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心灵,家长何为

      大家好,我是***的妈妈,一名大学老师和兼职心理咨询师。今天我想从我职业的角度来分享一下关于教育的个人感悟。

      近日,山东大学生捅死妈妈的人间惨剧令人痛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事实上,近年来小学生跳楼、中学生自缢、博士生跳江等各类青少年自杀的新闻屡见报端,不时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但与这些极端的个例相比,更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孩子们整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据世卫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而当今中国,大学生已成抑郁症的易感高发人群。有调查指出,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耶鲁大学2013年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国留学生群体中45%的学生曾出现过抑郁症状。危言耸听吗?以我一线的教学经验来看,不是的。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我经常会给他们一些个人心灵成长方面的引导。正因为如此,有不少学生课下会找我倾诉他们的苦闷,当他们向我说出强迫症、社交障碍、抑郁倾向这些字眼的时候,我很难将它们与课堂上青春洋溢的脸庞联系在一起。但,这就是事实!之后,我发现愿意敞开自己寻求帮助的只是少数,而更多的是以“人前坚强”的形式隐藏着自己的“人后丧”。迎来送往,学生一届又一届,但这种现象愈发显现。

      大学生的另一个典型现象是迷茫和厌学。现在我的每堂课上认真听课,跟着我的思路走的同学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大一新生除外),其他人呢,要么低头、要么发呆,需要不断的呼唤他们“元神归位”。可能你会想,是你讲课太差,不吸引人的缘故吧?不否认有这方面的因素,毕竟我的教学水平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但通过与同事和学生的私下交流,我发现这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可能你又会想,是因为你们学校档次低,学风太差吧?的确,我们学校不是985、211,不是双一流,可省内也是一本线上40分才能考进的呀!来来来,看看名校是什么情况。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徐凯文博士曾针对北京大学新入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做过一项调查,研究显示:30.4%的学生厌学;40.4%的学生感到人生没有意义……

      面对课堂上那些迷茫、空洞甚至冷漠的眼神,我禁不住会想:“如果他们的父母,看到孩子这样的学习和生命状态,会作何想?”“到底是什么让曾经的活蹦乱跳变成现在的呆若木鸡?”“教育的本质不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吗,为什么在我国教育体系的终端,那么多的灵魂都‘睡着了’?” 寻找答案,需要梳理一下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前的成长历程。从发展心理学来看,青春期是一个人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要去尝试、选择、经历,从中逐渐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同一性,本质上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生活和奋斗的意义自然蕴含其间。可我国学生在初高中阶段,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基本上被学校、家庭给禁锢起来了,他们反复的复习、练习,复习、练习,殚精竭虑地将几乎所有的青春耗费在日复一日的刷题之中,在高考中取胜成为奋斗目标和几乎唯一的意义。如愿以偿的进入大学后,学校不会也做不到灌输一个意义给他们,青春期备受压制,缺少自我发现和赋予生活以意义的能力,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人玩亦玩的混日子状态。

      面对这样的状况,作为家长,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给孩子创造有爱的家庭氛围。据分析,学业压力大和不良的亲子关系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两大主要原因。客观的大教育背景,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升学压力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亲子关系质量就成为关键。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可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了吗?当我们因为孩子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去否定、苛责甚至打骂他们的时候,扪心自问这是爱吗?换位思考,如果爱人也打着“我是为你好,这样做是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的旗号,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你又做何感想呢?真正的爱是什么?是理解,是包容,是支持,是接纳。懂得爱,表达爱是需要学习的。近两年,我每天都坚持往亲子关系的“情感银行”里存一点“钱”,比如在孩子上学出门前,给他一个拥抱。如果时间实在来不及,放学回来一定补上。抱着他的时候,我学习放下头脑中所有的评判和期待,只是单纯的和他在一起,感受他的心跳,和他同频呼吸,然后在他的额头或脸颊上轻轻一吻,告诉他“我爱你”,让孩子带着我的爱与祝福开启新一天的校园生活。面对孩子不理想的成绩,不恰当的行为时,我也会焦虑、抓狂,有时也会忍不住批评、责骂孩子,但这样的“耗损”因为之前有爱的“存款”就不至于“透支”。状态不好的时候,我常常以一位老师的话提醒自己“有关系,一切都没关系;没关系,一切都有关系。”亲子关系是要守住的底线!爱是根基,能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孩子就会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漫长的人生路,免不了各种风风雨雨,父母的爱将是孩子终生的铠甲。而温暖的家庭最核心、最基础的是父母的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是第一序位的。夫妻恩爱、和睦,孩子才能安心做自己。简单来说,幸福的家庭只需做好三件事“妈妈被宠爱、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纳“,做好了这三点,我相信孩子无论上什么样的大学,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的未来都将是绚丽多彩的。

      二、帮助孩子发现自我的天赋。人到中年,我们的家长应该都差不多有二十年左右的工作经历。扪心自问,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每天出门上班前你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充满热情“还是”提不起兴致“ ?大部分人可能都或多或少的经历着”职业倦怠“,这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下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在日复一日重复而机械的工作中,疲惫、困乏,甚至厌倦之感袭来,提不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凭着一种惯性在工作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核心理念是教导人们如何挖掘自己的能量以适应生存压力。可事实上,只有抛开生存的压力,追求内在召唤和创造力,才是生命的本质。如果一个人活不出自己的天职和内心召唤,他就不可能对这份工作有爱和持久的热情,而工作注定仅仅是谋生的工具罢了。结果他们内在的许多潜力都无法发挥,久而久之,内在能量就会逐渐枯竭。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以这样的状态来工作,现阶段就需要帮助孩子发现自我,支持他追寻内在的召唤!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设计,都有他内在的天赋才华,做父母的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天赋”的眼睛。从了解孩子的行为模式入手,基于孩子的天赋才干来激励孩子,帮助他们拓展和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协助他们选择基于个人优势、适合自己的道路。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的看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可事实上,孩子特别令我们难以接受的“缺点“可能恰恰是他们的天赋所在,比如孩子神经大条,丢三落四,恰恰是因为他全局思维,所以”见林不见木“;比如孩子执拗固着,恰恰是他认定目标后绝不轻言放弃的坚持;再比如孩子情绪化、多愁善感,恰恰因为天生情感丰沛,情绪跌宕起伏是他绝妙创造的原动力……所以,尝试改变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吧,想一想孩子明显特质背后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发现孩子的天赋异禀,激活他的优势,尽力为他创造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我坚信,只要孩子活出自己的天赋才华,不仅会在他那个领域出类拔萃,更重要的是可以发挥出他巨大的潜能,活出生命的热情和创造力!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分享这些,也是为了提醒自己。知易行难,挑战修行。您若赞同,一起同行!

      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培植心灵,家长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