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永玉《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读黄永玉《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_第1张图片
鱼小童首发

黄永玉老爷子今年九十三岁,《沿塞纳河到翡冷翠》写于他六十八岁时,即二十五年前的事,今天读依旧妙趣横生。最早的印象是他题自己《水浒》画人物上的字,虽不过简短一两句,却特别鲜活,感觉他是个乐观有趣又有个性的老头。这本书说的是他在巴黎和翡冷翠逗留期间的故事,以及北京的一些故人、往事。

先讲个好玩的故事:

小时候,六七岁,家父的朋友从巴黎寄来一张铁塔的明信片,我几乎爱不释手。夏天在木澡盆里洗澡,我忽然双脚叉开,鼓起劲,大声地叫着:“老子是巴黎铁塔”。坐在旁边的爸爸的朋友高伯伯开玩笑地指着我的“鸡鸡”说:“铁塔下面这个东西是什么?”“是电灯”。六十岁后第一次来到铁塔底下我下意识地朝上面看了一下,没有电灯!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同行的朋友问我怎么一回事?我几乎笑不可抑,把这个六十年前的故事说给他们听。

多么跃然纸上的形象。

他评价徐志摩:

他的极限的功绩就是为一些有名的地方取了领人赞叹的好名字:“康桥”、“香榭丽舍”、“枫丹白露”、“翡冷翠”……至于他自己,不过是一位在巴黎生活的“大少爷”。

正如他对于很多艺术家的看法:

年深日久,欣赏水平远远把自己的艺术实践水平抛在百里之后。眼光高了,先是看不起同辈的作品,评头品足;最后连自己的劳作也轻蔑起来,干脆什么也不作,粘住手脚,掉进缸里淹死完事。艺术的蜜罐里,不知淹死过多少创造者。

本应该在花间在蜂房一口一口为酿蜜奔忙劳作的蜜蜂,却忘了那来回奔忙的任务,因留恋蜜罐里的成果而对劳作轻蔑起来,掉进艺术的蜜罐里,粘住手脚成为淹死的蜜蜂。其实不止艺术家如此吧?

那老爷子是怎么做的呢:

读黄永玉《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他已经六十八岁的年纪,无论是塞纳河畔还是翡冷翠的山路都是全身披挂背负着二十公斤的画具每天往返,行行重行行,只是为了认认真真的画画,吃苦耐劳的螺丝钉精神用在此处一点都不为过,他自嘲道“人时常为自己的某种自以为快乐的东西而历尽煎熬”。

甚至调侃自己的画作:

我们给一只刚得到的大沥沙皮狗取名为佩鲁吉诺,以寄托我们亲切的敬意。佩鲁吉诺跟我们来到香港,今年快满七周岁了。它奇迹似的懂得欣赏我钉在墙上刚完成的画,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总是摇摇头,失望的走出画室。
眼光太高了,我不该给它取个拉斐尔老师的名字。

他在书中自称为老头子,他不喜欢别人称他为大师,直到有一天,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都被人称为“大师”而都“安之若素”的时候,他才彻底明白,我们的文化艺术已经达到一种极有趣的程度了,多有趣呢?比如,我们的政府官员达到一定级别后的福利——“教授”职称。国内“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了的譬喻是很实在的情形。

他喜欢罗丹雕刻的巴尔扎克像,说罗丹一定见过中国古人做过的达摩像,的确像,姿态神气都像。

关于读书和画画:

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兴趣读书。
世上的书只有有趣和没有趣两种。
要认认真真地做一种事业,然后凭自己的兴趣读世上一切有趣的书。
我想不出比画画更有意思的事。不画画,岂不可惜了时光?

关于名人故居:

在中国,想古人的时候,翻书而已;在翡冷翠,“上他家去好了”。乔托、米开朗琪罗、雷昂那多·达·芬奇、但丁、薄伽丘……的家,有的就在城里,有的离城不过三十分钟汽车。
他们的家,跟活着时候一模一样,穷就穷,富就富,两百年、三百年、五百年,纹丝不动,用不着今天的子孙来作不伦不类的擦脂抹粉。

这段话又令我想起另一位作者谈到他今年4月初清明节二次去海子的故乡,乡间的泥土小路正在被冰凉的水泥所覆盖,墓地的松树与野草即将被石头宫殿所替代,朝圣之路变成了更多人的旅游之路。心中唯有一声长叹,恨不得飞身而起,到海子的土坟前祭拜一番,因为以后会连这与他息息相关的泥土都不相见。曾去过鲁迅故居,已成“圣殿”,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门口有人把守,无票勿进。

由之前的大破大立打砸抢的壮举,直到最近几年“连挖祖坟盗墓的体育活动都盛行开展起来了”,由打菩萨到买卖菩萨,因为值钱,“钱摇醒了整个朝野”。无论欧洲中东亚洲,历来的规矩是打仗归打仗,攻陷城池,谋财害命都不会去毁坏艺术珍品。中国是个例外,长安城毁于一旦,北京城墙也毁于一旦。大破大立,破坏的古迹已没剩下多少,立起来的又屏蔽了多少真貌。

噫吁兮危乎哉,心中的那片净土何处寻找?

读黄永玉《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言归正传回到此书,在书中还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意大利翡冷翠的乔托(1266-1337),因为十岁时在桥头画羊群里的羊精致有致而被大画家奇马布埃发现培养,最终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旗手。

中国王冕(1287-1359)小时候在湖边放牛画荷花自悟得门道而成为元朝大画家。

两位牧童生辰相差二十一年,均活过七十岁而卒,卒年相差二十二年。都为画坛留下深深的芳香。

而盛唐时期五位伟大的诗人从孟浩然出世到杜甫降生也相差二十二年:公元690年孟浩然与王昌龄同时诞生,701年诗佛王维和诗仙李白携手来到人间,712年诗圣杜甫出生。每过十一年就有一两位伟大诗人诞生。

神奇的二十二。

最后,以老爷子居室墙上的对联作为结尾,因为喜欢:

喜无多屋宇,
别有小江潭。

 

                            2016.4.29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黄永玉《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