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写在开头 为什么要做公众号?

其实这个话题可以延伸出很多知识内容,但这里只想说说自己的目的。

公众号作为我工作三年多以来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平台,除了最基本运营技能的掌握,也让我领悟到不少关于本行业(法律)和兴趣行业(传播)的核心特质,还包括为人做事的心态。

话写在开头 为什么要做公众号?_第1张图片
嘿嘿嘿

内容从来没变过,变得只是传播方式。

可能跟很不喜欢纯理论学习有关,我从来没有系统学过传播学,一切都是实践中摸爬滚打的自我总结(这是我一贯的学习方式,也因为如此,导致很多最基本的常识都是后知后觉,真想捂脸),但如果一定要选择一本书作为入门的首选,传播史将会是我的不二选择。

近代之前的传播方式且不谈,因为我不懂,不想班门弄斧。就从新中国成立之后说起,报纸、广播、到电视等载体是内容传播的主要方式,而其承载的内容制造、加工、整合主体是国家,渠道的单一让人民可接收的信息都较为同质化,当时舆论控制下的中国民风要多淳朴就有多淳朴(如果你对这一点难以理解的话,可以看看河北某知名中学的授课方式或者晨起美发店门口早操,是不是特别亢奋?其实文化的本质就是如此,跟宗教一样。)

国家控制下的传统媒体行业发展巅峰应该是2010年左右,还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期吗?当时我在读高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每逢下课间隙和吃饭空档,学校小超市的小电视机下就会围着一大群学生,人手一份武汉晚报。就是这一份搁在今天免费赠送都可能不会看一眼的报纸,在当年可是晚去一会而就会卖断货的“稀缺品”。

但到了后来,事情就变了。整个社会都充满着戾气,是的,始作俑者-微博出现了。

微博说白了就是国外社交平台twitter的泊来复制品,如果twitter和facebook没有在中国被屏蔽想必也是另外一番风景。为什么说微博与社会戾气有关呢?互联网发展初级阶段,当用户还处于增长红利期时,相比qq与人人网(一不小心就暴露的年龄)的熟人社交,微博的开放性打开了人与陌生人和外界互动大门,满足了民众对未知世界信息的渴求,使得微博瞬间成为当下最为火热的互联网产品,而这些海量信息的发布主体也从国家转变成普通民众、企业、机构,当然还包括着一些不怀好意的分裂分子,舆论控制一夜崩塌,任何一档可能涉嫌腐败、玷污公权力的信息被可能被无限放大、炒作、曲解和传播,而大多拥有猎奇和自以为蔑视权贵心理的普通民众在一些关乎民生事件的煽动下是无法形成自我客观看法的,于是,两三年间,公权力八卦成为微博讨论最为激烈的话题,每一条公知语录下都簇拥这一帮不管真实性反正我就是相信的愤青,高呼着我爱中国,砸坏日本车、抵制家乐福的话语。

当然,在戾气的背后,还涌现了一大批微博营销号,通过猎奇内容积累了大量原始粉丝,开始接单商业广告,让不少躺在家里吃着方便面养着狗狗的人一夜暴富。

再后来,微信公众平台出现了,这让不少错过微博红利的人嗅到了钱的味道,可是,这一次他们又错了。

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和过量无意义内容让用户开始有针对性的筛选关注主体,微博兴起之初大号发展方式也已经完全不适用,特别是随着不同自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拼内容、拼好内容的时代已经来临。

观点和态度是当今自媒体大V的代名词。有的人开始将自己的随性肆意的表达,再次大呼着,“我说我有理,这就是我,不服你揍我呀”,其实潜台词就是,要的就是不一样的观点,不管你同不同意,反正你知道了我,这就是我的目的。

社会就是不同观点的构成,受众无非就是我的观点和表达成功说服了你,所以你关注了我,这和法学理论的通说观点是一致的,但除了纯学术观点外,大部分的态度、观点的背后全是利益,这句话越大越适用,绝对真理很少。所以,一个人能拥有自己的人生观是多么重要,但这却才是开悟的第一步。

说到这里,又和我开公众号有什么联系呢?是的,没有一毛钱关系。

我写这篇文章,只是单纯的想开原创功能,因为咨询了一下淘宝,太贵,哥穷。丰衣足食靠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都会抽空在网咖里安安静静的做一朵白莲花写一些不痛不痒的文章,希望原创功能的早日降临。

尽管都是些不痛不痒的杂文,但也别抄袭做些转载加工什么的,你要的话就说,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要?

对了,昨天打《帝国时代3》输了一盘,求安慰。

话写在开头 为什么要做公众号?_第2张图片
微信公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写在开头 为什么要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