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末
一直以为片子的调子会和《钢琴教师》有点像。
而且,那幅海报上错位躺着的一男一女总给我面目表情十分清冷低调的感觉,所以,我一直没做好准备去看它。
这个周末,我把视频点播里的所有电影都筛选了一遍,原则上除了看过的、恐怖的、片长两个小时以上的,就正好只剩下这一部了,所以,不如就看一下吧。
没想到片头的音乐特别欢快,就是那种少女喜欢的蜜汁巧克力的赶脚,我当时就觉得,哈哈,这片选对了!作为星期天的上午,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么一部轻松欢快的电影和它更配的了。
二、变奏
《成长教育》如果用乐器来形容,当然不是女主角凯莉·莫里根擅长的大提琴,当然,它也不是青春浪漫气息迎面扑来的长笛,是什么呢?它有点像一首带着调皮、畅想、青春、浪漫、迷茫与叛逆的变奏曲,而要定义这样一种调子,一种乐器当然是不够的.
实话说,影片的前几分钟,在男主角大卫那辆十分好看的布里斯托驶入雨中之前,那种气氛是十分古怪而不和谐的,这点从女主一家三口饭桌上的对话就可以表露无遗:父母的气场都很神经质,暗示电影的主题不会是沉重的,女主角虽然有“反叛”气质,但那种叛逆感也还称不上火药味十足,所以一切都还是在一种适度的控制中的。
下雨天永远和爱情最配,大卫出现的那场戏让我忽然堕入了浪漫爱情片的气氛中,完全感受不到女主只是一个十六岁少女。的确,女主的性格很鲜明,身上有着适度的少女的天真,但也兼具很强的行动力,这让她总体上显得很有主见,果敢而坚强。
接下来,不管是古典音乐会还是高档餐厅,抑或是后面的牛津之行,对于女主来说,都像是一场场奇幻冒险,这真好,当电影画面一次次切换到这样的略显不真实的场景中的时候,连我也愿意一起做梦,梦就像是少女的权力,如果这世界上的梦不是她们的,那还有谁更有资格呢?导演很厉害,它让这些梦境有着足够打动浪漫少女的细节,又把它放入一种含混不清的语义中:大卫一直来历不明,大卫身边的两个朋友都略显浮夸和神秘,每一场冒险都热烈而张扬似乎缺少了探究真相必要的冷静和距离,所以,悬念也在这一串的冒险中秘密发酵。
浪漫的邂逅、华丽的冒险,单是这两个关键词,就足以成全一部电影的好看了,但灰姑娘的舞会会在午夜十二点准时结束,对于女孩珍妮来说,总有一些代价她必须要去承受。
至此,影片又回到青春的主题:珍妮发现大卫富有生活背后的真相,之后的段落是珍妮与周围世界对抗最明显的,珍妮开始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价值观,不管正确与否,青春就是有这么种骄傲和不顾一切。她和女教师的关系紧张,和校长的关系紧张,却出乎意外的,在大卫的精湛演出之下,来自家庭的压力和困扰却在日渐松动。
珍妮和家庭的关系是这类电影里比较特殊的一种,父母和珍妮本身对价值的判断好像一直都处在一种错位中,父亲虽然强势,但始终以神经质的方式来表达,又略显滑稽,成就了一种颇为“小市民”的气质,这种成长空间让珍妮既被压制,又难免困惑迷茫。这种错位和扭曲在父母同意珍妮放弃学业结婚而达到顶点。
角度即是态度。
电影后段并没有呈现一个有关堕落少女的故事。导演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全片的感情基调,它不是悲剧的、沉重的、批判的,而似乎在企图表达:是啊,她会犯错,甚至自毁前程,但那又怎么样呢,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知道的是,就像成长本身一样,它会过去,你也会走下一段路。
所以电影的最后部分表现的相当简洁,它只给出一个终点,一个女孩珍妮成长中的去向,而完全省去了其中的意涵。
或许过于那个意涵是属于另一部电影的,我们只需要知道女孩珍妮最后怎样了就好了。
所以,整部影片就是一场关于青春期女孩的变奏,时而梦幻、时而失落、时而迷茫,时而清醒,都统统交给成长。
三、青春
关于青春与爱情,可以有一百万种表达方式。正因为有这么多可能,所以要选出属于你的那一种才会显得不那么简单。
本片获得第八十二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三项提名,对于一部“青春题材”电影来说,好像荣誉来得有点太过猛烈。但如果仔细去看,还是不难看出这部电影备受推崇的过人之处的。
它保留了少女题材电影特有的浪漫气息,不管是叛逆还是迷茫,乃至极为敏感的“性”方面的涉及,都极为和谐的统一在女孩珍妮的“成长”这一主题之下,没有喧兵夺主,也没有刻意宣扬,这一点,让我不由想起国产青春片中浓浓的说教意味。
四、英伦
每次看英国电影,都不由自主要提这两个字。
这部由女导演罗勒·莎菲执导的电影在画面上相当精细和迷人,色彩的搭配让人印象深刻(强烈建议看高清版本,最好4K超清),也透出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这一大背景。
英伦风的电影在场景的表现上都很有油画的感觉,且非常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这部也是一样,景框中的每一个构图,都透着一种英式的简洁与严谨。
影片配乐也很有英式电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