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雨 转载请保留作者署名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并不是通过分析游戏数据总结出方法论来指导游戏开发,而是引用一些心理学和催眠治疗的相关知识让开发者了解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做出的一些潜意识选择,进而帮助设计师更好的审视游戏设计。如果在读本篇文章的你并不开发游戏也不玩游戏,那么你依然可以通过了解心锚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
本文引用的心理学名词“心锚”如同前人总结的知识一样,对于游戏来来说还不完善,直接使用不一定会顺利,所以暂时无法成为开发中的新参数,但了解心锚可以让玩家了解自己在游戏内某些行为的诱因,也能让开发者更清晰的看到成功案例背后部分成功因素。希望认识“心锚”能帮助开发者在检验、修正、优化产品和方案时起到辅助作用。
三则实例
在讨论“心锚”这一概念前,让我们先看看三个有关心锚的实例。
例1:
《炉石传说》核心玩家王宇不仅打牌技术好,而且收集《炉石传说》中的卡牌,王宇既是名高端玩家又同时是一名收集爱好者。
通过日积月累的对战和充值,一天王宇终于将版本内的新老卡牌全部集齐,得到最后一张橙卡后王宇坐在电脑屏幕前发愣了很久。第二天王宇登入游戏,再次充值二百元,毅然决然的购买卡包继续开始抽卡,直到抽中一张已经拥有的橙卡方才停歇。
例2:
与男友同居一年的女孩小聆打算在男友生日时送他一双他心仪已久的昂贵篮球鞋作为礼物。苦于存款太少小聆利用下班时间找了份短期兼职挣钱。虽然兼职辛苦到让小聆每天很晚回家,但想到收到礼物时男友一定会开心小聆拼命地工作着。
一天晚上,因为外面下了大雨兼职无法继续小聆提前回到家中,竟然发现男友正和自己的闺蜜躺在床上……
多少年过去后小聆虽然早已将这件事情释怀,但每每遇到晚上下大雨,她的心情就会莫名低落,并且会无缘无故的对周围人大发脾气。
例3:
2016年Playdead Studios继《地狱边境》之后推出又一力作《inside》,此游戏一出大受玩家好评,甚至直接拿下了当年的TGA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独立游戏。游戏难度并不算特别高,也不如3D大作有绚丽的建模和庞大的开放世界,但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和似懂非懂的剧情却令玩家难以释怀。在《inside》中,没有一句对话,甚至很难找出文字,但时至今日玩家们都没有放弃讨论其剧情,加上官方从未对剧情做出过任何解释,更让游戏本身充满神秘感。
以上三则故事看似毫无关联,但其实它们都与本篇文章的主题有关,即心锚。
什么是心锚?
心锚的定义:某种行动或者触发物和某种情绪产生联结,每当触发物出现的时候,这个情绪就会被启动。
心锚(Anchor)又称神经链,这个词源自NLP(神经语言程序学),NLP被解释为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而其中心锚这一概念尤其强调触发和调整人们的情绪。
心锚的定义其实并不难理解,就是某些特定的东西会激活某人特定的心锚,激活时他会产生与之对应的情绪。回到母校会情不自禁的落泪、听到某首歌会回想起曾经的恋人、见到公会的老朋友会突然想回坑魔兽世界、传奇老玩家见到传奇页游的广告就忍不住点进去等等,这些都是心锚在生活中的体现,心锚无处不在。
例2中的小聆就是因为在雨夜受到了巨大创伤,“夜晚下雨”与“创伤后的悲痛”之间建立了神经链形成了心锚。每当小聆遇到“夜晚下雨”,哪怕在电影里看到“夜晚下雨”都会随之产生莫名的悲痛,当年发现男友出轨时的愤怒、绝望、恐惧等综合的负面情绪会瞬间将她缠绕。即便事情已经过去很久,甚至无法记起前男友的样子,但心锚却一直死死的钉在小聆的内心一生挥之不去。
当然,既然能建立负面情绪的心锚,就同样也可以建立正面情绪的心锚,如看到国旗会立刻燃起爱国情怀、在外地听到家乡口音会倍感亲切等等,都属于正向的心锚。
所以我们说心锚是一柄双刃剑,它好比一把菜刀,善加利用可以用来切菜烹饪,但到了坏人手里就成了杀人夺命的凶器。
心锚一词的普及并不是通过晦涩难懂的NLP,而是通过在国内臭名昭着的PUA进入大家视线的。高超的骗徒会在异性心中埋下心锚操控对方的情绪,进而操控对方的行为,他们钻研如何利用心锚让目标陷入情绪陷阱失去理智从而诈取钱财,当人才两空之时目标仍然拒绝承认自己被骗,最后不得不寻求心理机构帮忙进行治疗。
这听上去非常可怕,竟然能操控人的情绪?这简直像是电影里的催眠术。但其实大不必担心,能轻易给他人建立心锚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有这样高超才能的人往往都成了心理学和催眠治疗方面的专家,PUA中所谓的操纵他人情绪其实是为了招揽学徒而进行的夸大宣传。
如果你已经拥有很多负面的心锚,很多事物都会触发你的情绪按钮,你担心他人会操纵你的情绪,那么请你读完本篇文章,在后面我会介绍自我解除心锚的方法。
我相信,在阅读本文后你不仅可以了解这个简单的心理学概念,还可以给自己建立起积极的正心锚。也请你不要妄图用心锚操控他人,这世界上并没有能一招致命的绝世武功。如果你是一名游戏开发者,你也一定能明白,玩家的行为不总是那么可控的。
现在可以尝试思考游戏中或生活中心锚的例子,回忆是否看到、闻到、听到、想到、玩到某样事物的时候内心也会随之泛起波澜,而且那个事物只对你有这样的效果。
游戏中的心锚
在介绍如何植入和解除心锚前,让我们先看看游戏中的心锚。
2013年一款开辟了手机游戏红利时代的游戏至今仍然在出续作,无数玩家都是因为这款游戏开启了自己的手机游戏生涯——《我叫MT》。
几乎所有《我叫MT》的玩家在体验这款游戏时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想玩《魔兽世界》,似乎就是在玩《魔兽世界》。
《我叫MT》虽然只是个卡牌对战游戏,但当中战法牧的阵容搭配、取自魔兽同人动画的IP改编剧情和角色、模仿魔兽的副本关卡,以及图标、界面、音效、文字等等各个游戏元素都在激活着魔兽玩家的情绪,当然玩家当中也不乏MT动画的粉丝和War3的玩家。
当时的我们可能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打魔兽了,也忘记了阿尔萨斯是如何成为巫妖王的,那些当年陪我一起打本的好兄弟也早已联系不上,但玩这个简陋的手机游戏居然能把当年的快乐在眼前重现,这真是一种特别的感觉。其实就是因为《我叫MT》启动了玩家们当年在《魔兽世界》中留下的心锚,而当年的感受也被重现在了眼前。
隔年《刀塔传奇》霸榜,又一个手机游戏界的神话。据说《刀塔传奇》大火的时间里莉莉丝公司每月光员工零食的福利开销就有上百万元。《刀塔传奇》成功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它传递给了玩家一个特殊体验——仿佛在玩Dota。看到远近战切换的巨魔、濒死反杀的影魔、图纸装备合成机制、相似的技能、5v5团战,这个游戏竟然把Dota的快乐移步到了指间。
虽然《MT》和《刀塔传奇》都不是正版官方手游,咱们也并不鼓励做山寨,但这里要说的重点是体验的重现。虽然没有做到复刻,但只是有一点点相似即可激活心锚,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不需要抄袭,也并非所有游戏都要依照心锚来开发,但不得不承认心锚在暗中起了很大的帮助。而近期莉莉丝的新游戏《剑与远征》的火爆也离不开《刀塔传奇》玩家心中被激活的心锚。
《刺客信条》的历代游戏都不会去掉暗杀和跑酷玩法、在《GTA5》和《人中之龙》中玩家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成了一名黑道大佬、《血源诅咒》更让玩家化为了克苏鲁调查员,这些游戏的制作人将刺客、黑道、克苏鲁体验的心锚诱因做到了游戏中。
《异界锁链》中的抓小偷、辅助清理街头垃圾以及警服的搭配,让玩家感到自己成了一名警官;风花雪月中玩家教导学生、带学生打仗、为学生的成长担忧等,激活了化身老师的心锚。这些心锚强化了体验,让玩家误以为真的在扮演这些职业,心锚即是产生代入感的秘诀之一。
现在可以尝试想想类似的例子,如提起外卖员让你想起哪些游戏,提起忍者让你想起哪些游戏,提起律师让你想起哪些游戏。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同世界观下的相似故事》中提到IP改编游戏的关键在于原作“名场面”的还原,同样也是为了激发开启玩家的心锚,把原作的体验带入游戏中。IP改编离不开激活心锚,而所有游戏都离不开植入心锚。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下在生活和游戏中为自己和他人植入心锚的方法。
心锚的植入与游戏设计应用
心锚的植入方法一般来说有三个重点,其一是植入对象的情绪波动越大心锚越容易植入成功,其二是重复植入的次数越多越容易成功,其三是植入心锚的“动作”尽量独特而准确。当然,大部分时候心锚的建立最好是三者并行。
《灌篮高手》中篮球馆暴力事件三井寿一句“教练,我想打篮球”将所有观众的情绪引爆,剧情达到高潮。而也正是这句“教练,我想打篮球”记录了无数人的青春,每每看到这句话眼前就会情不自禁的浮现出那个误入歧途的长发男孩跪在安西教练面前哭泣的样子。
因学习压力大,复读多年参加过数次高考的学生,即便大学毕业很久后依然会在每年5、6月份做关于高考失利的噩梦。
这两个例子说的便是心锚植入的三个条件:情绪波动大、重复次数多、植入“动作”独特。
开篇文章中的例1便是如此,玩家王宇明明已经收集到了全部卡牌,理性上来讲已经不再需要继续抽卡了,为什么又去充值抽重复的卡呢?其实,王宇再次抽卡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收集,而是为了看抽到橙卡那一瞬间的光芒以及听抽到橙卡音效,光芒和音效会让王宇兴奋。在此前无数次的抽卡早已让王宇的兴奋情绪和那道光芒连接到了一起,他只要看到那道光就会兴奋,而对于没玩过炉石的人便不会依赖那道光,更无法理解花钱看光的行为。
DNF掉落史诗装备炸裂闪光、暗黑3出货的通天光柱都让人感觉有一种莫名的美感。如果你了解过斯金纳箱,你一定知道这道光成为了一种 “积极强化”。说到这里,有没有发现腾讯游戏的最近新改logo很像DNF的闪光呢?
试着每次在跟喜欢的女生约会时都当她面为自己买一杯卡布奇诺,平时微信电话聊天时也经常提及卡布奇诺,大概反复30次以后,心锚就会建立成功,那么这个女孩在今后每次看到卡布奇诺就会立刻回忆起与你相处时的感觉。
尝试在不通知家人的情况下突然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当家人沉浸在惊喜的情绪中时,为家人掏出精心准备的礼物,那么放在家中的这件礼物便成了你在家中的化身。
尝试每次在领导开心时都在领导面前触摸自己的鼻子,那么在给领导提交方案时触摸自己的鼻子会大大加大方案的通过率。
这些都是在生活中植入心锚的应用。
为什么花了很多钱做的游戏过场动画玩家全跳过?可能是因为没有抓住玩家的情绪变化。尝试抓住游戏流程的正确节奏,在玩家产生情绪变化(不论变得低落还是高涨)时放入动画,玩家会愿意看的,并会对你的动画产生深刻印象。阿尔萨斯在父亲灵魂的怀抱中离去绝不是在副本中途,而是副本结束后;GTA中紧张的追车桥段绝对不会在紧要关头突然来一段长达1分钟的动画讲述小富的姨妈;火焰纹章与学生的慢节奏对话都是在校园遛弯时,而不是在抗击魔物时。
为什么设计了个超帅气、超有个性的角色玩家却不感兴趣?尝试让角色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能激活对应的心锚,还能建立新的心锚,如果只是与其他平平无奇的游戏角色相似,那么也只会启动玩家心中“啊,这也跟那些平平无奇的游戏一样,真是无聊”的心锚。
神谷英树在设计《鬼泣》中的主角但丁时,特意为这位恶魔猎人挑选了白色作为头发颜色。当时日本游戏界白头发是所有最终boss的标志,“危险人物”和“白头发”早已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建立起了固有链接,而神谷英树居然特意把主角做成了白发。当玩家看到自己操控的角色是白发时,心头会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我一定在操控一个危险人物,我就是那个危险人物!”、“这个人一定有着不凡的背景故事,我一定要玩下去了解一下”,神谷英树的正确选择让但丁在众多游戏主角中鹤立鸡群。
通过上述总结,我们了解到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做游戏时最好明白目标玩家心中的心锚到底是什么。玩我游戏的人是大学生吗?大部分大学生会有什么共同心锚?怎么才能激活?最近社会上大家都在期待着什么?我想让我的游戏给目标玩家带来什么体验?这个体验真的有趣吗?完成这个核心体验需要调动玩家的哪种情绪?与之准备心锚是什么?如果想建立新的心锚那我该如何调动玩家的情绪?二次元玩家的心锚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让游戏充满独特性?这些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能否分辨激起的是玩家认为游戏有趣的心锚,还是激活的是“这是个平平无奇的游戏”的心锚是设计师研究的重点。
仪式感
说到心锚必须提到另外一个重要的东西,基于心锚衍生出的一种特殊感受——仪式感。
浪漫的烛光晚餐、男生穿着裁剪合体的西装、一头潮流而不失品味的发型、电影中才会见到的特殊持酒杯手势、拍了两下手掌服务员端上来的提前准备好的礼品……见到这些,坐在男生对面的女生一定会陶醉在这种仪式感当中。
我方四人阵亡,仅剩源氏一人。源氏被敌方五人包夹大势已去,只见这位机械忍者突然丝血开大,剑刃出窍间身环金龙,一声“龙神の剣を喰え!”接连五声清脆击杀音效,逆境翻盘大获全胜,看直播的观众纷纷沸腾。对于“大招”带来的仪式感,永远是游戏设计师和漫画集最爱研究的主题。
事实上,仪式感的形成是一种综合心锚的同时触发。通过特定的声音、动作、气味、文字同时同时触发一个人的多个心锚,心锚产生的多个情绪相互碰撞爆发,一瞬间产生非常特别的感觉,仪式感不仅是植入心锚的关键,同样也是触发心锚的关键。
仪式感中的心锚群或许包含前不久留下的心锚,也可能包含每个人都认同的心锚。当然也可以是趁着仪式感产生的巨大情绪波动建立新的心锚。这也是为什么放大招时总要喊出大招的名字、动作游戏不光有动作还有特效、祭祀时除了点蜡烛外还要跳舞奏乐。
我们经常会觉得某个游戏的大招很熟悉,总觉得见到过。喜欢源氏的玩家往往对日本动漫和忍者文化有一定了解。没有哪个国家会在本地化《守望先锋》时把源氏大招也放上本国配音,试想一下,如果源氏放大招时喊英语甚至俄语还会有仪式感吗?
为什么传奇页游依然火爆?为什么那么多“烂”游戏经久不衰,因为那些游戏能激活固定目标群体的心锚,他们捅猪、杀鸡他们就爽,为爽花钱也值,这就是心锚的力量。
说到这里想再说一个题外话,心锚在游戏设计中只能移步正向的情绪吗?可不可以激活玩家的负面情绪,如伤感、悲痛、尴尬、恐惧等等?我认为是可以的,但也要看游戏的核心体验和节奏设计,相比让玩家一直收获正向情绪,让玩家在不同的情绪间交替才能实现情绪波动,而情绪波动则可以让玩家和游戏流程产生共振,即实现了我们常说的——心流。
拔除心锚
对于烙印较深的心锚,如果不去主动拔除很可能一生都会与你相伴。在意识到心锚的存在之前,大多数人会心甘情愿被过去的心锚所左右,不论是快乐的正心锚还是难过的负心锚。事实上,心锚不仅可以自我拔除,还能自己给自己建立。
游戏史上从未出现过玩家和设计师单方面碾压另一方的情况,即便有也是临时的。玩家的层次和设计师的水准一直处于动态平衡。每当游戏设计师傲慢到不思进取,玩家便会开始不买账,每当玩家的口味变高,设计师也会觉悟而开始提升自己。
让咱们依然从生活中的例子开始:
儿时被狗咬过的张欣长大后非常怕狗,到哪都躲着狗走。但有一次落水遇难时竟然被一只警犬相救,从此张欣对狗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爱,一度怕狗的张欣竟然开始自己养狗。
自幼晕血的小金同学每每被人问起最讨厌的颜色都会说是红色,但当小金同学学习炒股并大赚一笔后,最喜欢的颜色竟然变成了红色。
在与比自己小5岁的男生谈恋爱中,小蕊感受到了那个年龄段男生的幼稚和无知,在之后的相亲中见到比自己年龄小的直接pass,光是听到对方比自己年龄小就觉得头疼。但当小蕊遇到了家境贫寒却从小勤工俭学的唯唯时,被他身上的成熟男人魅力所吸引,即便知晓对方比自己小五岁也忘情的投入到了对方的怀抱中。
《樱花大战3》中的库莉希奴不仅傲慢而且气势凌人,相比清纯的艾莉卡没有人愿意亲近库里西奴,但当玩家与库莉希奴共同陷入危机时库莉希奴展现出了发自内心的可靠和温柔。一章动情的互动让这个大小姐走入了多少玩家的心,当危机过去后再次见到库莉希奴时,一股温热的感情涌上心头任谁都想抱住这个曾经刺痛通过自己的毒舌女。
《蝙蝠侠:侠影之谜》中,年幼的布鲁斯韦恩看到蝙蝠就害怕,但当他直面恐惧并化身蝙蝠的时候变成了所向披靡的英雄。当然,近日向你提起蝙蝠可能会触发令你不舒服的心锚。
拔除心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心锚被触发时不去躲避情绪也不去抑制,而是认真感受当下的情绪与它“在一起”,从而实现淡化,这也就是网红冬泳怪鸽常说的“克服恐惧的方法就是面对恐惧”。另一种方法是建立新的心锚替代旧的心锚。那当然两种方法往往都不一定能一次消除,有时候需要反复操作。
这里咱们详细说一下第二种方法:当心锚被激活时,情绪袭来,此时让另一个与旧情绪波动相当的新情绪盖过旧情绪即可。如开篇例2中的小聆,只要在雨天让小聆做些开心事即可,比如雨天去听音乐会、在雨天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在雨天收到惊喜礼物等等,可能需要反复多次,但只要坚持下去心锚早晚会被去掉。
例1中王宇这样的核心玩家是如何流失掉的呢?做过游戏的人都知道是负体验造成了流失。出了新卡以后王宇充钱抽卡,当花了很多钱以后,官方突然公布因为操作失误卡池里根本没有这张卡,王宇便会勃然大怒,下次抽卡的时候只会想起上次被骗的回忆,本来绚丽的抽卡特效却成了他的阴影。这不仅是玩家弃坑的原因之一,也是戒掉游戏瘾的方法,戒掉各种瘾的方法,这就是斯金纳箱中提到的消极强化。当然,上面的方法也说了,新的情绪不一定非要是坏情绪,当王宇玩到更好玩游戏或者发现其他能给他更好情绪的东西时他就不再需要花钱去炉石里面反复抽卡看光了。
在这里我想说,游戏和看电影、听音乐、追剧、跳舞、唱K、收集古董等爱好一样都只是一种爱好,完全不需要戒除。如果你非有什么原因想要戒掉游戏时,即可用拔除心锚的方法,淡化情绪或者替代情绪,而完全没必要用“消极强化”的方式戒掉游戏,游戏并不是妖魔鬼怪,只是一种娱乐方式。我国有些不法分子妄图用“电击”、“囚禁”等非人道主义的消极强化方式让青少年恐惧电子游戏,这种方法不仅是不人道的同样也是愚蠢的。盲目的戒除电子游戏不会给社会带来益处,电子游戏正在改善这个世界。
各位读者,如果在你的心里有一个非常深入又想忘记心灵烙印,即便用了上文的方法也无法消除,那也请你不要放弃,不断的为自己建立好的心锚,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终有一天会沉浸在快乐中。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每次在你身上发生开心的事时,都尝试掰一下自己的食指,让开心与食指连接,那么下次不开心时掰食指就会发现自己的心情神奇的变好了!
揭开心锚的神秘面纱
聪明的你一定在阅读中发现,心锚的真面目并不神秘。事实上,用通俗的话来说——心锚不过是条件反射中的一种,只是它专指情绪和行为建立链接的条件反射。
看,有些神奇的道理咱们早在学生时代就接触过,但请不要小看条件反射,一些先进的理论认为,所谓游戏行为即是人类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如果有一天游戏产业也像电影产业一样可以工业化,那么研究条件反射机制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中之龙》制作人名越稔洋曾经提出过游戏的三个核心:规则、玩家成长、目标。在《机核网》某一期节目中,嘉宾就聊到游戏甚至可以去掉各种关键因素,但唯独“成瘾”是无法去掉的,不论是名越稔洋所说的玩家成长,还是咱们经常提到的“成瘾”,其实都与条件反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很多开发者其实都在期待着玩家会有例1中王宇的行为,他们希望玩家被自己操控从而从玩家身上获利,于是不论是心锚也好还是斯金纳箱也好,又或者是其他操控的技巧,都让开发者们对这些“操纵术”乐此不疲的追求着,企图通过数据分析来找出控制玩家的最好办法。但事实上,王宇的行为是非常少见的,更多的人会做出理性的选择,玩家们并不傻,玩家终究是人,玩家只是通过游戏与游戏制作人做了一次深切的交流,或者通过游戏完成了玩家间的交流,这些都是人与人的交流,过度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追求“术”而忘记“道”最终只会触怒对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设计师找到还原玩家更好体验的方法,而不是在操控玩家的路上越走越远,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招致命的绝世武功,也同样没有练习这套武功的方法论。请认清现实,没人玩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游戏不好玩,而不是因为没控制住玩家。
心锚的近亲——既视感、迷信、单纯曝光、暗示
既视感——既视感又叫海马效应,某些角度来讲既视感可以粗略的认为是心锚的一个延伸,也是条件反射的一种。很多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眼前的事似乎曾经经历过,或者某个新闻感觉以前报道过的怪现象。这其实也是条件反射在作怪,有些咱们没注意到的条件反射激活了一些记忆,复杂的联合作用产生出了特殊的感觉,尝试在自己设计的游戏中打造一些元素,看看是否能让特定玩家产生以前玩过这个游戏的既视感呢?
迷信——斯金纳将无数鸽子关入笼中,十五分钟投放一次食物,不久后鸽子出现了迷信行为。有的鸽子扭动脖子,有的鸽子不断点头,有的鸽子不停的扇动翅膀,仿佛在通过这个动作祈求食物的降临,其实是食物降临时他们恰好做出了某个动作,于是鸽子会将食物出现和当时的动作建立链接。斯金纳后来停止了食物投放,鸽子的迷信动作在重复了数以万次后才逐渐消失。仔细想想一想,自己是否曾经为哪个游戏产生过迷信行为呢?
单纯曝光术——单纯曝光术是一种心理术,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让你的潜意识中曝光出一个特殊的图像。让咱们来感受一下单纯曝光术,现在请停下来,从1-5之间选一个数字,并在心中记住,然后再继续阅读。现在选好了吗?让我猜猜,你选的是否是3呢?如果是3的话,你可以在文章下面回复,那么我的单纯曝光术便使用成功了。当然,也可能我并没有猜中,我只是尽可能的尝试在上文中中强化你潜意识里关于3的感觉。单纯曝光术强调让人的潜意识注意到某个东西而不能太刻意。试试在游戏设计中使用单纯曝光术,看能否能给游戏带来好的效果。
暗示——Faker大魔王觉得用皮肤会影响补刀其实就是在给自己一个暗示。有一天他用皮肤反而会增加失败的概率。尽量让自己不去想苹果,那么脑中就会出现苹果,尽量让自己不去想自己最在意的人,那么脑中就会浮现出那个人,这就是“暗示”。在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眼中,“暗示”是小说家必须掌握的技巧,这同样适用于游戏剧情设计。“暗示”其实也与条件反射有关,条件反射无处不在。下次不要再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了,尝试多用条件反射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剧情在玩家脑中
现在咱们了解了心锚,让咱们再回来看看开篇例3中提到的游戏《inside》。虽然网上对《inside》的剧情众说纷纭,但依然没有人能分析出逻辑自洽的完整故事,playdead官方也不给出真正的完整剧情。事实上,我认为《inside》的真正完整剧情根本就不存在,设计师通过场景和关卡内的各种元素,用场面调度(Mise en scene)的方式激活了玩家中的心锚,在玩家的脑中产生了一个自己对剧情的幻想。或许是一个在逃离实验的小男孩?或许游戏在暗示阶级矛盾?或许是个暗藏阴谋论的恐怖游戏?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游戏明确给出的,而是玩家脑中幻想出来的,因为每个人的心锚并不相同,所以看到游戏里各个有特点的场景时产生的情绪和幻想也不相同,每个人都产生了对剧情的差异理解。这与《血源诅咒》和《黑暗之魂》非常相似,我并不是妄图解读这些游戏的真正剧情,我想说的是让玩家产生幻想是这些游戏剧情的主要表达方式,这些游戏并不是在叙述故事,而是让你自己去幻想一个故事。
《体验引擎》一书中称这种游戏叙事工具为“世界性故事”,即通过游戏世界让玩家自己解读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是完整的,诸如《最后生还者》中避难所里通过几具尸体和遗言描写了不得已杀死小孩防止小孩变成僵尸的可怜人,或者诸如《血源诅咒》将一个个故事打碎并删减,然后投放到游戏里的各个地方,这样给出的不完整故事每个人脑补出的故事不相同。这也是电子游戏独有的叙事工具,这是小说和电影无法做到,游戏电影化绝不是唯一出路。有趣的游戏剧情不在游戏里,而在玩家脑中。
陈星汉老师的一篇论文将“心流”一词引入游戏开发,一时间“心流”一词成为了游戏策划们口中经常提及的词汇,什么都要按照心流来。但陈星汉本人在论文开篇就强调心流还不能作为游戏的开发参数,最先提出“心流”的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在他所写的《心流:最佳体验心理学》中提到他本人认为玩电子游戏是一种逃避从生活中获得Flow的行为,可以感觉到他本人并不看好电子游戏。前不久某网站做过的抽样问卷调查中显示,很多开发者不仅没看过《心流:最佳体验心理学》甚至都不知道米哈里和陈星汉是谁。
其实不论心流也好,心锚也好,又或者其他的东西,这些都不能作为游戏开发的依据,这些都是“半理论”,是别的行业的理论,是没有办法直接拿来用的。看到很多人喜欢用马斯洛的人生需求金字塔来指导开发云云,我很怀疑,真的好用吗?很多人总结了许多方法论,用这些方法论做了赚钱的游戏还好,但有时候也避免不了赔钱。游戏开发依然是在成长中的行业,游戏设计目前可能还没有真正的方法论,或许有一些适合某些公司或者制作人的独有方法论,但真正宏观上的方法论可能还不存在或者不太完善。因为游戏还不能像电影一样完成高成功率的工业化制作,尤其是手机游戏。但这不是设计师停止学习的理由,最棒的游戏绝对不可能是外行做出来的,做出爆款或者高口碑游戏的一定是某个厉害的游戏开发者而不是个普通的爱好者,大厨之所以能做大厨不是因为他能吃,能当医生奔赴疫情前线不是因为他老生病,宫崎英高拿最佳制作人不是因为他只知道玩游戏。毕加索成为大人物因为他是内行,十几岁便练就出别人一生难以企及的画技,一个拿笔画不成圆的人随便画一个抽象画不会成为大家的。
学经济学不会让你发财,过于信奉经济学甚至会让你血本无归,发财的可能是一些没接触过经济学的商人,但经济学知识会让你拥有经济头脑,让商人们重新选择一次,他们可能会去学经济学。游戏开发也是一样,或许小岛秀夫和李旻根本不care心锚是是什么,但他们一定也在不停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停学习和积累开发经验是游戏设计师的毕生所求。传说中的方法论并不在前人手里,也不在其他行业中,而把握在未来的设计师手中。
至少从今天开始,请了解让玩家产生情绪波动只是第一步,还要在玩家产生情绪波动时合理的埋下心锚。心锚不仅适用于流程设计,同样适用于角色塑造、技能设计、世界观细节等等游戏各处。试想一下,你花了上百万做了个特效华丽的开场CG,联系了最棒的音乐家为游戏谱曲,又倾家荡产将这个CG投入宣传,但是你不知道怎样埋下心锚也不知道怎么触发心锚,更不知道二次元玩家和非二次元玩家心锚的区别,任凭自己的直觉编写CG动画的内容——魔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降临,英雄们糊里糊涂的拿起剑反抗,那只会让玩家觉得“啊,又是一个无聊的游戏,还是删了吧”。
相关阅读:
稿件合作:一元(微信:smallkisshe)
商务合作:Amber(微信:lcxk6876767)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