈教授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方向。

地——实践部分(现实到理想的奋斗之路)

陈教授不止是一位理论家,还是一位实践家。他会作报告也会讲课,会自己讲课也会听别人上课,会给别人提供帮助也会自我反思成长,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当了二十多年教师,能把自己成长之路上的点点滴滴资料收集的那么完整,那些真实的案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陈教授的解疑也是竭尽所能,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他是一位接地气的学者。

阅读陈教授提供的那么多案例,脑海中时常会迸出一些我以前遇到的一些事例和写过的一些论文。比如在读到“促进思想的发展观”时,“观课议课与教学想象力”中的两个词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勾起了我的思绪。它不仅是观课者需要具备的能力——敏锐的教学洞察力和教学想象力,也是授课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想起自己多年前执教一节课时,入乎其内,与孩子、教材、教案融为一体,出乎其外,跳出来,以观察者的身份关注孩子们的反映,调整自己的教学。那堂课上完,心里那种舒畅劲,别提有多爽了。只可惜当时没有及时详细地记录下来。

看到“如何尊重和热爱学生”时,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曾经写过的一篇论文《浅议教育中爱的真谛》,那是七八年前的一篇文章了,当时我就写到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宽容学生,就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家长团结协作。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学生。

在“如何理解和实施教学”,有一位老师提到初高中物理衔接出现了“高台阶”,作为初中物理老师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的高中物理学习打好基础呢?其实,我也考虑过类似的问题,并把它记录下来《班主任接力棒,你传、接好了吗?》文中从“抱怨”说起(初中班主任的“抱怨”、小学班主任的“抱怨”、中小学班主任共同的“抱怨”)、分析“抱怨”所反映的问题,对如何消灭“抱怨”做了一些探究。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还挺有一些魄力的,采访了那么多区县的初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如果坚持研究,可能还会有一些效果。

陈教授在本书中至少两次提到“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也是我今年听到的较多的一句话。秉承陈教授“从万事万物中领悟教育,向生活学教育”的思想,我想到一个故事——《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有一种只生长在中国最东边的竹子(毛竹)它用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三厘米,但是第五年开始就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只用六周就长到了十五米。其实前四年竹子将根在土里延伸了几百平米,所以不要担心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任何事情都需储备。看看有多少人没有熬过那三厘米。无论是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都得经历那默默无闻的几年,在经过几年

深入扎根之后,以更快的速度、更优的质量拔节生长。即使这个时间很漫长,十年

甚至几十年,只要我们不断积蓄能量,成长是必然的。

阅读“怎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想到了周云老师和儿子“斗智斗勇”的趣事。她的招儿真多:“懒”妈培养勤儿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角色换位;快速读书加强识字;给妈妈讲故事等等,宝贝儿子在周老师的培养下,生活自理能力强,有担当,学习进步很快哦!

陈教授在本书中还引用了很多中外教育专家学者的名言也让我受益匪浅: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得斯认为“教育”的核心标准或基本用法包括:在具体目标上,教育所获得的“成就”必须是“善的”或“有价值的”,在终极目标上,教育必须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树立一般的世界观,而不局限于纯粹功利或职业的达成。在方法上,取得“成就”的教育方式必须是“道德的”或“无可非议的”。在过程中,教育必须是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确立和发展的。这样的教育才使对真人的教育,相比之下,我们的很多做法可谓让人汗颜。

波斯纳提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我觉得每所学校应对新入职或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做以重点培养,也可以对全体教师进行这一理念的培训,这将促进每一位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诸如此类的名言还很多很多,不一一列举。

陈教授来自一线教师,深入一线教师,他把困扰一线教师的普遍问题摆出来供大家交流学习:要求学生预习,课堂上却零起步教学;“名师”做法全部拿来;教研活动无主题无效果;用成绩和成就评价教师劳动;“学生根本不爱学习”;“名师”与“明师”;找幸福还是找不痛快;保持平常心;把一点点微光汇集起来;吸引学生注意的最佳方法等等,实实在在的问题引出陈教授理论上、实践上的指导,给了我很多启示。

天与地是相对的,老师们提出的实际问题和陈教授给出的理论指导也是相对的(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每个人不都生活在天地之间,在天地之间行走,愿我们把理论付诸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最后,给陈教授的一点建议:如何把下篇《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的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效果加强一些,如上篇《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一般。我很期待!


V)�*@��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