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缺什么

当我点开简个书的七天热门时,出来以下几个题目,《如何利用一个寒假健康自然地变美?》,《推荐十部会改变你生活的电影》,《如何在20个小时快速学会手绘》,《2016年我阅读过的书籍中,最值得推荐的几本》,《养成好习惯,这一张表就够了》,还有很多其他各个题材的。看了这么多题目,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他们会上热点?

因为读者认为缺,认为看了就能马上获得技能,认为现在不看将来也肯定有机会会去看的。想变美,想变得知识渊博,想有钱,这个前提是你认为你自己不好看,不爱看书,很穷。很多时候,看这类文章只是变相的打鸡血,因为其中有多少人会真正去实践呢。当然,不是说这类文章不好,只是这类文章成为热点恰好反映了读者的需求。他们缺点什么,希望能从这些文章中获取点什么。

现在自己也在每天坚持写,一开始写感受,后来写周边。有时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写,有时知道读者想看什么东西,但是写了貌似对自己帮助也不是很大。所以要树立一个中心不能移,写文章首先是写给自己的,其次才是写给别人的。如果主次颠倒了,或许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文案,但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作家。不对,这话太过绝对。只是觉得写文有章比较容易静下来,与其看别人写的,还不如自己就动手。试着写个1000字。每天坚持。有点难,似乎看起来很容易,但每天写会很快发现没有东西可以写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摄入,然后通过写的方式将其梳理并理解。可是说得容易,做起来的话,十个人有半数以上都会渐渐放弃的。

今年加入一个学习会,发起人每天都能坚持写文,坚持3年多,很厉害。因为一件事能每天坚持不间断,并且持续的输出,这就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很多人都是缺少的。正因为缺少,我们才会想试图通过某些文章来短时间提升自己,才想要走捷径。包括我,我也一样,喜欢看知乎的干货文,喜欢收藏,认为有时间了就能把它们都整理出来好好看看。可是,这个“等到有时间了”就等于“永远没时间”。所以不要有走捷径这个想法,即便有,也要慢慢克服它战胜它,坚定一个信念,持续的输出,才有可能得到长久的回报。这里说的是才有可能,因为我们太清楚了,并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能收获同等的回报,往往很多次我们以为自己一直输出,怎么就没有回报。这种时候尤其要注意,最艰难的时刻莫过于此,不要自我陶醉,不要热血满满,细水长流的输出才是蓄势,总会勃发的。貌似不小心我也写成了鸡汤文。

谈我们缺什么,还不如说我缺什么。我缺一颗能静下来的心,缺一份能持续行动的动力,缺在快要放弃的时候推自己一把的勇气。可是,这次不想这样,缺什么,就要去主动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缺什么)